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邱東門住白渡橋北。 喬有梅住白渡橋南。 邱東門開的外語補習(xí)班在白渡橋南。 喬有梅上課的學(xué)校在白渡橋北。 于是,每天早晨七點,邱東門會從白渡橋北走向白渡橋南。而喬有梅會從白渡橋南走向白渡橋北。 同一時間,兩人會在橋上的某一段擦身而過。 因不相識,便無交集。 邱東門的愛人叫阿微,阿微在三年前去了美國,邱東門每天早上八點在培訓(xùn)班的辦公室里打電話給阿微,這個習(xí)慣維持了三年不變。 但初夏的某一天,邱東門依然如故在早上八點打電話給阿微時,電話沒人接了。 此后數(shù)周,邱東門的習(xí)慣一直不變。 某一天,阿微終于接了電話,語氣有些不滿的講:“這個時間打不通,你就不能換個時間打打,人要知道變通?!? 于是邱東門知道,不在于他變不變,而是阿微變了。 但一些東西習(xí)慣了,想改變并不容易,改變會讓人迷茫痛苦。 邱東門決定,從小習(xí)慣開始試試。 而這個開始就從每天走過白渡橋這一刻。 不知道是因為無聊還是什么,也不知從何時起,每天早上邱東門都會以固定的速度,固定的步伐走過白渡橋,他還曾邊走邊數(shù)自己的步數(shù),后來覺得太無聊而放棄,但他心里知道,每天過橋的步數(shù)相差不大。 這是一種刻板,改改試試,因為世事在變。 于是這一天,邱東門加快了步伐,當(dāng)他走到白渡橋南時,比平常早了三分鐘。 站在白渡橋南頭,邱東門環(huán)顧周圍,平常最熟悉的景致突然讓他覺得陌生。 許多東西好象要重新去認識一樣。 而再他細分別,其實一切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心里的感覺不一樣罷了。 當(dāng)然也不完全都是心里的感覺,比如,某位常常跟他在橋中段擦身的女子今天才剛剛站在橋頭上。 喬有梅今天剛剛準(zhǔn)備過橋,就看到邱東門從橋上下來。 平時天天在橋中段擦身而過并不覺得,這時突然產(chǎn)生變化,喬有梅第一感覺是難道是自己今天出門遲了,會不會遲到喬有梅不由抬了抬左手,看了看手表,并不遲,那應(yīng)該是別人早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