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拆除裝甲之后,花朵終于不用再依靠花粉,也能進入飛船的內部。它們首先通過控制中樞,控制整個艦隊下降到大氣層之內,接著,一朵無比巨大的花破土而出,轉眼間便成長到數千米的高度。 數千條藤蔓從莖干分離出來,將艦隊中的所有飛船牢牢捆住,緊接著,數量更為龐大的芯絲從花朵中央蜿蜒而出,探入失去了裝甲保護的飛船內部。 侵蝕的第二步,是剝奪艦隊的移動能力。因此,花朵將目標鎖定在了三艘飛船上,其中兩艘已經意外地被提前找到,也就是那兩艘在內部裝滿了燃料的龐大飛船;而剩下一艘,則是整個艦隊的動力核心。 盡管每艘飛船都裝載著核聚變發動機,但那僅僅是進行短距離移動的裝置。當進行跨恒星系的躍遷時,艾爾德人的艦隊使用的是一個龐大的反物質發動機。它被裝載在艦隊中的一艘飛船上,當它啟動時,可以通過強大的引力場將空間扭曲,形成一個可以包裹整個艦隊的空間泡,從而將所有飛船整體躍遷到數百光年、甚至上萬光年以外的地方。 只有破壞了它,才能徹底杜絕艦隊逃跑的可能。 不過,在找到它之前,花朵并不介意先將兩首燃料船里燃料泄光。 將近一半的芯絲掉頭延伸向壓在地表上的兩艘飛船,它們沿著飛船的表面,從各個角度將它緊緊纏繞,直到這時,花朵才發現,原來這艘飛船的外殼是柔性的,在細長芯絲的束縛下,圓球形的表面被擠成一瓣一瓣的,如同一只被細繩系緊的粽子。 芯絲的末端則在飛船表面摸索,尋找著釋放燃料的艙蓋。雖然飛船很大,但在眾多芯絲的探索下,還是很快就找到了目標。 一時間,幾乎所有芯絲的尖端都蜂擁而至,它們從艙蓋的縫隙中探入內部,很快就打開了艙蓋,束縛著飛船表面的芯絲同時收緊,存儲在飛船內部的燃料頓時如同噴泉一般,從狹小的艙口噴射而出。 這些燃料全部由正電子組成,正電子是一種反物質,當它和正物質中的普通電子接觸時,便會將自身所有的質量轉化為能量。因此,即使是極少的反物質燃料,也足以提供讓整個艦隊躍遷的能量。 不過,正電子無法用常規方式儲存,它們接觸到任何正物質都會湮滅成能量,因此,艾爾德人用一種特殊的電磁力場將它們封裝在內部,讓任何一粒正電子都不會接觸到外界。 這種電磁力場是沒有實體的,但由于它們對外界的物體會形成一層微弱的斥力,因此在形態上呈現出類似于液體的質感。 同樣的,由于自然光中的各個波段的光線都會被力場表面反射,因此它呈現出一種柔和的白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