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 君問歸期未有期-《這個中醫好年輕》
第(1/3)頁
轉眼之間,一個多月過去了。
陳崇義的身體也好了大概九成多。
至于最后剩下的那一點點,只是手足關節比生病以前略微僵硬些。尤其是遇到陰雨天,更為明顯一些。
陳瑾花費了許多心思和精力,也沒能讓他恢復如初,最后只能將其交給時間。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為了不打擾到許承躍的工作,陳瑾遇到難題多是自己處理,漸漸習慣了獨立坐診看病,獨立處理疾病問題。幾乎每天都有新病人光顧,她的日子過得充實而極具挑戰,在醫藥方面可謂成長速度飛快。
陳瑾甚至感覺,在這一個多月里的收獲比過去一年的收獲大得多。
這也讓她堅信,之前辭職仁澤堂是完全正確無誤的。
執業醫師考試很快也出成績了。一切都在預料之中,陳瑾穩過,而且還超出合格線70多分。雖然比許承躍去年的成績略低幾分,她還是欣喜異常。
她就喜歡自己很優秀,但又比許承躍略差那么一點點的感覺。
國慶節和中秋節也悄然而逝,仿佛擦肩而過,雖然多年沒在家里過節,卻也沒給陳瑾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也許是因為忙于接診病人,也許是許承躍不在身邊的緣故。
然而,面對許承躍一次次詢問濟城的歸期,陳瑾卻沒能給出正面的確切的回復。
她再次陷入了兩難的選擇。
就在一次次面對新病人,面臨著和書上描述不一樣的疾病癥狀時,她才深刻體會到“紙上學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好在生在了互聯網時代,查閱資料十分便捷,很多古人難以獲悉的文獻,今人隨意擺弄一下手機就能夠獲取。
在一次次查閱資料的過程中,陳瑾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公眾號——古醫學堂。
閱讀了幾十篇古醫學堂的文章后,陳瑾在這些文章中得到不少治病的新思路,并且對這個就處于林西省內的學堂的堂主邵振宇及其傳播中醫藥知識的方式充滿興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