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真身-《無塵仙師》
第(1/3)頁
其實這世上哪有什么分身之術(shù)。
不過是高級易容術(shù),外加一名合格的替身。
這套把戲,春藏十幾歲便開始鉆研,如今早已運用自如。
大殿內(nèi),巨石雕像依然端坐高臺,影子人開山祖師爺那對黑洞洞的眼眶顯得深邃而悠遠,似作永恒凝視。而在石像前面,曾經(jīng)的三張長條形坐榻早已被撤換,改作一張寬大方正,木質(zhì)黝黑的高背榻椅,宣示著三位長老并座的聯(lián)席時代已經(jīng)成為過去。
春藏斜倚堅硬椅背,柔軟的手掌輕輕撫摸扶手上打磨得光光溜溜的球柄。
球柄雕琢于扶手前端,跟他光禿的腦袋一樣渾圓硬實。
這榻椅本來準備了三張。
如今,另外兩張是用不著了。
椅背上,三根打磨得光光溜溜,頂端雕刻金輪造型的柱子高高支起,彰顯威嚴。
除了主座有所變化,兩側(cè)坐席如今也煥然一新,只是此時坐席間空空蕩蕩,一個人也沒有。
時機已到。
根據(jù)《宙行九秘》記載,每當白煞星現(xiàn)世,這年的中秋月圓之夜,大地極陰,萬靈復蘇,時乃九陰奪天之數(shù)。相傳在此天數(shù)下,可召喚亡靈破竅。
天魔已經(jīng)死了三百年,魂魄被鎮(zhèn)壓于戒鬼井內(nèi)不得逃脫。即便能夠脫離控制,其實也難在陽世重新凝聚元識。
除非機緣巧合。
所謂機緣,《宙行九秘》上也有描述,那就是指在受困魂魄得到釋放,欲散未散之際,恰好趕上九陰奪天之數(shù)。
當然,據(jù)說還有一套源自神秘龜板提供的占卜之辭,更是明確表示魔君當在三百年后的今天復出。
然而對那說法,春藏從未當真。
他只相信,對已故魔君來說,寄體重生,這個月的十五之夜,恐怕是絕無僅有的機會。
這也是我的機會。
春藏打心底里發(fā)出感慨。
三百年,伴隨著白煞星出現(xiàn),天賜良機無疑落在了我的身上。
春藏并不認為自己這輩子是應(yīng)時而生。
但他絕對是順勢而為。
他的童年,其實跟那個時代大多數(shù)百姓家的孩子一樣充滿血與淚的苦澀。一個生逢亂世,無依無靠的男孩,活下來已是最大的奢求。春藏相信,當年若非被路過家門的馱幫帶去西土,自己在餓殍遍野的故鄉(xiāng)甚至根本不可能活到成年。
還是少年的時候,春藏就已學會一件事:在這個世界上,想要活下去,想要不像螻蟻一般被任意碾殺,就得把自己變成最為犀利的武器,就得除掉一切可以威脅自己的人。
他是這么想,也是這么做的。
如今他雖貴為國師,左右朝綱,治下卻不過只是大盛一國。而天下攘攘,戰(zhàn)亂不息,當然需要更為強大的力量,方能扭轉(zhuǎn)乾坤。
這才是他春藏的雄心。
若計劃順遂,他一手締造的天道宗將成為一支無可匹敵,足以改變世界的全新力量。
正當春藏沉浸在幻想中時,“咚咚”的敲擊聲從殿外傳來,打斷了他的思緒。
由于大殿建得相當宏偉,大門與殿內(nèi)高臺相距甚遠,為宣示客人駕臨或提醒在殿內(nèi)議事的長老注意時辰,門外專設(shè)有一處鼓架,上面設(shè)有擂鼓。
后來,這也被作為稟報時通知里面人的手段。
“進來。”
春藏開口喚道。
此前他要求獨處,因此殿內(nèi)連一名傳話的也沒留,只能親自開口傳喚。
而開口之后,春藏迅速變換了容顏。
光禿禿的頭上瞬間冒出青絲,并迅速蔓延、披散于臉頰左右,眉毛和眼睛開始變得細長,方口方鼻迅即收縮,變得鼻頭溜尖,唇薄如紙,下巴也拉得長長的,顯出幾分書卷氣。
剎那間,坐在高位上的他已是一副聶玉瑯的模樣。
他剛才那聲召喚乃發(fā)自丹田,聲音如洪鐘響起,在殿內(nèi)來回傳播,最后好不容易才帶著隆隆回音傳達門外人的耳朵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