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第三期五千份全部賣出。 還把棚戶區的糟糕狀態和倉國流民的悲苦生活畫成連環畫,在報紙上登載。 “高手還是多。”云溪若指著首版上的精美畫作,那是一個才十五歲的男孩畫的。惟妙惟肖,讓人一看就產生共情。 第四期報紙登載的內容就是一對兄弟,畫畫的男孩和他八歲的弟弟。 云溪若第一次去棚戶區就發現了男孩過人的天賦,讓兩位掌柜領了去在印刷廠幫忙繪制插圖賺錢。 第五期《云生報》的購買量達到兩萬,連周邊都有城市來團購。 第六期還沒從印刷廠出貨,就有人堵在門口,等著要貨。 報童里多了一些棚戶區孩子的身影。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當晚,江城主火急火燎來找云大掌柜。 “云大掌柜,好事好事啊。” “哦?”云溪若挑眉。 “有個周姓豪紳說家中剛生了孩子,缺個有能力的女管家,他說看了《云生報》相中了套圈婦人。” 終于來了,云溪若淡淡一笑。 “你去問問老人家,要是愿意,就去安排吧。” 江城主屁顛屁顛走了。 《云生報》第七期的時候,寧茹來了。 “我的祖宗,有這么好的點子咋不告訴我。” “這不是遇到老婦人,覺得可憐才有感而發,別怪啊。” 寧茹拿眼愣了她,接過云溪若遞來的清茶喝了一大口。 “別說,報紙的效果都傳到云城了,手下那幫掌柜吵麻了。” 《國要小報》主攻國家政令和法制,而《云生報》則落腳于民生。云溪若還想弄份娛樂報出來玩玩,但還不到時候。 “等建州棚戶區處理好,你再弄到別的城市。” 寧茹擺手:“晚了,已經有城市在搞了。” “動作還挺快。”云溪若淡淡地笑。 “大一統還是太過倉促,很多地方尤其是兩國邊境,就存在這些問題。”寧茹沉聲道,原先這是困擾著很多人的難題。云溪若一出手,立刻收到成效。 云溪若道:“原來百姓不接受別國之人,是根深蒂固的國家恩怨和偏見。但讓他們看到這些人的真實生活后,一些人還是無動于衷,但一些人會憐憫會同情,只要有人愿意站出來,接受這些流民,開個好頭,再妥善管理,會慢慢消除人們的偏見。” 寧茹擔心道:“萬一出問題呢?” “有人的地方就有陰暗,這些流民自然不都是良善之人,先安頓好一大批流民,出了問題,自然有官府出面解決。” “也對。”寧茹點頭。官府不是擺設。 第八期《云生報》推出當天,江城主在城門口擺攤,為流民安排招工。 有人認出報紙上報道的流民,知道他們原來的手藝,直接搶人。還有一些人沒出現在報紙上,但有官府作保,也有了好的去處。 云溪若又建議兩位掌柜說后面沒有新內容了,就讓記者去回訪那些聘用了倉國流民的人家。讓他們給所聘之人點評。 寧茹心服口服,豎起大拇指。 有全城監督,那些被聘用的流民再有心眼也得壓著,好好為主家干活。 一個月后,建州周邊的三座大城也出版了自己的《云生報》,那時候,云溪若四人再次上路。 云游四方。 (全書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