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杜若之所以提到陳家的白鶴門其實是有緣由的。 如果說前幾年馬老師被打假,讓很多人覺得傳武不能打,而且讓傳武一直以來被人強行蓋住的遮羞布被扯開,那么杜若剛剛說的白鶴門就是最早被扯開的傳武遮羞布了,同時也是傳武萎靡了很長時間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 大概在七八十年前吧,那時候其實學習傳統武術還是被人追捧的事情,特別是在香澳地區,那時候特別受人追捧。 而因為當時的太極大師吳公儀,初到香江就開館收徒,而且聲勢浩大,更是在公開場合的一句“我自北方走到南方,未逢敵手”引起了當時的武術界大地震。 當時很多人對他不服氣,但是又沒辦法,因為這位太極大師吳公儀帶過黃埔軍官,在當時很受各地名流推崇,而且跟他練習太極拳。 但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總有人不服氣,于是白鶴門陳克夫站出來登報回擊,怎么說的呢?當時他說的就是杜若說的那句:“你由北至南未逢敵手,我由南至北也未逢敵手。” 就這一句回復,兩人就杠上了,然后更是引起了香澳地區所有人的關注,那時候應該是在1954年,是禁止武斗的,所以兩人只能在報紙上發文對轟,持續了半年之久。 直到當地名流出面調停,然后建議雙方以慈善捐款的形式進行擂臺比斗。 54年1月,兩人在澳門展開了武術對決。 那時候因為近代十大宗師高手已經相繼去世,就算還在世的也已經年邁,很多人對傳統武術都非常好奇,所以這場對決聲勢浩大,更是近代史是罕見的有影像記載的武林對決。 聲勢有多浩大呢?當時豬肉9毛錢一斤,而兩人對決的門票是10塊到兩百不等,更是在黃牛的炒作下,翻了十倍不止的情況下,有近兩萬人去看了那場武林對決。 那時候的全球最受關注的全球拳擊賽也才一兩萬人觀看。 而且當時造成的轟動遠不止如此,而且還有當紅女星唱歌暖場,這樣的場面說一句聲勢浩大不過分吧。 當時兩人上臺更是宗師風范盡顯,讓人一看就覺得兩人絕不簡單。 而且為了怕兩人打出人命,還特地模仿了一下擂臺賽的規則,不準插眼,撩陰,踢腳,比賽還分為五個回合,每回合五分鐘,說實話,當時誰也不知道正在的武術宗師是什么樣的水平。 但是兩人一個從北到南沒敵手,一個從南到北未有敗績,這樣的限定也是對兩人的尊重。 但是結果呢? 一個太極大師,一個一代宗師,兩人就在擂臺賽打起了王八拳。 說實話,也就因為兩人都是練的傳統武術,要是馬老師的對手,那個據說是業余的拳擊手上場,估計也能跟KO馬老師那樣,將臺上兩人KO。 所以在各地名流,在近兩萬人的注視下,兩人在臺上如同普通人打架那樣,掄了兩三分鐘的王八拳,最后被人拉開,以無勝負將這場聲勢浩大的比武草草結束。 從此以后,傳統武術名聲被降到了冰點,晚清到近代的那些武術宗師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那點名聲被丟盡,當然也說不出是好是壞。 所以剛剛杜若一聽到白鶴拳,就馬上聯想起這件事,畢竟白鶴拳還姓陳,這樣的辨識度實在是太高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