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相親-《賊天子》
第(1/3)頁
蘇晟將門出身,當年在江東軍中就隱隱已經坐穩了一哥的位置,開國之后,先是任樞密副使,又任樞密使,別的不說,現在的他,對于兵事走向,判斷的還是相當精確的。
他給出來的建議,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朔方一帶的韋氏殘部,以及他們勾連的六蕃,短時間內已經很難再起什么氣候,這個時候之所以冒頭,充其量也就是想要趁著李唐與契丹人廝并的時候,在西北一帶趁火打劫。
能夠占據河套自然是好,占不住的話,他們也就是打打秋風就回去了,應對這種敵人,不用太急,長安就有兩萬多駐軍,再臨時征調一些新兵,半個月時間就能趕到靈州。
在關中征兵,相當好征。
因為關中百姓很記恩情,尤其是記得李皇帝的恩情。
當年,武周末年時候,長安城里政權動蕩,你來我往,武周的皇帝也是進進出出,整個關中在幾年之內,數次易主,更是曾經落到梁溫這種煞星的手里,把關中真是折騰的民不聊生。
關中之戰后,李皇帝親自去了一趟長安,與杜謙一起巡視關中,因為關中情況太糟糕,哪怕當時的新朝經濟狀況并不如何好,但是李云還是減免了關中整整三年的賦稅,沒有收關中百姓一文錢,一粒糧。
三年時間里,關中官員的俸祿,衙門的開支,都是從朝廷那里支取,甚至一部分,是從李云的內帑里支取。
不止如此,在李云的授意下,從河南道調來了不少糧食種子,免費發放給關中百姓,幫助他們盡快恢復生產,如此,關中才能三年之內,基本恢復了從前的農業生產。
到現在,關中各行各業都已經恢復了從前的七八成,長安城里的人口,也已經恢復到了舊周都城時候的一半,只是人口,還需要一點一點慢慢恢復,著急不得。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關中百姓很念李皇帝的恩德,每年萬壽節,也就是李云生辰那一天,天下各道府州縣里,關中道一定是慶祝最熱鬧的地方,沒有之一。
相比較官員,士族,以及地主鄉紳們,李皇帝顯然更得這些黎民百姓的喜歡。
即便關中人口還有待恢復,只要朝廷的征兵令發下去,關中百姓一定會積極響應。
先前陳大在關中平亂的時候,整個關中的百姓便是如此,相當支持朝廷的一舉一動。
李皇帝沉默了片刻,然后看了看陳大,開口道:“你在關中許多年,你說說罷。”
陳大已經欲言又止數次,聞言終于能夠上前一步,他低著頭說道:“陛下,即便沒有這一次動亂,臣也準備向陛下,向朝廷進言了。”
“臣奉命任長安將軍,在長安以及關中,待了整整六年時間,六年時間里,關中北部,我們只能觸及到延,慶,原,會四州,這四個州再往北,朝廷的行政就很難鋪設過去了,換句話說。”
他看著李云,沉聲道:“簫關以南的關中,朝廷的確已經收回來了,但是與從前武周時候的關內道,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臣看過關內道的地圖,現在的關中,大多數武周時候的京畿道。”
“武周時候的關內道,大半沒有實控。”
他看著李云,繼續說道:“此時,陛下如對朔方用兵,臣請命,替朝廷收回整個關內道。”
李皇帝回頭看了看身后的地圖,思考了一會兒,開口道:“你要多少人?”
陳大立刻低頭說道:“臣現在,領禁軍的神武左右衛,臣請帶這兩衛出征,再與長安的長安軍合并,湊在一起,差不多有三萬戰兵。”
“三萬戰兵,足夠了。”
陳大抬頭看著李云,正色道:“一日不收回關內道,臣便一日不回來見陛下。”
禁軍現在分成了十二衛,每一衛人數差不多在五六千人,一同拱衛洛陽。
再加上洛陽城里兵馬司的兵力,以及一些雜七雜八的兵力,洛陽城附近的戰兵,差不多在十萬人出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