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儒墨交惡-《墨唐》
第(1/3)頁
文理之爭!
誰也沒有想到地理一脈的開宗立派的大典竟然成為了百家爭鳴的轉折點,當文理之爭的概念傳開之后,哪怕是儒家眾人也不得不承認,墨家子總結的極為到位。
儒家和墨家有著天然的分歧,一個追求感性,一個追求理性,一個研究人,一個研究物,并在各自領域中取得不俗的成就,而其他百家同樣如此,皆可以分為文理兩派。
“難怪兩次百家爭鳴,為首的都是儒墨兩家,這并非巧合,而是宿命?!?
“上一次墨家輸了,這一次學聰明了,竟然拉攏了物理一派,這一次墨家就是勝不過儒家,也能在百家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未慮勝,先慮敗,文理乃是天然的對立存在,缺一不可,依我看,這一次百家爭鳴,注定是墨家和儒家平分天下,不,是文理平分天下。”
……………………
長安城百姓議論紛紛,紛紛猜測這一次的百家爭鳴的局勢,雖然儒家依舊占據絕對的優勢,但是大多數人都紛紛猜測,第二次百家爭鳴,獨尊儒術的格局將不復存在,甚至是出現文理兩派平分天下的格局,當然這兩派的領軍百家注定是儒墨。
“不可能,儒家不可能會敗,墨家不過是奇巧淫技罷了,如何能夠比得上圣人之道?!备嗟娜迳辉敢饨邮苓@個結果,紛紛叫囂道。
“奇巧淫技?你在看看你的家中,你的周圍,那里沒有墨家墨技的蹤跡,沒有墨家墨技,我大唐將會立即回到茹毛飲血的時代,沒有墨家墨技,你連吃穿都成問題,奇巧淫技乃是江湖把式,墨家墨技乃是國之重器。”支持墨家之人反駁道。
一眾儒生頓時啞口無言,他們以前痛斥工匠為奇巧淫技,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俯視工匠,然而墨家崛起之后,這種說法再也站不住腳跟了,每一次的墨技展都會展出一批讓人驚艷的墨技,每一個墨技都讓大唐百姓的生活更進一步。
渭水大橋,千斤臂,鋼鐵,磚路,四輪馬車、墨服、羽絨服,………………,上等國家百家大計,下到民生,哪一個都有墨家的影子,不知不覺之中,墨家已經融入了大唐之中,這也是墨家膽敢和儒家攤牌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