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六百七十八章 周宣中興望我皇(大結局)-《朝為田舍郎》


    第(2/3)頁

    眾人又一驚,顧郡王居然要出征吐蕃?

    若吐蕃被安西軍滅國,百年大患一朝被滅,那么顧青和安西軍在朝野間的聲望將會升到巔峰,顧青對朝堂和天下的掌控也將更鞏固。

    大唐的江山,改不改姓已不重要了,天下已牢牢掌握在顧青手中。

    那么造船出海之事,或許對各大世家更有利,它不僅能讓各大世家獲得巨大的利益,同時也能將自己的利益與顧青的利益牢牢地捆綁在一起,朝堂有了勢力,出海又能得到財力,世家經過百年沉淀和被打壓,未來或許會恢復魏晉之時的風光。

    謝傳經抿了抿唇,他已決定說服族中宿老答應顧青的條件,歸還土地的同時,出人出資造船出海,新的時代來臨,家族必須牢牢把握住騰飛的機會。

    世家子弟們告辭,顧青親自將他們送出王府門外。

    看著他們的車馬遠去,顧青嘆了口氣,轉身回了府內。

    張懷玉輕輕走出來,見顧青眉頭緊皺,心疼地上前為他按揉太陽穴,輕聲道:“你給各大世家畫了那么大的餅,不怕反噬其身嗎?”

    顧青笑了:“你怎么知道我畫的是餅?”

    張懷玉哼道:“你當年胡說八道的本事可不小,拿出那張所謂的地圖,難道不是騙他們出海白跑嗎?”

    顧青嘆道:“那張地圖……是真的。”

    張懷玉吃驚地睜大了眼:“你說的‘天下’,真有那么大?”

    顧青點頭:“確實有那么大,一切都是真實的,不要問我地圖從哪里來,我不忍說假話騙你,總之,地圖確實是真的,造船出海,征服那些未被人發現的陸地,攫取那些豐饒的物產和礦產,將它們聚之于大唐,也是我有生之年必須要做的事情。”

    張懷玉漸漸收起了吃驚之色,若有所思道:“讓世家出海,便是轉移了世家的注意力,而你,趁此機會改變大唐的土地圈占現象,將耕地還給百姓,而世家也因此得了巨利,算是皆大歡喜吧。”

    顧青點頭,道:“一個水盆里的水若裝滿了,就必須讓這個水盆變得更大,能裝更多的水,那些未被征服的陸地,便是讓水盆變大的方法。”

    張懷玉輕聲道:“若長久下去,世家積攢的財富足夠了,繼而生出不臣之心,轉過頭來與朝廷為敵,該如何辦?”

    顧青笑了:“利潤分配很重要,所以我說過,會派遣精銳的安西軍將士與他們同行,讓世家得利,但不會讓他們得太多的利,再說,世家出海歸來后,他們得到的財寶是要交一大半給朝廷的,這也是我與他們約好的事。”

    “讓安西軍將士同行出海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斷地練兵,分批出海,分批練兵,讓這支軍隊時刻保持旺盛而精銳的戰斗力,有這支軍隊在我手中,朝堂里就算有任何風波,我也能輕松平定……”

    張懷玉又道:“以后呢?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百年以后呢?大唐會變成什么樣子?”

    顧青悠然道:“百年以后,就不是我該操心的事了,我已將基礎打好,要看我們的兒孫輩爭不爭氣,若我們的后代里有一兩個英才,那么大唐的版圖將會大到不可想象,若后輩皆是庸碌無能之輩,我們在海外有了偌大的地盤,長安朝廷容不下他們,他們也可逃到海外自成一國,數代富貴是不必愁的。”

    張懷玉嘆道:“還是希望后輩多幾個爭氣的吧,不然你費了一生時光得到的一切,被后輩一朝敗光,我這個王妃都覺得對不起顧家的列祖列宗。”

    顧青不懷好意地笑道:“咱們此刻最該做的,是趕緊造幾個小人兒出來,否則才叫真的對不起列祖列宗……”

    張懷玉臉蛋一紅,慌張地看了看左右,嗔道:“還是大白天……”

    “夫人,大白天有大白天的玩法,今日為夫我便傳授給你白天的玩法……”

    “你……真是越來越荒淫無道了!”

