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 虞國之亡(六)-《東晉:我的權臣父親》
第(1/3)頁
“苻氏一族遷往江南,呵!江南可是一個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風景?!?
中軍大帳內,桓熙沖著一眾虞國使臣,說道:
“至于留在并州,或者遷回隴右,你們就不必再想了,這些地方有什么值得留戀的,反而惹得桓某人難以心安。
“桓某睡不著覺,你們就能睡得安穩?”
如何安置苻氏一門,是這次談判的重中之重,今日桓熙召苻融等人來到中軍大帳,想要聽一聽他們的想法。
結果這些人不是說要留在晉陽,便是說要回去關西。
桓熙當然不愿意,既然他們自己不提,桓熙索性開誠布公,自己是絕不會讓他們留在北方。
李威、苻融等人聽了桓熙的威脅,驚恐之余,也有些慶幸。
桓熙此舉,至少表明了他的誠意。
丑話說在前頭,盡管難聽,也總比事事笑著點頭答應,一旦苻氏舉國而降,局勢得到控制,再翻臉不認賬要好。
虞國的使臣們相互以目示,最終卻都將目光看向了李威,等著他拿一個主意。
就連苻融在南下以前,都被其母太皇太后茍氏當面叮囑,萬事都要聽從李威的,畢竟苻融也只是一個未滿二十歲的年輕人,此等大事,怎么可能任由他來拿主意。
然而李威早就與桓熙達成了協議,他故作猶豫后,便點頭道:
“苻氏遷往江南,是福非禍,如果真的留在了晉陽,或者回去關西,平日里接觸了族裔故舊,一旦有人心懷不甘,聯絡復國,只會害了眾人。
“倘若遷往江南,與舊部斷了聯系,梁公便可高枕無憂,苻氏一族也能夠得以保全。
“就算再有人圖謀不軌,打著苻氏的旗號謀逆,想必以梁公之英明,也不會殃及無辜。”
桓熙很滿意李威的表態,他點頭道:
“桓某人不是宣帝,干不出違背盟誓的事情,況且,你們也不是曹爽,真要是去了江南,對我也就沒有了威脅。
“我這人向來愛名,只要你們規規矩矩,我又何必落下一個出爾反爾的惡名。
“記住了,我并不在乎你們的死活,我在乎的是自己的名聲。”
此話一出,眾人懸著的心也跟著落了地。
這一切還不都是司馬懿給害的,指了洛水盟誓,轉頭就滅了曹爽三族,桓熙就算這時候把他們帶去黃河邊,指著黃河水發誓,他們也不會輕易相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