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等我回來-《賊天子》
第(1/3)頁
金陵文會,只辦到第二年,就吸引到這么多讀書人,李云心里當然是高興的。
之所以這么順利,除了上一年他千金買馬骨,把金陵文會的名聲傳播出去之外,更關鍵的,其實是他這幾年主政江東的所作所為。
老百姓對于上層的事情,是感知不深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但是老百姓對于自己生活發生的變化,一定是有深刻感觸的。
這幾年下來,李云雖然沒有本事,讓江東百姓人人富足,一下子變成人間桃花源,但是他治下的州郡,實實在在的做到了少收稅收,而且除了征兵以外,幾乎不折騰百姓。
即便是征兵,也是自愿入伍。
這些事情,都是實打實的。
可能剛剛歸復的江南西道的百姓,對于李云這個人還有些感知模糊,但是江南東道的百姓,已經相當認可李云了。
他們積極參加這個金陵文會,便說明,這些人對于李云的認可,已經超過了武周朝廷,不然也不會冒著“造反”的風險,來參加這個文會。
見到金陵城里的現狀之后,李云對于這一次文會也相當重視。
這一次文會,與去年那一場,是大不一樣的。
去年那一場,更像是千金買馬骨,來參與文會的,只要有一些才學,就都被留下來當差了。
即便如此,到最后真正做了官的,也就幾十個人。
而這一次文會的參加人數,絕對超過去年十倍不止,哪怕從中遴選三百個人出來,質量應該也是要遠勝去年的。
三百個讀書人,就基本上可以滿足目前江東小朝廷的大部分缺位,把這個小朝廷,給徹底構建出來了。
也就是說,今年選出來的人,很有可能成為李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政治基石。
之后的十天時間里,李云跟杜謙,還有來自于京城麗正書院的陶文淵陶先生,以及一眾麗正書院的學生們,一起定下了試題。
依舊是分成六部科,農事科。
不過今年,李云多加了一門,就是時論科,讓這些讀書人寫一些對于時局的看法,可以暢所欲言的去寫。
而這些考生的案卷,到最后由陶文淵等人粗揀一遍之后,再由李云跟杜謙,細細看上一遍。
不過,陶文淵還有麗正書院的那些學生,學的都是儒家正宗,他們的一些思路,跟李云心中所想,是全然不一樣的。
他們的審閱標準,跟李云自然也不一樣,所以這個事情,不能全部交給他們去辦。
李云,杜謙,卓光瑞,到時候都會從那些落選的答卷之中,隨機抽查,看看會不會有什么漏網之魚。
也就是說,未來半個月甚至大半個月時間,李云都會很忙。
不過即便如此,李云心里也很清楚,這科考閱卷的權柄,到最后還是會掌握在這些讀書人手里。
畢竟,他李云只有一個人。
但是,他還是想盡可能,把科考的題目,往務實上領,將來這一批選拔出來的官員,也盡量把他們領到務實,事功這條路上來。
這樣,將來等這一批人,成長到科考考官這個級別的時候,他們帶出來的人,也多少會往務實上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