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愿助朕否!-《賊天子》
第(1/3)頁
現(xiàn)在李云麾下的兵力,是四萬人出頭,就目前而言,李云如果想要擴軍,還可以繼續(xù)擴,只不過經(jīng)濟上會吃力一些。
只不過眼下江東軍內部,原先的四大都尉都要先后晉升為將軍,他們麾下的人,有不少人都要跟著往上升一升。
但是位置畢竟有限,不可能所有人原地往上升一級,總有一些人要被落下。
這是一項既繁雜又龐大的工作,也是李云必須要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權力,
他麾下各個軍中,理論上應該會有四十個人左右晉升都尉,不過江東兵現(xiàn)在的編制,并不是嚴格按照一千人一個都尉營來算,因為一個都尉有時候會執(zhí)掌三個乃至于四個校尉營。
也就是說,這一回江東約莫要有二三十個人晉升都尉,這些都尉,雖然依舊是幾個將軍推薦人選,但李云每一個都要親自把關,由他來拍板。
否則,大權就會旁落,在這個秩序動蕩的年代,就有可能會出大問題。
而再下面的校尉人選,李云不一定需要自己做主,但是名單也一定要送到他這里來,給他看過才成。
這是涉及根本的事情,必須要牢牢握在手里。
因此,在江東兵內部巨大變革的時期,暫時不宜擴軍,至少要過一段不短的時間,等李云把這段時間暴漲的兵力消化掉,運練成熟,然后在完成一輪地盤擴張之后,李云才會考慮擴軍。
但是現(xiàn)在,他很多時候,兵力不夠使用,于是民兵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選擇。
其實這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自古以來,官府就有徭役,徭役之中有力役,也有軍役,都是官府無償征召平民,做一些官府需要他們做的事情。
也就是說,身為江東的統(tǒng)治者,李云本就可以無償征召一大批青壯,到他軍中服軍役,甚至可以要求他們自備干糧,上陣打仗。
冷兵器時代,朝廷一聲令下,征召幾十萬大軍,其中很大一部分便是這些服役的百姓。
李云與朝廷不一樣的是,他也需要百姓參與進守城,或者修筑工事的事情當中來,不過他管飯。
而且,他并不會讓這些民兵去戰(zhàn)場上當炮灰,甚至,不是逼不得已,他不會將這些民兵真正投入到前線戰(zhàn)場上去。
畢竟,他兵器裝備都不是很夠,真正打起來了,這些民兵幫著搬搬東西,守守城墻尚可以,真要讓他們去跟敵人捉對廝殺,那就是明擺著要讓他們去送死了。
本來,這一次服兵役,李云在告示里,也沒有寫強制兩個字,在他的估計當中,能募到兩三千自愿訓練的民兵,就不容易了。
有這兩三千人在,到時候金陵城的守城壓力就會驟然減輕,李云可以更多的把金陵這里的兵力,投送支援到別的地方去,這樣兵力使用起來,不至于捉襟見肘。
如果金陵這里搞得好,后續(xù)揚州,錢塘郡,都可以照此辦理,征募一些民兵,充當“輔兵”的角色,這樣用兵成本,就會大大減輕。
讓李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金陵府的百姓這樣熱情。
按照這個情況來看,一個月之內,五千民兵募齊,似乎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如杜謙所說。
全靠同行襯托。
李某人在當今這個世道的諸多官員之中,或者說諸多地方實控人當中,簡直可以說是濁世之中的一股清流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