    “說起荒淫……夫人,我突然想到一個非常荒淫的姿勢,唯有習武之人才能做得出來,夫人何妨與我一試?”

    ……

    半年后,大唐至德三年春末,長安城外東郊校場上,顧青點將誓師出兵,率安西軍共計八萬將士西征吐蕃。

    從長安出發,路經梁州,松州,大軍直插吐蕃腹地。

    時年吐蕃因顧青鋪墊多年的平策,又提前半年斷絕吐蕃的供糧交易,吐蕃舉國上下陷入缺糧的絕境,吐蕃軍隊更是戰力下降嚴重,軍中常有嘩變者。

    安西軍征戰開始,吐蕃軍一觸即敗,潰不成軍,安西軍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

    三個月的功夫,安西軍攻入吐蕃國都邏些城,斬殺吐蕃贊普和本國權貴地主無數,至此,吐蕃全境被安西軍占領,吐蕃從此納入大唐版圖。

    安西軍因此戰而愈發威震天下,徹底震懾了那些蠢蠢欲動的忠皇一派。

    班師回朝一年后,顧家長子誕生。

    長子由張懷玉所出,是真正的嫡長子,顧家嫡長子出生后,安西軍常忠,李嗣業,馬璘,孫九石等將領都松了口氣。

    基業后繼有人,對顧家,對安西軍上下,都是頭等大事。

    顧家長子出生那天,長安城張燈結彩,安西軍將士在大營內舉杯遙祝,被人謂為當年盛事。

    隨著顧家長子出生,在顧青的授意下,安西軍開始招募新軍,擴編至二十萬兵馬。

    至德四年,江南杭州,數十艘寶船建造完畢,顧青親至為賀。兩個月后,寶船下水,各大世家子弟和家中護衛登船,顧青遣安西軍將士五萬隨船,近十萬人登上寶船,按照顧青的地圖出海。

    兩年后,寶船回歸大唐海岸,帶來了無數金銀財物,以及各地豐饒的物產,第一次探索世界大獲成功,各大世家對顧青愈發信服,于是緊鑼密鼓開始準備第二次出海。

    世家們著迷于世界之大,物產財寶之豐,而與此同時,顧青也開始著手對大唐的土地現狀進行改變,按照顧青與世家達成的交易,世家漸漸退還給官府土地,官府則將土地分配給普通的百姓。

    至德五年十月,太上皇李隆基駕崩,同年十一月,天子李亨也急病駕崩。

    李亨的駕崩與顧青毫無關系,本來歷史上李亨當皇帝也只有七年時光,父子二人是同年去世的。

    長安城舉辦了隆重的喪儀,朝臣聚于金殿,在顧青的提議下,皇位由廣平王李豫繼承。

    李豫不大情愿地坐上了皇位,登基稱帝。

    說他不大情愿,是因為大唐的政局變化太大了,在顧青的權勢籠罩之下,朝堂的政事早已不經天子之手,大唐內外大小諸事,悉由進奏院而決,天子已成了一種象征性的存在,沒有任何實權了。

    沒人愿意當這樣的無權天子。

    但是李豫不得不即位,因為他是法定的太子,而且顧青也堅持讓他即位。

    經過數年扶持,朝堂被裁撤了一批又一批臣子,朝臣大多已出于顧青門下,尤其是當年派去北方的一百余名官員,經過數年成長,他們已在地方官府中占據了話語權,顧青的勢力不僅分布于朝堂,地方上也被顧青的勢力所占據。

