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接下來就是曬干的環節。” 曹山一邊繼續介紹著,一邊指了指院中心的一塊空地。 “成型墨有平放、入灰、扎吊3種方法晾干。” 曹山帶著三人來到陽光底下,接著直接是收拾清理起一塊石桌桌面。 “條件有限,我們今天就用最簡單的平放。” “在平放晾干的初期,墨要不斷翻轉,要讓它干燥收縮,自然地拱翹起墨體,從而使其恢復平整。” 說著,曹山也是詳細講起了一些注意事項。 “要嚴格控制晾墨環境的溫度、濕度,吹風、太陽直曬、烘烤、高溫干燥,這些都會導致墨內水分析出不均勻而產生坼裂和碎裂,濕度過大則會產生霉變。” 教學完,戚伊依也是井井有條地帶著一旁的兩人行動起來。 環境是沒法改變的,但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進行輔助。比如濕霧加濕器,人工掌握的扇風,蒸熱汽等等方法來控制墨錠的成敗。 對于干燥又潤的掌控,戚伊依也是拿捏的很到位。 “最后是描金。墨干后按墨面已有的款識紋樣描金填彩。色彩以金銀色為主,要求光亮、整潔、色層均勻。” 曹山拿出一根毛筆,蘸了蘸金色銀光的墨水,斜放在桌上。 “等描完金,你們自己給自己署個名吧,一人一個字,算是體驗也是紀念。” 話音落下,曹山也是笑著看向了三人,示意趕緊派一個人上來。 而戚伊依看向宋翡凌,畢竟宋翡凌也是個高材生,那毛筆字也是不錯的。但宋翡凌卻是連忙擺手。 “別別別,戚姐,還是你來,你功勞也算是最大的。” 一旁的余云眸也是連忙附和,戚伊依也只能笑著點了點頭。 “那我就獻丑了。” 說著,她便輕輕地開始描金起來。手法嫻熟,毫不拖泥帶水地將金銀色的墨水點綴在墨面已有的紋樣上。 一筆一劃間,仿佛一幅有生命的畫面逐漸在她的筆下浮現出來。余云眸和宋翡凌看著,心生敬佩。 最后她在角落署上名——一個“柒”字。 行書之下,也頗有那米芾《研山銘》的幾分真傳。 曹山和兩位隊員都被戚伊依精湛的描金技藝所吸引,紛紛豎起大拇指。 而隨著宋翡凌與余云眸提筆署名,眾人看著作品完美的收尾,大家都是感到由衷的滿足和喜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