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收人心-《賊天子》
第(1/3)頁
如今的江東,距離一個國家,只差改名了。
不過,這個“國家”的政治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甚至可以說是幾乎沒有。
如今的江東,因為人手短缺,李云只派出去了有限的幾個刺史,多是先前跟著他的幾個文官,或是他妻族的親戚。
但是,江南東道就有二十個州,淮南道李云也掌握了六個州,算上江南西道已經拿下來的幾個州,如今李云手底下,其實是有三十個州郡左右,而真正直接控制的,不到十個。
其余二十個州,用的都還是大周的官員。
而且,即便是他直接控制的州郡,官員升遷體系其實也沒有建立起來,不過這倒不是因為他效率慢,而是因為他起家時間還太短,大多數官員,都還沒有達到晉升周期。
但是這些,都是潛在的問題。
所以,李云需要一批,完完全全從“江東體系”之中成長起來的新人,來一點點替換掉大周朝廷的臣子。
這并不是說,原先大周的那些官員就徹底不用了,這些人如果能夠斬斷與大周之間的聯系,至少在李云面前要表現出這種態度,那么就還是可以繼續用的。
但是無論怎么說,李云自己的人,也要盡快扶持起來。
整整三十個州郡,州郡下面還有縣,意味著李云現在手底下缺人,而且是非常缺人。
這三百個被初篩出來的江南讀書人,對于李云來說就是很好的資源。
要知道,這是個類似大唐的年代,科考制度還相當粗糙,這些江東的讀書人,在先前如果想要出頭,想要出仕做官,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路,先參加州縣試,成為鄉貢,拿到解狀,然后去京城參加國子監,尚書省等中央衙門的考試。
最后,才能去考進士,謀得一個進身之階。
第二條路,就簡單許多。
靠朝廷里的官員舉薦。
這條路,一般就是向那些世家大族,或者是朝廷高官,亦或是朝廷里有資格舉薦官員的貴人們投行卷,得到他們的賞識之后,就有可能被舉薦為官。
而大部分人完成階層躍遷,都是走第二條路,靠高官舉薦進入朝廷,這也是為什么,那些個世家大族,歷經千年而不倒的原因。
他們一定程度上,掌握著上升渠道。
而這些江東的讀書人,多半是兩條路都走不通的。
李云現在,給了他們另一條新路,只要完成了李云的考試,就能夠在江東謀得一個官位。
這些人當中,不管是誰,只要通過李云的渠道完成了階層躍遷,當了官老爺,他們便只能是李云的人,是江東的臣子,跟大周朝廷再沒有什么關系。
李云立下的七科,也是一早就想好的,前六科自然是要遴選一些讀書人,留在金陵做事,在金陵組建出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朝廷。
這樣,各種政事會順暢許多,杜謙也不用太過忙碌。
而李云口中的“大科”,也就是實務一項,則更多的是,要選出一些分派到州郡里做事的“地方官”。
聽到他說的七科,陶文淵整個人愣在了原地,他先是看著李云,然后猛的看向一旁的杜謙,見杜謙神色平靜,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再一次扭頭看向李云。
“李府公,你…你…”
李云兩只手攏在身前的袖子里,輕聲笑道:“文淵先生既然到江東來避難,就應該知道,江東這里已經不是朝廷說了算了,怎么還這樣大驚小怪?”
陶文淵聞言,沉默了許久,最終他還是苦笑道:“陶某原本以為,江東最多就是割據的諸侯,但無論怎么說,也還是大周的諸侯,還是認大周朝廷的,但是單單是府公這幾句話。”
他對著李云苦笑道:“府公分明是,在另立朝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