    天子在后宮寵幸妃子,縱情聲色,顧青則默默地培植羽翼,此消彼長之下,顧青的權勢已然無法撼動了。

    寶應元年五月,河東道按察使段無忌忽然向進奏院上表,請顧青即皇帝位。

    這份奏疏引起朝野震驚動蕩,顧青當時勃然大怒,以尚書令的名義狠狠訓斥段無忌。

    朝臣們卻驚疑不定,他們不清楚這是顧青的故作姿態,還是真的不想當皇帝。不管顧青怎么想,朝臣們該表態還是要表態。

    于是事隔半個月,長安城大小近百余位朝臣聯名上表,請顧青即皇帝位。

    顧青派人在太極殿外將這些勸進的表疏當著君臣的面一把火全燒了。

    這次所有人終于明白,顧青是真的不想當皇帝。

    但是早已對皇位和權力心灰意冷的李豫,卻私下向顧青表示愿意禪讓,只求能讓李家皇族有個富貴的身份足矣。

    顧青仍然堅決地拒絕了李豫禪讓皇位的請求。

    天下需要皇帝,但如今沒到改朝換代的時候,火候不對,對天下的穩定并非好事。

    寶應二年,顧青任命常忠為朔方節度使,李嗣業為北庭節度使,馬璘為河北節度使,鮮于仲通上表致仕,于是顧青任命曲環為劍南道節度使。

    至此,大唐藩鎮節度使皆由安西軍出身的將領擔任。

    各位節度使赴任之前,顧青召集眾將酒宴送行,酒宴上,顧青親自敬酒,然后坦然告訴眾將,在座各位是大唐的最后一任藩鎮節度使,三年后你們各自卸職歸長安,各大藩鎮的軍隊也將歸朝廷直屬統轄。

    簡單的說,這幾位即將上任的節度使所負的職責其實是為即將撤銷的藩鎮做收尾善后工作,三年后,大唐將不再設藩鎮,所有軍政權力統一由中央朝廷收回。

    眾將本也不愿離開長安,他們皆有官爵在身,離開長安便等于離開顧青身邊,遠離了權力中心,對他們的個人前途其實是很不利的。

    于是眾將欣然答應,三年內將各自藩鎮的軍政事宜慢慢移交當地官府,然后卸任歸京。

    送節度使們上任后,顧青在進奏院頒下了一條法令,清查皇族子弟名下田畝,對皇子公主們名下所擁的土地做了異常嚴厲的限制,超出的部分限期交還官府,由官府將土地再次分配給百姓耕種。

    ……

    杭州,錢塘。

    繁星點點,月如鉤,海潮陣陣如松濤。

    錢塘是杭州的入海口,今夜細軟的沙灘附近禁衛森嚴,無數披甲將士靜靜地佇立在沙灘邊,執戟戍衛巡弋。

    沙灘正中點著一堆篝火,穿著尋常便服的顧青坐在沙灘邊,已有七分醉意。

    坐在他旁邊的李白更是酩酊醺然,搖搖晃晃。

    這次顧青來到江南,是為了送別船隊第二次出海,沒想到意外遇到了游歷天下的李白。

    早在至德元年,顧青因李白斬殺史思明有功,便請奏天子給他封了個縣子的爵位,又給他掛了個國子監祭酒的虛銜,只是虛銜,沒授實權,因為顧青實在不敢想象李白這樣的醉鬼教出來的國子監學生會是什么樣子,大唐朝廷的人才庫會被他禍禍一窩。

    至德三年,李白向顧青辭官。

    他終究與官場格格不入,更向往無憂無慮的山川江河,辭官之后,李白帶著顧青給的厚厚的盤纏,開始云游天下。

    不同的是,李白對官場再無遺憾,圈子不同,不必強行融入,如今已六十許的李白終于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世界。

    這次在杭州意外相逢,兩人都頗覺欣喜,故人相見,當謀一醉。

    浪濤陣陣,曉風新月。

    站在松軟的沙灘上,雙手捧起酒壇,李白對著天上的明月悠悠吟哦:“……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顧青面頰酡紅,半瞇著眼,發出吃吃的笑聲。

    “太白兄,千古留名者,果真只有飲者乎?”

    李白使勁晃了晃發昏的腦袋,嘆道:“當年醉后戲作而已,其實,飲者所留之名,雖冠以‘風雅’,實則百年以后皆是腐臭造作,真正留其名者,是顧賢弟這樣的國器,大才。”

    說著李白幽幽一嘆,道:“改變這個天下者,才有資格留名,我空負一腔志向,卻無顧賢弟之才能,時至今日我才看清自己,羞也愧也。”

    狠狠灌了一口酒,李白身軀一晃,直挺挺地往地上一倒。

    顧青哈哈大笑:“太白兄,你醉了!”

    李白躺在柔軟的沙子上,也大笑幾聲,接著夢囈般喃喃道:“顧賢弟,盛世……又至矣。”

    顧青笑容漸斂,認真地道:“太白兄何出此言?”

