第六十一章 長樂久安-《與君執山河》
第(2/3)頁
“臣在。”
“擬旨,讓各地建安濟所,為矜寡孤獨無家者,提供個避難所,能夠遮風擋雨,頭疼腦熱的,也有人看。”
“陛下圣明——”
百官再次齊聲道。
“另外,著各地,包括在京官員,嚴查私鑄假幣者,若有違者,家產充公,流放西海戍邊。”
“是。”
“沈尚書。”
“臣在。”
“赦部曲為良戶此事完成得怎么樣?”
“回陛下,各地已悉數完成,只是有些不愿遷徙到外地,愿為奴仆。”沈勣道。
“那是他自己的事,我們不干預。”司徒策沉聲道,“徐將軍,僧人道士還俗情況如何?”
“回陛下,皆已安置。寺廟的多余的田地已悉數回收,交由地方官支配。”徐軫出列道。
司徒策點點頭,“好!這大半年來,眾卿辛苦了。”
“托陛下洪福——”
眾臣齊聲道。
司徒策看著列為臣工,欣慰地笑了起來。
哪里有不聽話的臣子?只是手段還不夠強硬罷了?
“至于兵制改革,門下審核此案可行,眾卿可有異議?”他沉聲問道。
中書令是程岸,門下省被傅清初架空,眾臣哪兒還有什么異議?
見眾臣沒說話,司徒策笑道:“既然沒人說話,就證明沒有異議,那將軍戶編為民戶,此事就交由兵部與戶部商量著做吧。”
“臣明白——”
徐敬光與沈勣齊聲道。
“無事,就退朝吧。”
“退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隨著身子越來越重,傅清初也不大上朝了,一來她怕群臣看出端倪,二來朝會時間長了,司徒策怕她站不住。
司徒策近來忙,二人一天也見不著一次,這日好不容易休沐,他方能陪著她逛逛御花園。
“關于科舉改革,我已與程中書商議了,就如同之前我們說的一樣,禁止行卷,考試時糊名,每科增加殿試,由我親自選出三鼎甲。”他牽著她的手,和聲道。
“如此一來,也算是將世家大族的門路斷了。雖說斷不干凈,但也好過從前。”傅清初道。
“斷是斷不干凈,但至少不會再出現柳禧這樣的人。而且世家子弟就算是萌蔭入仕,也進不了權力中樞。”
傅清初點點頭,“水不能堵得太死,總得留些口子,不然會決堤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