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吐蕃人來犯第十九天拂曉,西夷僻守捉城前漆黑一片,還刮起了大風。 大風夾雜著沙塵在西夷僻守捉城前的荒原上肆掠。 沙子打在帳篷上“沙沙”作響。 這似乎不是一個作戰的好天氣。 吐蕃大軍還是沒有大的動作。 但是,安西唐軍卻開始動了。 而且是明火執仗的出動了,火把密密麻麻地照亮半邊天,在沙塵中若隱若現,看上去規模不小。 “嗚……” 低沉的號角響徹吐蕃大營。 吐蕃大軍一時間不明所以,不敢輕舉妄動。 正在熟睡的尚塔臧聞訊后,下令全軍兩萬弓弩手在前軍戒備,一旦安西唐軍靠近射程范圍,就用火箭射之。 但是奇怪的是安西唐軍在距離吐蕃前軍大營約一百步的時候不再前移,也沒有撤離。 只能聽見安西唐軍喊著號子在干什么。 “難道安西唐軍知道咱們明天準備大舉進攻西夷僻守捉城了?” 有大將擔憂道:“會不會是唐軍準備將拋石器安裝到陣前?” 這時吐蕃人最懼怕的武器之一。 尚塔臧冷哼一聲,“本相巴不得安西唐軍在咱眼皮子底下搞這些小動作,省的咱們去攻城了。” 那名大將閉嘴不言。 也是,別忘了他們身后可是二十多萬大軍,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敢出城的安西唐軍給活吞了。 安西唐軍除了據城堅守,再就投降一條路可走了。 “大帥,要不要末將帶領本部人馬沖擊一波,將這幫裝神弄鬼的安西唐軍給滅了!” 有吐蕃將領按捺不住內心的躁動,當即請命道。 有了榆林守捉城前車之鑒,尚塔臧當即拒絕道:“待天明之后再說!” 看著不解的眾將,尚塔臧解釋道:“這西夷僻守捉城由安西大都護郭昕親自駐守,防衛力量絕對是榆林守捉城不可比擬的,你們都忘了在榆林守捉城下那種連發箭矢和中型弩車的威力么?” 眾將領臉色一變,頓時不再言語。 當年大漢將領李陵帶領五千步卒靠著弓弩與八萬匈奴騎兵鏖戰數天,匈奴騎兵硬是沒討到便宜。 現在視線不佳,鬼知道這些狡詐的唐人是不是誘敵之計。 尚塔臧的謹慎是正確的,這時候他們吐蕃大軍要是貿然出動,迎接他們的是比榆林守捉城還要密集的箭雨。 大約三千安西唐軍步卒在多達五道間隔丈許的鐵絲網護衛下正在挖掘工事。 三人一組,推著一輛小推車抵達指定位置后就開始刨坑。 小組旁邊放著三把連發的弓箭箭矢,隨時可以拿弓就射。 小推車上推著一個一尺粗,壁厚一厘米長約四尺的鋼桶,還有三包正好能塞進鋼桶里的包裹。 每組左右間隔五尺距離,前后間隔一丈,所有士卒在這微寒的拂曉時分光著膀子干的熱火朝天。 每一組組長時不時拿出一個三角形度量著挖好的斜坡,倘若角度不夠就繼續挖。 他們身后高地至少三百多輛固定好了的中型連弩車此刻正瞄準吐蕃前軍方向。 左右兩側還有千余騎兵警戒,騎兵除了端著的連弩之外,他們每個人的馬匹上還掛著二十個用粗麻繩網兜兜起來的生鐵鑄造的鐵疙瘩,鐵疙瘩尾巴則是兩尺長多余的麻繩。 只要抓著尾部麻繩甩幾圈就可以讓這重達一斤半的鐵疙瘩借助離心力的作用甩出十五丈之外。 陸簡明做過試驗,盡管減薄了這種鐵炸彈的壁厚,但是有了麻繩網兜的緩沖,就算甩到石頭上也能保證這鐵疙瘩不被摔碎。 其實陸簡明不想把這馬尾手雷搞這么重,但是黑火藥威力不及黃色炸藥的情況,為了保證威力只好增加重量了。 經過試驗,這種馬尾手雷的威力還略超后世手榴彈,畢竟里面裝填了一斤多的黑火藥,超過后世手榴彈的十倍還要多。 遺憾的是這種鐵炸彈還需要人工點火。 此刻西夷僻守捉城城頭的炮臺山上也是一片忙碌,郭盼拿著量角器正對十門鑄鋼火炮調整射角,時不時拿起望遠鏡看向模糊不清的吐蕃大營。 每門火炮旁邊放著五顆已經裝填好的子臼,依稀可見生鐵鑄造的炮彈彈頭上有一個銅帽連著一根鋼針插在炮彈里。 與此同時在西夷僻守捉城南邊兩個方向五里的地方,共計三萬安西鐵器也已經就位,就等約定好的炮聲了。 距離吐蕃前軍大營大約三十丈的位置有一棵偏離主干道的孤零零枯樹,沒有一絲生機。 枯樹下反而有這兩三朵生命力頑強的灌木。 陸簡明此刻披著與土色融為一體麻布條吉利服,趴在枯樹下一動不動。 他的瞄準鏡里已經將被吐蕃眾將簇擁著的吐蕃大相尚塔臧框到里面了。 只要陸簡明愿意,他此刻就可以將他一擊斃命。 但是陸簡明并不確定他就是吐蕃大相,萬一他只是前軍副帥呢? 所以陸簡明還在等,等天明! 風沙終于在太陽要升起的時候停了下來,躲在灌木叢后的陸簡明身上已經披著厚厚的一層黃沙,與這天地融為一體。 陸簡明身后百步距離正是安西唐軍修筑工事的地方。 富長安趴在陸簡明旁邊大氣都不敢出,就連滿嘴的黃沙都不敢吐出來。 他全程警惕的抓著旁邊的連弩,又摸摸他的那把長槊是不是就在順手的位置。 “陸公子,咱們是不是太靠前了!” 透過麻布縫隙可以看清楚吐蕃人的表情。 對后世偽裝術有絕對信心的陸簡明不以為意道:“他們現在注意力都在火炮陣地,誰會顧得上咱倆!” 吐蕃大相尚塔臧此刻率領著吐蕃一眾將領對露在視線內的安西工事指指點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