    “我在山川間聽到了樵夫的歌聲,我在市井間看到了豐衣足食的百姓,我在各個村莊里聽到了孩童們無憂的笑聲,大人們扛著農具下田,他們一邊勞作一邊高歌,他們唱的歌,比我寫的詩更美,遙遠的歌聲仿佛從貞觀永徽年間傳來……”

    “我還看到官吏們謙遜有禮,像熟稔的鄰居般與農戶們攀談,看到年邁的老人捧著秋天收獲的麥子老淚縱橫,說多少年不見這等豐收光景了,我還聽到許多農家百姓夫妻在偷偷商量,說今年收成不錯,去城里換點銀錢,讓自家的孩子明年也去塾堂念書……”

    “顧賢弟,這些……都叫‘盛世’。我沒想到今生除了大唐開元之外,還能有幸見到第二個盛世,這些都是你的功勞。”李白的聲音越來越小,仿佛快睡著了。

    可他的眼眶卻越來越紅,兩行淚水隨著鬢邊滑落。

    接續了國運,再次開創出盛世,何其有幸,生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顧青失神地望向遠處不見盡頭的海岸,嘆道:“其實,我也只是這個時代的一粒沙子,只不過海水的潮流將我帶向了遠方……”

    靜靜地聽著江水拍打沙灘,前浪退盡,后浪接踵而至,潮汐起落,宛如歲月沖刷,英雄終歸化作一捧黃土,未來的風起云涌,留給后人去翻覆。

    這輩子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抹痕跡,已是不負今生。

    忽然灑脫地一笑,顧青搖了搖李白,道:“又逢盛世,你我之幸也,太白兄可要多作一些千古名詩流傳后世,讓千年后的小學生痛哭流涕背誦全文,豈不美哉?哈哈。”

    李白沒理他,顧青嘴里常說一些亂七八糟讓人聽不懂的話,李白早已習慣了。

    酒是美酒,人是故人。

    夜已深,李白的醉意也愈深了。

    盯著波光粼粼的江面許久,李白睜大了眼睛,忽然驚道:“咦?水里為何有一輪新月?”

    顧青也醉了,呆怔著道:“天上有新月,水里自然也有新月……”

    “不對!水中月非天上月,這輪新月是個新物事,你看它一閃一閃,是個活物。賢弟安坐,且看為兄將它生擒之!”

    不等顧青反應,李白忽然跳了起來,沖到江邊義無反顧一頭朝江水里狠狠扎去。

    撲通一聲,李白落水。

    顧青呆坐在沙灘上,不停眨著眼,過了一會兒終于反應過來,于是也跳了起來,指著江面氣急敗壞地命令身后不遠的親衛。

    “快!快把那醉鬼撈上來!他不能死!”

    (全書完)

    顧青笑道:“不急,慢慢來,過不了多久,我要率軍征伐吐蕃,待平了吐蕃班師回朝,爾等再告訴我決定也不遲。”

    眾人又一驚,顧郡王居然要出征吐蕃?

    若吐蕃被安西軍滅國,百年大患一朝被滅,那么顧青和安西軍在朝野間的聲望將會升到巔峰,顧青對朝堂和天下的掌控也將更鞏固。

    大唐的江山,改不改姓已不重要了,天下已牢牢掌握在顧青手中。

    那么造船出海之事,或許對各大世家更有利,它不僅能讓各大世家獲得巨大的利益,同時也能將自己的利益與顧青的利益牢牢地捆綁在一起,朝堂有了勢力,出海又能得到財力,世家經過百年沉淀和被打壓,未來或許會恢復魏晉之時的風光。

    謝傳經抿了抿唇,他已決定說服族中宿老答應顧青的條件,歸還土地的同時,出人出資造船出海,新的時代來臨,家族必須牢牢把握住騰飛的機會。

    世家子弟們告辭,顧青親自將他們送出王府門外。

    看著他們的車馬遠去,顧青嘆了口氣,轉身回了府內。

    張懷玉輕輕走出來,見顧青眉頭緊皺,心疼地上前為他按揉太陽穴,輕聲道:“你給各大世家畫了那么大的餅,不怕反噬其身嗎?”

    顧青笑了:“你怎么知道我畫的是餅?”

