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秉燭夜話-《公子萬福金安》
第(2/3)頁
造反,
謀逆?
她話音一止,頓覺自己知道太多。
反觀陳元之面色坦然,目光幽冷,“我曾在18年時竊取過一份徐山考古隊機密,一段不存于歷史的機密。大元永晉,存于公元一千多年,立于華夏之東南,故稱東晉,后改國號為景晏,當年挖掘出的古墓被起名為乾清墓,墓室主人左手持一顆夜明珠,存棺中遺落一塊半指蓋大小的銀飾,據考古隊分析,那原本是一串手鏈,而手鏈的主人,正是召南王府的宋世子。”
曾言俏怔看他臉色,聽他一席話,不禁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只聽他接著道:“目前無從得知此人如何坐上天子之位,但這位召南王世子卻是奇人,”說到這里,他雙眸熠熠,眼中流露出萬般贊賞,“此人出世進京,當年元宗以陪伴傅太后為由將各地世子接入宮中,實際與人質無異,誰想,這世子偏與別個不同。”
曾言俏急問:“哪里不同?”
陳元之笑道:“尋常幼童多是月有聲,年有話,宋池淵卻是七歲知言,眾皇子皆笑他十分蠢頓!然,其后三年,一切大不相同,京傳宋世子,十歲禪心,十二歲知天文地理,十三歲入師太傅姜明玨,十五歲參百家進言,得元宗盛贊“天人之才,勝過吾師”,元宗壽宴之時,司禮監(jiān)提督白滿子稱一聲“殿下”,尊以稽首四拜禮,震驚滿朝文武,而后五年,此人便成為太子眼中釘,短短五載,刺殺事件屢次發(fā)生,宋池淵盤衡各個勢力之間,生死計較,直至及冠出宮,太子與諸皇子謀劃天妙寺設殺,四百余江湖高手埋伏乾明門附近,大小雙卿暗中協(xié)助,東廠伺機下手相幫,就在太液池外,兩百弓箭手,八十八暗刺,城隍廟前諸皇子手下九百余人攔道,不懼天子之威,誓要將宋世子先殺之而后稟!”
“天!”曾言俏聽得冷汗淋漓,“如此,那世子殿下如何活得下來?”
陳元之哼笑,拿起茶匙沾了水,在桌上點點畫畫起來,“此事諸多波折,因涉事人員頗廣,遠在揚州的召南王聞訊,連夜進京請去官職,上繳封地,并帶著二十載不見的世子繞道萬歲山,爬鼓樓,由安定門出,得國子監(jiān)引路,幸而遠去東直門離京,一路上棄大路行水道,夜趕日息,耗盡整整半月才回了揚州。”
陳元之說得興起,曾言俏聽得入神,原以為他這一路已然十分心酸,可誰想這世子殿下的前半生才叫萬般艱難,她心中回憶起那夜多事之秋,那世子立于小石橋上,那般天人之姿,玉顏不語,目鎖清秋。
那人卻過得如此跌跌蕩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