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練武自古以來都是為了殺敵,為了更有效的去殺死對手,強身健體是過程而不是目標,所以剛開始就沒有專門為了長壽或者康復身體為目的的功法。(有五禽戲,皇帝內經等) 最先開始將傳統功法里面鍛煉身體的部分從武功中摘出來的應該是佛門和道門,其目的就是為了迎合當權者。(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人在有權有勢之后,最怕的就是身體會垮掉,或者突發疾病無法享受生活,所以他們花大筆的金銀去尋求能強身健體的功法或者秘術。 于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佛門和道門首當其沖,緊接著養生功法或者各類丹藥隨之出現。 這些功法很受歡迎,而且最大的特點就是誰都可以練,誰練都沒事,好聽一點叫中正平和。 有的門派有緣就給,有的門派有圓就給,反正練的人多了,有人早夭是命不好,有人健康長壽那是功法厲害,所以不少功法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 至于到底有沒有用,杜若只能表示,人啊,多運動總是沒錯的,長期堅持練習也能有一定的效果,只是完全沒法和正常的功法相比較而已。 到了清末,那時候國術盛行,又逢亂世,不少權貴子弟不知道是出于巴結這些國術宗師還是其他原因,開始流行拜入國術宗師門下,當時最出名的就是太極宗師楊露禪。 當時楊露禪居住在京都,不管是王侯貴族還是達官顯貴甚至平民百姓都想拜他為師。 平民百姓還好,基本上見不到楊露禪,但是那些王侯貴族就不好就這么拒絕了,于是楊露禪的兒子楊建候想出了一個主意。 那時候的不管什么拳法,都是需要苦練基本功的,從小打熬身體,然后才開始練習打法,甚至有很多拳法都只有幾個簡單的招式。 楊建候就將太極拳的打法歸納總結出了一個套路,這個套路打起來漂亮,而且也不需要很好的基本功,要是身體強壯,得人指點也能對付一兩個普通人,多練更有養生效果,于是這個套路就在貴族里面開始流傳,這個套路就叫太極小架。 小架推出有太極宗師楊露禪在,練好了就是太極拳果然厲害,練不好那就是資質愚鈍,這樣既能讓那些王侯貴族不失顏面,還能賺足名聲和學費,后面更是推出了中架和大架,讓太極拳流傳更廣,就連老頭都能練習打得有模有樣。 但是其真正的核心基本功的鍛煉,藥酒或者藥膳藥浴的配合,或者吐納法,或心法,等武學根本并未流傳。 其他門派一看,好好好,還能這么玩是吧,于是乎,各門各派的各種套路開始出現,然后開始開枝散葉,傳統武術也迎來了最后的輝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