    張懷玉哼道:“你當年胡說八道的本事可不小,拿出那張所謂的地圖,難道不是騙他們出海白跑嗎?”

    顧青嘆道:“那張地圖……是真的。”

    張懷玉吃驚地睜大了眼:“你說的‘天下’,真有那么大?”

    顧青點頭:“確實有那么大,一切都是真實的,不要問我地圖從哪里來,我不忍說假話騙你,總之,地圖確實是真的,造船出海,征服那些未被人發現的陸地,攫取那些豐饒的物產和礦產,將它們聚之于大唐,也是我有生之年必須要做的事情。”

    張懷玉漸漸收起了吃驚之色,若有所思道:“讓世家出海,便是轉移了世家的注意力,而你,趁此機會改變大唐的土地圈占現象,將耕地還給百姓,而世家也因此得了巨利,算是皆大歡喜吧。”

    顧青點頭,道:“一個水盆里的水若裝滿了,就必須讓這個水盆變得更大,能裝更多的水,那些未被征服的陸地,便是讓水盆變大的方法。”

    張懷玉輕聲道:“若長久下去,世家積攢的財富足夠了,繼而生出不臣之心,轉過頭來與朝廷為敵,該如何辦?”

    顧青笑了:“利潤分配很重要,所以我說過,會派遣精銳的安西軍將士與他們同行,讓世家得利,但不會讓他們得太多的利,再說,世家出海歸來后,他們得到的財寶是要交一大半給朝廷的,這也是我與他們約好的事。”

    “讓安西軍將士同行出海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斷地練兵,分批出海,分批練兵,讓這支軍隊時刻保持旺盛而精銳的戰斗力,有這支軍隊在我手中,朝堂里就算有任何風波,我也能輕松平定……”

    張懷玉又道:“以后呢?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百年以后呢?大唐會變成什么樣子?”

    顧青悠然道:“百年以后,就不是我該操心的事了,我已將基礎打好,要看我們的兒孫輩爭不爭氣,若我們的后代里有一兩個英才,那么大唐的版圖將會大到不可想象,若后輩皆是庸碌無能之輩,我們在海外有了偌大的地盤,長安朝廷容不下他們,他們也可逃到海外自成一國,數代富貴是不必愁的。”

    張懷玉嘆道:“還是希望后輩多幾個爭氣的吧,不然你費了一生時光得到的一切,被后輩一朝敗光,我這個王妃都覺得對不起顧家的列祖列宗。”

    顧青不懷好意地笑道:“咱們此刻最該做的,是趕緊造幾個小人兒出來,否則才叫真的對不起列祖列宗……”

    張懷玉臉蛋一紅,慌張地看了看左右,嗔道:“還是大白天……”

    “夫人,大白天有大白天的玩法,今日為夫我便傳授給你白天的玩法……”

    “你……真是越來越荒淫無道了!”

    “說起荒淫……夫人,我突然想到一個非常荒淫的姿勢,唯有習武之人才能做得出來,夫人何妨與我一試?”

    ……

    半年后,大唐至德三年春末,長安城外東郊校場上,顧青點將誓師出兵,率安西軍共計八萬將士西征吐蕃。

    從長安出發,路經梁州,松州,大軍直插吐蕃腹地。

    時年吐蕃因顧青鋪墊多年的平策,又提前半年斷絕吐蕃的供糧交易,吐蕃舉國上下陷入缺糧的絕境,吐蕃軍隊更是戰力下降嚴重,軍中常有嘩變者。

    安西軍征戰開始,吐蕃軍一觸即敗,潰不成軍,安西軍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

    三個月的功夫,安西軍攻入吐蕃國都邏些城,斬殺吐蕃贊普和本國權貴地主無數,至此,吐蕃全境被安西軍占領,吐蕃從此納入大唐版圖。

    安西軍因此戰而愈發威震天下,徹底震懾了那些蠢蠢欲動的忠皇一派。

    班師回朝一年后,顧家長子誕生。

    長子由張懷玉所出,是真正的嫡長子,顧家嫡長子出生后,安西軍常忠,李嗣業,馬璘,孫九石等將領都松了口氣。

    基業后繼有人,對顧家,對安西軍上下,都是頭等大事。

    顧家長子出生那天,長安城張燈結彩,安西軍將士在大營內舉杯遙祝,被人謂為當年盛事。

    隨著顧家長子出生,在顧青的授意下,安西軍開始招募新軍,擴編至二十萬兵馬。

    至德四年,江南杭州,數十艘寶船建造完畢,顧青親至為賀。兩個月后,寶船下水,各大世家子弟和家中護衛登船,顧青遣安西軍將士五萬隨船,近十萬人登上寶船,按照顧青的地圖出海。

