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過橋費之爭-《墨唐》
第(2/3)頁
墨頓喟然一嘆道:“這三五百座渭水大橋好修建,但是天下比渭河寬的河流呢?每寬一倍,其造價和修建難度就會攀升數倍。以微臣看,黃河恐怕至少有修建十座黃河大橋,長江也要修建八座方可讓天下通行無阻。這其中的造價恐怕將會是天文數字,到時候,朝廷還不收過橋費么?。”
眾臣倒吸一口涼氣,他們不用算也知道在長江黃河之上修建大橋是何等昂貴,但是眾臣也明白,一旦可以在長江黃河的修建大橋,哪怕造價再大,朝廷也會毫不猶豫的修建。
頓時于志寧手中的《括地志》變得極為燙手,但是他依舊沒有屈服。
墨頓嘆聲道:“就算這些錢朝廷仍然出得起,但是天下無人愿意做虧本的買賣,大唐需要用錢的地方數不勝數,到時候難免錢財不到位,原本應該短時間修成的大橋,最后恐怕會拖得很久,天下交通不暢,受損的只能是大唐。所以收過橋費乃是唯一的選擇,哪怕陛下決定此橋不收,總有一天,大唐也會收過橋費來挽回損失,只不過到那時已經耽誤太久了,受損的只能是大唐和大唐百姓。”
“久聞墨侯乃是大唐財神,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看來本官日后要想墨侯多多請教。”唐儉向墨頓拱手道,他一開始也是認為墨頓是信口胡說,但是聽到墨頓舉出朝廷需要修建的大橋之多,立即鮮明旗幟的支持墨頓,要是這些橋都要民部出錢,還不如殺了他呢,這樣更容易一些。
墨頓回禮道:“唐大人客氣了,墨某此舉也是為了減輕朝廷負擔,更讓天下人不再受河流阻擋之苦。”
“臣支持墨祭酒,收取過橋費并非為了一己之私,而是為了天下能夠早日修建更多的橋梁,相信百姓定然會理解。”工部尚書張亮也縱身出列,支持墨頓,如果沒有錢財,那就修大橋的速度將會大大降低,這對同樣影響工部的利益。
李云不禁心頭感動,朝著的文官皆大肆鼓吹要讓渭水大橋免費通行,而墨頓卻極力主張渭水大橋收費,當初就是朝廷不遠處出修建渭水大橋的二十萬貫錢財,墨頓這才不得已提出用墨家村的賦稅來修建,這才讓渭水大橋得以順利修建。
如今工部尚書和民部尚書在此,工部為了修建更多的橋梁,同意支持收費,而民部為了以橋養橋,定然會也會支持收費,墨頓此舉可以說一舉說服三省六部的兩部。
如此一來,修橋費錢之事得到了解決,相夫氏一脈日后再建大橋的阻力要小得多。
“紅花白藕青荷葉,三脈原來是一家。”李云頓時多了幾分感悟,墨頓毫不猶豫的支持收過橋費,固然有以橋養橋的意思,同樣也間接讓相夫氏一脈有更多的大橋可修,這對相夫氏一脈的好處不言而喻。
“可是我們是朝廷呀,又豈能與民爭利,利用渭水大橋來掙錢!”于志寧喃喃自語,猶自不能接受過橋費。非但如此,就連李世民恐怕也臉上浮現出糾結,一方面是他的名聲,另一方面則是實打實的利益,這讓他很是為難。
墨頓自然理解李世民的心理,當下心中一動道:“陛下天下賦稅的用途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樣也可是反過來理解,是用之于民取之于民,這二十萬貫的修橋費,就算是朝廷提前支付的,然后在分二十年來從過橋費中收取,一旦收夠了本錢,陛下即可下令停收渭水大橋的過橋費,如此一來,即保證朝廷不會回本,又不會讓百姓認為朝廷與民爭利,到時候陛下在下令免除過橋費,同樣可是收獲天下人心。”
眾臣頓時眼睛一亮,如此一來,朝廷能夠收回成本用來修建新橋,又不會失去民心,豈不是兩全其美。
“天下百姓困頓,十文錢對富甲天下的墨家村不值一提,恐怕依舊有很多人出不起這十文錢的過橋費。”于志寧一臉民生疾苦的樣子,猶自不放棄。
墨頓見招拆招道:“既然如此,那渭水大橋的過橋費只針對馬車,但凡人力過橋或者是步行的一律免費,微臣覺得一個人如果買得起馬,再出十文錢的過橋費恐怕并無任何負擔。更別說渭水大橋可是讓其免走很多冤枉路,單單節省下的時間和成本就已經遠遠超過十文錢的過橋費。”
李世民眼睛一亮,有馬之人自然不能稱之為窮人,負擔過橋費輕輕松松,貧困之人也能免費享受渭水大橋的便利,這的確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