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 引火湯-《這個中醫好年輕》
第(3/3)頁
佟妍君看到,許承躍只給她開了三劑中藥,而且方子只有六味藥:
熟地45g,天冬15g,麥冬15g,巴戟天15g,五味子5g,茯苓10g。
中年婦女道過謝,下樓繳費拿藥去了。
“師兄,你給這阿姨開的是什么方子啊?”佟妍君問道。
她絞盡腦汁回憶著方劑學和中醫內科學里的方子,似乎沒見過這個。
“陳士鐸的引火湯?!痹S承躍說道。
“陳士鐸……”
佟妍君顯然對這個名字很陌生。她打開手機,開始搜這個引火湯的相關資料。
引火湯出自清朝名醫陳士鐸的《辨證錄》。陳士鐸對引火湯的方義解析得相當詳細:
“方用熟地為君,大補其腎水,麥冬、五味為佐,重滋其肺金,金水相資,子母原有滂沱之樂,水旺足以制火矣。又加入巴戟之溫,則水火既濟,水趨下,而火已有不得不隨之勢,更增之茯苓之前導,則水火同趨,而共安于腎宮……”
而引火湯的主治的對應病癥為:
“人有咽喉腫痛,日輕夜重,喉間亦長成蛾,宛如陽癥,但不甚痛,而咽喉之際自覺一線干燥之至,飲水咽之少快……人以為此喉痛而生蛾也,亦用瀉火之藥,不特杳無一驗,且反增其重……斯少陰腎火,下無可藏之地,直奔而上炎于咽喉也。治法宜大補腎水,而加入補火之味,以引火歸藏。”
“這是治療咽喉痛的?。 辟″腥淮笪虻?,但隨即想起來這個病人的主訴是腿腳怕冷,“師兄能從她的腿腳怕冷想到她有咽干咽痛,太厲害了!要是我,怎么也聯系不上來……”
許承躍笑著說道:“引火湯對治的就是虛火上炎導致的上熱下寒之證。上熱常見咽干、咽痛、口舌生瘡、面紅、目赤等,下寒常見的就是腿腳冷,有的是腰冷,還有的可能是腹瀉……”
“那為什么要加天冬呢?”佟妍君又問道。
“這是李可老中醫的用法,”許承躍說道,“你如果想掌握這個方子,可以去看看李老的醫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