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蘇鳴派出的探子,也已經打探出了所有的情報,此刻,正在一一的如實稟報。 “可惜!” “太可惜了!” “昨日,蔡瑁的人馬已經攻上了城墻,若是咱們加把勁,興許就把這新野縣打下來了!”太史慈一臉遺憾的說道。 然而,軍師龐統卻是搖頭笑道:“子義,你想錯了!” “主公要的是蔡瑁和劉備打起來,相互消耗,而不是攻下新野縣?!? “咱們攻下新野縣做甚?打下來,然后送給蔡瑁他們?若是咱們占據了新野縣,接下來取不取荊州?” “取荊州,咱們的準備還不充足,不取荊州,又會因占據了新野縣,而和劉表翻臉,從而自找麻煩!” “所以,何必去這新野縣呢?坐山觀虎斗也就好了!” 說白了,還是因為蘇鳴的水軍還未曾準備完善,暫時還沒有去荊州的打算。 假若要取荊州,便可以拿下新野縣,然后,一股作氣,取下整個荊州。 就在這個時候,外頭有傳令兵來報,說是蔡瑁前來求見。 蘇鳴并未見過蔡瑁,只是聽說過他的名字。 不過,歷史上對于蔡瑁的評價并不好。 歷史當中,正是因為蔡瑁主張投靠曹操,這才導致了自己的姐姐和侄兒都死的不明不白的。 若歷史上記載屬實的話,蔡瑁就是一個實打實的欺軟怕硬的軟骨頭。 蘇鳴吩咐傳令兵,將蔡瑁給帶了進來。 蔡瑁這個人,倒也十分的識時務。 他對于蘇鳴的態度,倒是十分的恭敬。 畢竟,論身份,蘇鳴可是曹操的公子。 雖然是個私生子,但是,卻是最受曹操重視的。 論功績,蘇鳴已經名揚大漢,功比冠軍侯。 不論從哪方面來說,蔡瑁都比蘇鳴差得遠了。 因此,他那欺軟怕硬的性子,自然就會對蘇鳴十分恭敬。 略微的客套了幾句之后,蔡瑁表明了來意。 來意很明確,那就是想找蘇鳴借兩員大將,來應對關羽,張飛二將。 聽到蔡瑁的要求之后,蘇鳴并沒有第一時間答應,而是看向了軍師龐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