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合(六)-《興唐》
第(2/3)頁
“就這么辦吧,”王方翼耷拉著腦袋道。
“不過你們要等一等,過幾天后,我會再去你們唐朝的長安城。”
“嗯。”還能說什么呢?天上的牛郎織女一年一會,人家這是快十年都沒有會了。
“還有,你們陛下說在埋頭嶺埋噶爾欽陵的人頭,我給你們帶來了。他也是一個英雄豪杰,既然人死了,好好安葬他吧。”
“是。”三人全部鄭重的點頭。
作為敵人,此乃當世最大的敵人,只可惜生在吐蕃,國家力量小,正好恰逢陛下出現,若是換在唐朝,又恰恰逢英主在世,此人的功績,將不會亞于李績多少。
大軍魚貫而退,到了紫山城,慕容忠說道:“我也要回去了。”
“這么快?”
“我還要通知百姓。”
不是通知百姓,因為前后數戰,遷去了大量百姓,結果朝廷不得不到處安置,從原來的涼甘,到靈夏,甚至最后擴大到六胡州。有的百姓呆在靈夏久了,安居樂業,恐怕未必會再度往青海遷移。慕容忠這是回去勸說各部的。
三人也沒有反對,這是事前的約定,會挪出一些地方,供唐朝遷民到來,閑時耕種放牧,有事上馬就是府兵。其實移民也不費多少工程,十幾年來,青海百姓安居樂業,人口繁衍迅速,正好向西挪一挪,解決了生存的空間。
并且慕名容忠一部的吐谷渾百姓也是忠于唐朝的百姓,漢化程度高。這樣雜散在一起,朝廷再派一個得力的官員前來治理四五年,青海也就安定下來了。
那一邊,許多吐蕃將士正在苦勸沒祿氏。看到唐朝軍隊退開,沒祿氏回來后,萬軍山呼。還是我們太后好啊。為了吐蕃數次孤身犯險。
可聽到沒祿氏要去唐朝,一個個不同意了。
沒祿氏將他們集中喊來,說了一句:“紫山口落在唐朝人手中,能不能奪回來?”
沒有一個人能作聲。唐朝守城的武器太犀利了,并且這次論欽陵入侵,吐蕃好不容易恢復過來的元氣,再度大傷。想拿下紫山口,至少這十年內是不可能的。
“噶爾兄弟說唐朝軍隊沒有能力抵達烏海。各位再看一看,先前唐朝皇帝在高原上來去自如,如今十幾萬軍隊駐扎到了耗牛河。不僅我要去與唐朝皇帝談一談,各位,此次我們吐蕃大傷,噶爾家族還有許多親信大臣,貴族與領主,一定會蠢蠢欲動。我不換取一個和平的環境,外部有壓力,內部有叛亂,吐蕃有可能都會瓦解。”
“太后,不可能僥幸兩次。”
“乞力徐,放心,唐朝人貪圖的是青海,還有一個虛名。對高原未必有那么大興趣。他們那么富了,要高原做什么?難道每年從國庫里撥錢出來倒貼?”
諸將無言。
太后的話說得很有道理的。對吐蕃唐朝政策一直都是安慰,可吐蕃想要壯大,向南天氣不適應,只好與唐朝不停的硬碰。實際上有人開始在反思,為什么非要與唐朝硬碰?
“乞力徐,我一走,贊普還沒有真正成長起來,你要照顧好他。還有各部若有反叛舉動,我授權給你,格殺勿論。此時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安寧的環境。”說到這里,她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黑齒常之與王方翼的擔心,她不是沒有想過。這些年只想報仇,心中有意在回避著這件事。如今大仇得報,這件事不得不提上議程了。然而自己都沒有想好,到時候如何談?
其實也想呆在長安,甚至還想帶兒子看一看長安的繁華,可真相揭開,這個后果無法收啊。
……
長安城中,此時李威正在焦急。
邸報一封封的送來,犧牲了不少將士,在預料之中。想打敗論欽陵,沒有那么容易。
但經濟的壓力讓他頭痛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