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探(七)-《興唐》
第(3/3)頁
也不想與朝廷作對,確實是缺少勞力了對此李威很清楚的,今年各方最少塞了七十萬突厥人分散于全國各地,然而象打了一個水漂一樣,迅消失得無影無蹤若不是那時自己回歸,吸引了全國人的注意,這也會引起轟動的
可見人口的缺乏
“但有一個地方能滿足你們的需要,天竺天竺大約有五六千萬人口,分成了四個種姓第一是祭司,叫婆羅門,第二是剎帝利,是貴族這兩個種姓占人口總數不到百分之十第三是吠舍,也就是平民百姓第四是首陀羅,也就是奴隸,最后一姓人數最多,大約占到六成左右并且在天竺被普遍視為賤種,往往用一匹絹就能換回幾個首陀羅”
其實有少數海客已經購買了天竺的奴隸,但想著貨物賺錢了,就沒有往這上面想李威刻意點醒,眾人眼里亮了起來有的海船很大的,能裝載一萬多石貨物當然,裝人不可能按貨物重量計算,再大的船,也不可能容納一萬多人在上面然而裝上一兩千人,擠一擠,再帶上一些粗陋的供給,還是能做到的至于一艘船擠上一千多人,會不會象豬玀那樣,沒有人管了這是我們民族的悲哀,以人為本很早就提出來,真正做到的,自古以來,只有一個皇帝,趙禎,其他的,搖頭不過喊得響的人,倒有不少
這同樣是暴利的生意啊
有的人后悔得想要拍大腿
“朕不相信,最少能均出一千萬的奴隸,還不夠你們揮霍的?”
有的大臣想竅笑,有方正的大臣卻在搖頭但不是說笑,勞力的缺乏,大戶人家死活抓住佃農與部曲不放,朝廷也無可奈何這個問題不解決,接下來的種種革推廣不起來
“并且他們世世代代是首陀羅,生活在最卑微的環境里,逆來順受,遠比你們所用的各個部曲,好用得多不過,這是一群卑賤的人,朕不希望他們以后會有許多后代在中原大地上繁衍”
又有許多人想笑
其實是說,各位,割,象割倭奴那樣,小刀子磨得快快的,將男的根全部割去
女的都沒有人考慮了,畢竟不是東女羌,是母系社會,子女跟父走,父親是漢人,子女也是漢人,能迅融合另外,以能控制異族在中原的數量,是武則天的提醒,李威才想出這個餿主意的
又說道:“不但如此,朕會放松各個海市,甚至還會派人從南詔打通一條通道有可能還從信德再打開一條陸地通道,使你們有多道路,將天竺的首陀羅帶回國內”
是好聽的說法,看到沒有,為了你們,朕都要動用軍隊了
實際還有原因,在唐朝與拜占庭兩國攻占下,大食沒有象歷史上來個大一統,分成了雙哈里發,左拜爾占著麥地那,麥爾旺占著大馬士革然而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卻在去年去世了,繼位的兒子又不大爭氣,唐朝放棄進攻,在教廷努力下,還在發起圣戰,可是進攻卻不如以前有力
不能讓大食人恢復
因此,有可能明后年繼續用一次兵,權當練兵的正好信德等地,讓大食人重分配了一下財產,有兩三年時間,又能恢復一些元氣,又能得到大量財富
缺錢啊,只好打歪主意了也符合他的世界布局
最頭痛的人力問題解決,接下來就好辦了,只要朝廷不強取豪奪,拿錢出來贖,在勞力不缺乏的情況下,各大世家不會阻攔的至少能贖出一半部曲,這也足夠了
李威又說道:“再來說地”
第一百六十九章探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