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救佛(二)-《墨唐》
第(2/3)頁
墨頓冷笑道:“佛家如今的確是并無異狀,但是如今的佛家可曾和二武滅佛之前有絲毫的改變,所走的不過是老路而已,不出二百年,當佛寺定當重現二武滅佛之前的弊端,第三次滅佛乃是計日可待,如果佛家仍不悔改,第四次滅佛并非是不可能。”
在后世,佛家經歷了兩次滅佛之后,卻依舊死性不改,以至于再出現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榮兩次滅佛,史稱三武一宗之厄,至此,佛門這才痛定思痛,反思自己,如果此刻的佛門能夠醒悟,未來兩次滅佛之災,定然可以消弭于無形之中。
“這一切都是你的一面之詞罷了,你以為夸夸其談幾件前朝舊事,就可以將肆意的決定佛家的命運么,你還真以為復興了墨家,就可以肆意指點其他百家之事?”蕭瑀冷笑道。
墨頓搖頭道:“墨家自然不會干涉其他百家之事,自然也無意干涉佛家之事,墨刊所報道的也都是不平之事。小子只不過不忍心看到滅佛之災重演罷了,佛家聽進與否,自然于小子無關。”
蕭瑀氣急而笑道:“老夫倒想聽聽,你如何信誓旦旦的認為滅佛之災一定會重演。”
其他眾臣不由靜下來,將目光全部都集中在墨頓身上。
墨頓深吸一口氣,鄭重道:“北魏太武帝滅佛之后,其后繼者采取緩和之策,然而佛家并無改變,依舊我行我素,反而更加肆無忌憚,建德六年,北周武帝宇文邕下詔滅佛,毀寺四萬,強迫三百萬僧尼還俗。編戶齊民,第二次滅佛重演。”
不少人心中點頭,再結合墨家子之前所言,恐怕佛家依舊還在走老路。
“然而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之后,距今不過六十年,陛下可曾統計如今大唐的寺院,僧尼幾何?”墨頓反問道。
李世民不由一愣,轉頭看向一旁的太史令李淳風。
李淳風上前一步躬身道:“回陛下,居太史局統計,如今大唐擁有道觀兩千二百座,道士一萬七千人,佛寺五千四百座,僧尼八萬五千人。”
他并未添油加醋,然而卻耍了一個花招,直接將道觀和道士的數量報了出來,一比之下,佛家的迅猛擴張頓時原形畢露。
“如此之多?”滿朝眾臣不禁一片嘩然。
五千多座佛寺雖然比北周時期并不算什么,然而這僅僅是佛家六十年的發展,從一片廢墟之上,直接超越道家,這份速度不由不讓人心驚。
“單單長安城中就有寺廟一百多家,城外更是二倍于此,其他各城皆如此,而且正如傅大人上奏所說,這些寺廟名下土地眾多,每年的產出本就不少,不用交稅,再加上源源不斷的香火錢,更是頗為富裕,照此速度,最多二百年,大唐的佛寺,定當二武滅佛之前的盛況,到時候,朝堂如何抉擇?”墨頓朗聲道。
自從天竺數字被墨家普及之后,整個大唐的算學有了長足的發展,再墨頓的帶領下,眾人已經習慣接受用數學來推算的結果,經過墨頓一提醒,眾人默默計算,既然佛家并未改變,照此擴張下去,極有可能出現墨頓所預測的這般。
李世民不禁一陣沉默,作為帝王到了那時恐怕他就已經別無選擇了,恐怕滅佛已經成為唯一的選擇。
蕭瑀不禁為之一頓,他來之前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單論口才他自然不會畏懼任何對手,然而墨頓卻用一個個真實的數據讓他有再多的大道理也無法辯駁。
“這一切都是你的猜測而已,難道我等就因為你的一番猜測而冒著觸犯佛祖,死后下地獄的風險去滅佛。你可知道,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滅佛之后,不過幾年大多暴斃,其滅佛政策也被廢除。”蕭瑀眼神一閃,道。
當下朝堂一片嘩然,連聲反對滅佛,一副對李世民忠心耿耿的樣子。
“小子曾經乘熱氣球登上云層,卻并未見絲毫神仙蹤跡,妖僧起死回生之術,也不過是騙局而已,至于死后十八層地獄,不過是佛家一家之言罷了,相比之下,在下更愿意相信醫家的醫術。”墨頓反駁道,然而效果卻微乎其微,這種事情眾臣自然認為只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而且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滅佛,觸犯神靈的悲劇出現,小子這才建議救佛而不是滅佛,以防后世帝王也會遇到二武禁佛的抉擇。”墨頓正色道。
李世民這才臉色一緩,滅佛自然太過于殘暴,如果真的能夠避免這種結局,救佛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