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剩下的則是封王拜相,事情完成之后,已經是半月。 在尹志明回來的時候,就派使節前往北地去水國。 這時候使臣在半路上忽然升官,從王府謀士,變成了明朝使臣。 明朝歷,宣統四年。 朝堂之上,尹志對著文武百官說著。 “眾愛卿皆是我大明棟梁,朕許諾你們應有的榮華已經實現,但是宮外幾人,朕該如何對待呢?” “陛下,臣以為他們本就為山野之人,如今皇上已賜予她們進殿已經是仁至義盡,況且...” 李嘉誠瞄了一眼聞潁,又接著正聲說道“況且,殿外之人,曾降于反賊,若不是陛下皇恩浩蕩,她這種不忠之人,早已被處斬。” “陛下,臣不敢茍同李大人的看法,陛下,當時她降的原因,陛下也是知道的,郴州城上十萬百姓被困,我桂南軍與百姓被困數月,若不投,怕是數十萬百姓皆要被屠。” 聞潁盯著李嘉誠“我倒是想問問,李大人的兒子李澤楷當時是解救郴州城的援軍,可數月未見到李澤楷前去解救,這件事李大人還沒有給解釋過吧。” “董將軍這是懷疑李某故意不讓犬子去解救?”李嘉誠立刻跪了下來,“陛下,臣對大明忠心可見啊” 尹志扶了扶額,用著不明意味的目光看了一下聞潁,說道:“李愛卿莫須多言,你對我大明忠心諸位都是看在眼中的。” 正當聞潁想再說什么時,尹志提前開口道:“董愛卿也莫要再責問李丞相了,關于這件事情,你就不要追問下去了?!? “可是陛下。” “好了,聞將軍?!? 尹志明輕輕的擺了擺手,讓聞潁不要說話。 聽到尹志的話,聞潁還是不甘心,卻只能握緊拳頭退在一旁。如今,尹志已貴為天子,即使聞潁再有不甘,也不能逾越君臣之線。 “臣以為,雖然殿外之人功過相抵足矣,再者,她一介女流之輩,獎賞太重,恐會招天下人反對,獎賞太輕,又折損陛下的顏面,” “那依照李愛卿的話,該如何是好?” “不獎不罰,就這么過去?!? “李大人,是怕她奪了你的相爺之位吧?” “文將軍,說話可是要講良心,我明朝設立左右丞相,如今兩個位置都沒有設立官員上任,何談我怕奪了相爺的位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