    兩年后,寶船回歸大唐海岸,帶來了無數金銀財物,以及各地豐饒的物產,第一次探索世界大獲成功,各大世家對顧青愈發信服,于是緊鑼密鼓開始準備第二次出海。

    世家們著迷于世界之大,物產財寶之豐,而與此同時,顧青也開始著手對大唐的土地現狀進行改變,按照顧青與世家達成的交易,世家漸漸退還給官府土地,官府則將土地分配給普通的百姓。

    至德五年十月,太上皇李隆基駕崩,同年十一月,天子李亨也急病駕崩。

    李亨的駕崩與顧青毫無關系,本來歷史上李亨當皇帝也只有七年時光,父子二人是同年去世的。

    長安城舉辦了隆重的喪儀,朝臣聚于金殿,在顧青的提議下,皇位由廣平王李豫繼承。

    李豫不大情愿地坐上了皇位,登基稱帝。

    說他不大情愿,是因為大唐的政局變化太大了,在顧青的權勢籠罩之下,朝堂的政事早已不經天子之手,大唐內外大小諸事,悉由進奏院而決,天子已成了一種象征性的存在,沒有任何實權了。

    沒人愿意當這樣的無權天子。

    但是李豫不得不即位,因為他是法定的太子,而且顧青也堅持讓他即位。

    經過數年扶持,朝堂被裁撤了一批又一批臣子,朝臣大多已出于顧青門下,尤其是當年派去北方的一百余名官員,經過數年成長,他們已在地方官府中占據了話語權,顧青的勢力不僅分布于朝堂,地方上也被顧青的勢力所占據。

    天子在后宮寵幸妃子,縱情聲色,顧青則默默地培植羽翼,此消彼長之下,顧青的權勢已然無法撼動了。

    寶應元年五月,河東道按察使段無忌忽然向進奏院上表,請顧青即皇帝位。

    這份奏疏引起朝野震驚動蕩,顧青當時勃然大怒,以尚書令的名義狠狠訓斥段無忌。

    朝臣們卻驚疑不定,他們不清楚這是顧青的故作姿態,還是真的不想當皇帝。不管顧青怎么想,朝臣們該表態還是要表態。

    于是事隔半個月,長安城大小近百余位朝臣聯名上表,請顧青即皇帝位。

    顧青派人在太極殿外將這些勸進的表疏當著君臣的面一把火全燒了。

    這次所有人終于明白,顧青是真的不想當皇帝。

    但是早已對皇位和權力心灰意冷的李豫,卻私下向顧青表示愿意禪讓,只求能讓李家皇族有個富貴的身份足矣。

    顧青仍然堅決地拒絕了李豫禪讓皇位的請求。

    天下需要皇帝,但如今沒到改朝換代的時候,火候不對,對天下的穩定并非好事。

    寶應二年,顧青任命常忠為朔方節度使,李嗣業為北庭節度使,馬璘為河北節度使,鮮于仲通上表致仕,于是顧青任命曲環為劍南道節度使。

    至此,大唐藩鎮節度使皆由安西軍出身的將領擔任。

    各位節度使赴任之前,顧青召集眾將酒宴送行,酒宴上,顧青親自敬酒,然后坦然告訴眾將,在座各位是大唐的最后一任藩鎮節度使,三年后你們各自卸職歸長安,各大藩鎮的軍隊也將歸朝廷直屬統轄。

    簡單的說,這幾位即將上任的節度使所負的職責其實是為即將撤銷的藩鎮做收尾善后工作,三年后,大唐將不再設藩鎮,所有軍政權力統一由中央朝廷收回。

    眾將本也不愿離開長安,他們皆有官爵在身,離開長安便等于離開顧青身邊,遠離了權力中心,對他們的個人前途其實是很不利的。

    于是眾將欣然答應,三年內將各自藩鎮的軍政事宜慢慢移交當地官府,然后卸任歸京。

    送節度使們上任后,顧青在進奏院頒下了一條法令,清查皇族子弟名下田畝,對皇子公主們名下所擁的土地做了異常嚴厲的限制,超出的部分限期交還官府,由官府將土地再次分配給百姓耕種。

