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黑五類-《重新加載2007》
第(2/3)頁
就看給抄的成功,優土兩家視頻平和臺抄的是油管,這類的上手簡單,不需要投入研發設計,拿來就可用了。
江晨現在決定走的并不是這類的,比如弄個知乎,并不是什么難事,畢竟知道怎么弄,而且知乎也是借鑒Q開頭的那個軟件,說抄襲不好聽,就說借鑒吧。
江晨前世看大部分重生小說,小說男主們做了個很匪夷所思的操作,那就是他們去抄這類軟件,就能成功?不管是支付寶,知乎,優土,博客等,不是只有他們啊,同期的是有幾百上千家差不多產品的。
大家一起復制粘貼啊,這壓根不用去抄他們的啊,自己可以搞的啊,但最多也是滄海一粟,很難起來的,要是這么簡單,倒下的那么多互聯網公司不就起來了嗎?
卓越算是國內最早的電商,拍拍也是很早就做了,為啥只有京寶兩家電商起來了?
當時的電商很多的,這有一定運氣成分,也有底子的成分,就是江晨現在做拼夕夕,也可能做不起來,這不是他想就一定成的。
例如江晨寫的小說,他就一定成功嗎?不是啊,那是他不停地運營做起來的。
可以說運營可以運營一個產品,懂得運營是能出一些產品的,某寶當初率先植入電影里,杰克馬到處跑電視臺上節目推廣,這才是某寶存活下來的原因,他采取的和他做的當初黃頁一個套路,推廣運營嗎。
一個品牌想起來,一個產品想起來,因素太多了,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順勢而為,跟著成功的平臺混口飯吃。
江晨沒有去走那些路線,他走的是創作一個四到五年內不盈利的東西。
測評網,汽車,美妝,數碼等,他自己賺錢補貼給寫測評的人,這是江晨最大的投資項目,他要把未來的營銷口給抓住。
只要把可以左右產品,準確說左右消費市場的營銷口給抓住,未來就不怕沒錢賺。
這個才是賺大錢,只要你產品上市就要找運營,江晨把網絡這塊運營集中。
準確說,把國內的營銷賬號集中,他當中間人接訂單,還氪成立自己的營銷公司。
國內的營銷市場是毫無章法可言的,早期就是掌握在誰會寫東西誰說了算,就是那批文人墨客手里,最大的傳播渠道就是報社,后來是轉移到廣告策劃這批人手上了。
最大的傳播渠道就是電視機,報社的傳播能力削弱,就讓一批筆桿子帶貨的人收入小了。
后來互聯網時代,又盤活了起來,總之,會寫內容的這批人,江晨要聚攏起來。
國內老一代的四大營銷天王分別是一路,一葉和兩華。
這四人做的爆款產品,很多人都不陌生,田七,茅臺,王老吉,匯源果汁,漢庭,蜜雪冰城等都是兩華負責運營打造的。
洋河藍色經典,公牛插座,魯花等都是老路在做營銷策劃。
至于老葉就更不用說了,蓋中蓋,金嗓子喉寶,南極人,腦白金,知乎,小葵花,BOSS直聘等。
在這四人之外還有一個姓葉的,江湖人稱桂爺,他打造的很多營銷案例不少人都知道,名創優品,左岸咖啡等都是他策劃的。
至于背背佳,8848,小罐茶那是老杜的營銷作品了,他是業界爭議比較大的。
面對銷售市場,是離不開營銷運營的,他們賺的錢是實打實的快。
早期的一些企業家,也都是營銷高手,比如海爾的老張,一個動畫打開市場,還有老段,直接把營銷玩的出神入化,后期的雷布斯等,也都是營銷高手。
千禧年后,國外的專業營銷功能室下場,是真的給很多國內野路子上一課了,這些企業開價就是兩千萬營銷費,但做的產品真的都是爆款,例如波司登和雅迪等。
營銷公司一般不用營銷公司的名頭,一般用的,都是一些小公司,他們用的叫品牌戰略定位咨詢,企業咨詢等。
娛樂圈一部電影拍攝三個億,可能拿出一半的費用來營銷,早期的藥廠更是能拿出百分之八十收益出來做營銷推廣。
就是鋪天蓋地的廣告,讓消費者被迫消費,這才是江晨要著重玩的。
現在國內的營銷市場還是野路子,一盤散沙,海外的公司確實專業,有體系,未來是消費市場爆發期,江晨要賺國內市場的營銷費。
一般國內企業定價一款產品最高運營費也就五六百萬,這個只是營銷方案費,還不算推廣,推廣另外算。
而推廣費更是大頭,動不動都是幾個億,江晨可以接下來推廣的,然后分發給平臺的創作者,讓他們去創作內容推廣。
例如一個人按照一萬的推廣費,江晨直接抽走五千,給對方五千的推廣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