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我出的主意!-《賊天子》
第(1/3)頁
金陵文會,定在三月,距離現在,只剩下一個多月時間,不過告示李云已經發出去了。
讓治下各州郡先進行一輪初選,只要會讀書認字,粗通經書的,都可以來參與這一次文會。
不過,李云在告示上,并沒有寫明,這一次文會是為了取士,否則朝廷那里說不過去,同時可能會引來大量的閑雜人等,齊聚金陵。
他只在告示上寫了,為了重續江南文脈,所以要考校江南才子的才學,金陵府將重獎優勝者。
但是沒有寫,要如何嘉獎。
不過,這個時候,如果是足夠聰明的讀書人,就多少能夠瞧出來一些苗頭,趕來金陵參加這一次文會。
而李云需要的,并不是那些兩腳書櫥,也不是大才子大文豪,正是這些能夠看出苗頭的,相對機靈一些的聰明人。
本來,李云是想要杜謙與費宣一起,來負責這一次文會的初篩工作,但是現在,麗正書院一下子來了幾十號人,尤其是陶文淵,更是專門搞教育的。
可以說是專業對口了。
李云親自將這些人,請進了金陵城里,并且讓人準備了酒菜,招待這些不遠千里過來投奔的讀書人,而他,更是親自陪同著陶文淵,在金陵城里轉了一圈。
轉悠了一圈之后,這位陶先生忍不住感慨連連,對著李云說道:“這金陵城雖然不大,但是在李府公治下,卻是生機勃勃。”
“府公年紀輕輕,便有這般本事,真是厲害。”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開口道:“無怪官正兄,讓我們麗正書院到金陵來避難。”
李云緩緩說道:“金陵城自然沒有京城那么大,不過容下一個書院沒有任何問題,這幾天我親自去打招呼,給陶先生劃出一塊地,用來重建書院。”
他想了想之后,笑著說道:“不止是麗正書院,這幾年各地都有動亂,江南也不例外,現在江南各州郡,可以說是文脈微弱,等陶先生辦好了麗正書院,能否在江南各州郡,多建一些書院?”
說著,李云看著陶文淵,正色道:“先生放心,一切花銷都由李某人來出。”
陶文淵看了看李云,猶豫了一下之后,低聲嘆道:“能夠興辦書院,教化萬民,自然也是我的心愿,不過李府公,如今天下不太平,京城里鬧成了那個樣子,動亂隨時可能波及到江南,陶某以為,這個時候不是大肆興辦書院的時候。”
李云微微搖頭,很是篤定的說道:“先生放心,我敢說出這種話,自然就有保證一方安寧的把握,江南西道現在還沒有辦學的條件,但是江南東道,先生大可以放心。”
“李某人在一天,江南東道便不可能再有大的動亂。”
陶文淵面露詫異之色,他低頭想了想,然后點頭道:“若真是如此,陶某自然樂意之至。”
“對了。”
他左右看了看,并沒有見到杜謙的身影,于是開口問道:“怎么不曾見到杜十一?杜尚書勸陶某到江東來,就是投奔杜十一而來。”
李云輕聲道:“今天迎接麗正書院的眾才子們,自然要設宴款待,不過杜兄現在還在家中守孝,戒絕葷腥,因此就不太好一起吃飯,杜兄說了,等明天陶先生安定下來,他再登門拜訪先生。”
陶文淵聞言,長嘆了一口氣:“官正兄死于敵人之手,陶某也是悲痛萬分,今日飲宴,李府公就帶著其他學子們去用罷,陶某去杜家,尋杜十一說話。”
李云很痛快的點頭答應,開口道:“杜兄一家,住在金陵府衙的后衙,我帶先生過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