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第 315 章-《醫(yī)漢》
第(1/3)頁
李商隱這一代人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他們幸運地生在一個運鼎盛的時代。
此時壇雖已不復(fù)盛唐氣象,好詞句卻也俯拾皆是。
前有韓愈柳宗元等人搞“古運動”一變貌,后有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一改詩風(fēng),壇之中百家爭秀、名篇并出。
不少官場前輩愛好詩,只要你有足夠出眾的才華,說不準(zhǔn)就能遇到韓退之所說的“伯樂”發(fā)現(xiàn)你這匹千里馬。
不幸的是,即使你遇到了你的伯樂,也未必真的能前程似錦。
因為朝中派系林立,你一不小心站錯了隊,于你的前程而言便是萬劫不復(fù)的選擇。
李商隱就是這么個例子,他少時清貧,時常替人抄書養(yǎng)家。
沒想到十多歲的時候在洛陽遇到了他的恩師令狐楚,令狐楚是壇前輩,也是官場前輩,他十分喜愛才華過人的李商隱,時常帶著一襲白衣的他出席各種老友聚會露臉,還讓他和自己的兒子令狐绹一起玩兒。
恩師的提攜對李商隱的幫助是巨大的,他一十出頭就中了進士,一般而言這是朝里有人的年輕人才有的待遇。
沒有達官貴人愿意舉薦你,你連當(dāng)官的門檻都摸不著。
壞就壞在李商隱在中了進士以后看到同年娶了個大官的女兒,對方岳父還給他置辦了宅子,當(dāng)即非常羨慕地寫了首詩表示你這可真是太快活了,還問人家有沒有小姨子可以介紹給自己。
這樣咱倆既是同年又是連襟,關(guān)系頓時更親近了對不?
那同年極講義氣地把他引薦給自家岳父,問岳父還需不需要進士女婿。
你看看我這同年,年輕,英俊,還有才華!
對方的岳父一聽,好事成雙啊!
還真把另一個女兒嫁給了李商隱。
李商隱的岳父王茂元曾去嶺南當(dāng)過官,通過海運聚攏了大量財富。即便來到長安后為了結(jié)交各方權(quán)貴散去了大半,也比李商隱這個靠令狐楚考中進士的年輕人富裕多了。
李商隱入了他岳父的幕府,日子自然過得挺舒心。
可惜他岳父王元茂跟他恩師令狐楚政治立場是不同的,后來武宗登基、李黨上位,牛黨諸人皆受了打壓,李商隱卻正跟著岳父吃香喝辣,怎么能叫牛黨諸人看了不牙癢癢。
這就導(dǎo)致后來王元茂去世乃至于李黨失勢,李商隱的處境變得極為艱難。
李商隱曾經(jīng)寫詩給少年時曾與自己一起讀書的令狐绹求助,令狐绹卻充耳不聞。
根本不搭理他這個昔日故人。
以至于李商隱只能難過地寫詩說:“黃葉仍風(fēng)雨,青樓自管弦。”
這意思是,你看看我啊,像風(fēng)雨中黃葉那樣搖搖欲墜,你卻還在富麗堂皇的高樓上聽曲兒!
還有這樣的詩:“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因再得窺。”
這意思是,你現(xiàn)在當(dāng)大官了,在門口攔著不讓人進了,當(dāng)年我們一起讀書歡飲的東閣我是再也沒資格窺見了啊!
親朋故友亦能因為黨政立場而反目成仇或形同陌路,這大抵就是他們這一代人的宿命。
又或者說是身陷權(quán)力漩渦的一代代人的宿命。
杜牧如此,李商隱也如此。
幾百年后的蘇軾同樣如此。
少年時的李商隱還不知道后來可能發(fā)生的一切,自然也不知道如今兩都之中正在發(fā)生的劇變。
這日他與令狐绹正在東閣中讀書,來了個眉目秀朗的小少年。
古往今來,大伙交朋友其實都挺看臉的,李商隱要是長得不好看,他的恩師也不好帶著他出去掃別人的興。
可以說李商隱能以白衣之身聞之于白居易等前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從小便風(fēng)姿過人。
今日見了這小小少年,李商隱竟也覺得眼前一亮。
問他姓名,才知他是白居易那位新朋友蘇軾帶來的小友,名叫霍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