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73章、維護者的我,也想進步啊-《轉生眼中的英靈時代》


    第(2/3)頁

    刀劍神域的副本試煉已經給了他答案:當時,他們就是出手宰了取代了桐人的維護者,導致幾人啥額外收獲都沒有,僅僅只是知曉了維護者的存在罷了。

    血虧。

    之后,如火影世界那般,收服維護者為己用,則大幅增加了最終的收益。

    到了迪迦奧特世界,干脆與維護者做交易,同樣收獲巨大。

    “考慮的怎么樣?

    你我進行交易,你不僅不會被我干掉,還可以從我這里獲得許多超乎你想象的副本信息。

    而你需要付出的,也絕對在你的承受范圍內。

    關鍵是,活著才有未來不是嗎?”

    李夏淡淡道。

    對方能不能脫離這處試煉副本、呼吸到外界的空間,全在他的一念之間,這才是他手中最大的籌碼。

    如果這人不肯配合,他也只能成全對方去死了。

    “讓我這個維護者跟作為試煉者的你進行交易?維護者與試煉者還可以這樣的?”

    心靈交流中,巴比迪神色凝重。

    “看來你真的只是個什么都不知道的邊緣人物啊!”

    李夏搖頭。

    奧特世界的那次試煉,他便從維護者女子的記憶中得知了很多零散的重要情報。

    【其一】,有的頂級維護者會物色潛力不錯的新人試煉者,然后通過培養這些新人試煉者、最后再二次狩獵這些毫無防備的試煉者的方式獲得巨大的收獲。

    試煉者越天才越厲害,維護者一旦將之狩獵,可以獲得的獎勵會等比的提升。甚至有望讓原身復活,又或是晉升為秘境空間的體制內人物。

    這么說吧,維護者頂天了算個輔警,想要拿到秘境的編制,還得從千千萬萬個維護者中脫穎而出、證明自己。

    這里邊的可能性雖然只有百萬分之一,可終歸有上升的渠道不是?

    一些心術不正的頂尖維護者,便通過培養一些“知恩圖報”的試煉者再狩獵自己培養的那些試煉者潛力股的方式積累底蘊。這些頂尖的維護者,純粹利用維護機制敗壞秘境空間的名聲。

    而這,也是鯉魚躍龍門,躍過之后成為別人砧板上的一道菜的由來原因之一。

    是許多底層維護者對秘境空間有著或多或少的錯誤認知的原由之一。

    【其二】,單純的以維護者的身份帶給試煉者親屬最大的便利。

    通過從其余維護者手中搶奪任務,進入試煉者親屬的試煉副本,在副本空間中給予親人庇護與幫助。

    迪迦副本世界,那名維護者女子就是這類人。

    不斷接任務的動力是為了她的妹妹。

    【其三】,有的頂尖維護者會真正意義上的培養試煉者,讓這些試煉者成為自己在體制外的外援。

    出發點也很簡單。

    因為體制內的維護者不能相互攻擊傷害,但借助體制外的力量,卻是可以毫無副作用的剪除掉自己的競爭對手或者看不順眼的家伙的。

    且體制外的試煉者通過不斷的試煉成長,只要中途不夭折,總有一天能摸到體制的門檻。

    而試煉者相比維護者往往更加的純粹也更加的具備潛力,因而更容易晉升為體制內的管理人員,且是其中的高級管理人員。

    屆時,出手幫助過這些崛起的試煉者的維護者,就等于多了一座靠山。

    最不濟也多了一個欠他人情的同級數存在。

    當然。

    維護者當中也有極其強大的角色。

    他們培養潛力更大的試煉者,更多的是為了扶植黨羽。

    維護者群體,山頭眾多。

    秘境空間的體制內,更是派系林立、錯中復雜。

    試煉者與維護者,看似矛盾,實則也可以共生。

    只需該區域的管理人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即可。

    而李夏非常清楚。

    他所在區域的那位管理者,對他的態度還是不錯的;試探了一次之后,就沒有再刁難他了。

    否則,迪迦奧特曼副本那次,他獲得不了這么多的重要情報。

    所以,他此刻沒有直接干掉巴比迪,而是同樣打算與之交易。

    他很期待對方能帶給他什么。

    …

    “我怎么相信你給我的情報就是真實的?”

    巴比迪咬牙傳音道。

    他已經妥協了。

    一方面,現在的他,不想死。哪怕他的原身已經死過一次了,可他不想徹徹底底的死亡。秘境不可能讓沒用的維護者活出第三世的。

    另一方面,他渴望這名試煉者手中的情報。

    如果掌握了這些副本情報,他以后就能以更加穩妥的方式進入七龍珠副本,通過狩獵其余的試煉者獲取獎勵了。

    說不定,他有一天也能轉正?

    也能成為體制內的一員?

    “比克、拉蒂茲、悟天…還有諸位,讓這位宇宙朋友知道地球的底蘊吧。”

    “這位剛剛告訴我,如果我們足夠的強大,他愿意改邪歸正,以后就為咱們做事,和咱們一起守護這片星空。”

    李夏看向了Z戰士們。

    眾人聞言,若有所思,卻也并未駁了李夏的面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