    ……

    杭州,錢塘。

    繁星點點,月如鉤,海潮陣陣如松濤。

    錢塘是杭州的入海口,今夜細軟的沙灘附近禁衛森嚴,無數披甲將士靜靜地佇立在沙灘邊,執戟戍衛巡弋。

    沙灘正中點著一堆篝火,穿著尋常便服的顧青坐在沙灘邊,已有七分醉意。

    坐在他旁邊的李白更是酩酊醺然,搖搖晃晃。

    這次顧青來到江南,是為了送別船隊第二次出海,沒想到意外遇到了游歷天下的李白。

    早在至德元年,顧青因李白斬殺史思明有功,便請奏天子給他封了個縣子的爵位,又給他掛了個國子監祭酒的虛銜,只是虛銜,沒授實權,因為顧青實在不敢想象李白這樣的醉鬼教出來的國子監學生會是什么樣子,大唐朝廷的人才庫會被他禍禍一窩。

    至德三年,李白向顧青辭官。

    他終究與官場格格不入,更向往無憂無慮的山川江河,辭官之后,李白帶著顧青給的厚厚的盤纏,開始云游天下。

    不同的是,李白對官場再無遺憾,圈子不同,不必強行融入,如今已六十許的李白終于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世界。

    這次在杭州意外相逢,兩人都頗覺欣喜,故人相見,當謀一醉。

    浪濤陣陣,曉風新月。

    站在松軟的沙灘上,雙手捧起酒壇,李白對著天上的明月悠悠吟哦:“……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顧青面頰酡紅,半瞇著眼,發出吃吃的笑聲。

    “太白兄,千古留名者,果真只有飲者乎?”

    李白使勁晃了晃發昏的腦袋,嘆道:“當年醉后戲作而已,其實,飲者所留之名,雖冠以‘風雅’,實則百年以后皆是腐臭造作,真正留其名者,是顧賢弟這樣的國器,大才。”

    說著李白幽幽一嘆,道:“改變這個天下者,才有資格留名,我空負一腔志向,卻無顧賢弟之才能,時至今日我才看清自己,羞也愧也。”

    狠狠灌了一口酒,李白身軀一晃,直挺挺地往地上一倒。

    顧青哈哈大笑:“太白兄,你醉了!”

    李白躺在柔軟的沙子上,也大笑幾聲,接著夢囈般喃喃道:“顧賢弟,盛世……又至矣。”

    顧青笑容漸斂,認真地道:“太白兄何出此言?”

    “我在山川間聽到了樵夫的歌聲,我在市井間看到了豐衣足食的百姓,我在各個村莊里聽到了孩童們無憂的笑聲,大人們扛著農具下田,他們一邊勞作一邊高歌,他們唱的歌,比我寫的詩更美,遙遠的歌聲仿佛從貞觀永徽年間傳來……”

    “我還看到官吏們謙遜有禮,像熟稔的鄰居般與農戶們攀談,看到年邁的老人捧著秋天收獲的麥子老淚縱橫,說多少年不見這等豐收光景了,我還聽到許多農家百姓夫妻在偷偷商量,說今年收成不錯,去城里換點銀錢,讓自家的孩子明年也去塾堂念書……”

    “顧賢弟,這些……都叫‘盛世’。我沒想到今生除了大唐開元之外,還能有幸見到第二個盛世,這些都是你的功勞。”李白的聲音越來越小,仿佛快睡著了。

    可他的眼眶卻越來越紅,兩行淚水隨著鬢邊滑落。

    接續了國運,再次開創出盛世,何其有幸,生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顧青失神地望向遠處不見盡頭的海岸,嘆道:“其實,我也只是這個時代的一粒沙子,只不過海水的潮流將我帶向了遠方……”

    靜靜地聽著江水拍打沙灘,前浪退盡,后浪接踵而至,潮汐起落,宛如歲月沖刷,英雄終歸化作一捧黃土,未來的風起云涌,留給后人去翻覆。

    這輩子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抹痕跡,已是不負今生。

    忽然灑脫地一笑,顧青搖了搖李白,道:“又逢盛世,你我之幸也,太白兄可要多作一些千古名詩流傳后世,讓千年后的小學生痛哭流涕背誦全文,豈不美哉?哈哈。”

    李白沒理他,顧青嘴里常說一些亂七八糟讓人聽不懂的話,李白早已習慣了。

    酒是美酒,人是故人。

    夜已深,李白的醉意也愈深了。

    盯著波光粼粼的江面許久,李白睜大了眼睛,忽然驚道:“咦?水里為何有一輪新月?”

    顧青也醉了,呆怔著道:“天上有新月,水里自然也有新月……”

    “不對!水中月非天上月,這輪新月是個新物事,你看它一閃一閃,是個活物。賢弟安坐,且看為兄將它生擒之!”

    不等顧青反應,李白忽然跳了起來,沖到江邊義無反顧一頭朝江水里狠狠扎去。

    撲通一聲,李白落水。

    顧青呆坐在沙灘上,不停眨著眼,過了一會兒終于反應過來,于是也跳了起來,指著江面氣急敗壞地命令身后不遠的親衛。

    “快!快把那醉鬼撈上來!他不能死!”

    (全書完)

    顧青笑道:“不急,慢慢來,過不了多久,我要率軍征伐吐蕃,待平了吐蕃班師回朝,爾等再告訴我決定也不遲。”

    眾人又一驚,顧郡王居然要出征吐蕃?

    若吐蕃被安西軍滅國,百年大患一朝被滅,那么顧青和安西軍在朝野間的聲望將會升到巔峰,顧青對朝堂和天下的掌控也將更鞏固。

    大唐的江山,改不改姓已不重要了,天下已牢牢掌握在顧青手中。

    那么造船出海之事,或許對各大世家更有利,它不僅能讓各大世家獲得巨大的利益,同時也能將自己的利益與顧青的利益牢牢地捆綁在一起,朝堂有了勢力,出海又能得到財力,世家經過百年沉淀和被打壓,未來或許會恢復魏晉之時的風光。

    謝傳經抿了抿唇,他已決定說服族中宿老答應顧青的條件,歸還土地的同時,出人出資造船出海,新的時代來臨,家族必須牢牢把握住騰飛的機會。

    世家子弟們告辭,顧青親自將他們送出王府門外。

    看著他們的車馬遠去,顧青嘆了口氣,轉身回了府內。

    張懷玉輕輕走出來,見顧青眉頭緊皺,心疼地上前為他按揉太陽穴,輕聲道:“你給各大世家畫了那么大的餅,不怕反噬其身嗎?”

    顧青笑了:“你怎么知道我畫的是餅?”

    張懷玉哼道:“你當年胡說八道的本事可不小,拿出那張所謂的地圖,難道不是騙他們出海白跑嗎?”

    顧青嘆道:“那張地圖……是真的。”

    張懷玉吃驚地睜大了眼:“你說的‘天下’,真有那么大?”

    顧青點頭:“確實有那么大,一切都是真實的,不要問我地圖從哪里來,我不忍說假話騙你,總之,地圖確實是真的,造船出海,征服那些未被人發現的陸地,攫取那些豐饒的物產和礦產,將它們聚之于大唐,也是我有生之年必須要做的事情。”

    張懷玉漸漸收起了吃驚之色,若有所思道:“讓世家出海,便是轉移了世家的注意力,而你,趁此機會改變大唐的土地圈占現象,將耕地還給百姓,而世家也因此得了巨利,算是皆大歡喜吧。”

    顧青點頭,道:“一個水盆里的水若裝滿了,就必須讓這個水盆變得更大,能裝更多的水,那些未被征服的陸地,便是讓水盆變大的方法。”

    張懷玉輕聲道:“若長久下去,世家積攢的財富足夠了,繼而生出不臣之心,轉過頭來與朝廷為敵,該如何辦?”

    顧青笑了:“利潤分配很重要,所以我說過,會派遣精銳的安西軍將士與他們同行,讓世家得利,但不會讓他們得太多的利,再說,世家出海歸來后,他們得到的財寶是要交一大半給朝廷的,這也是我與他們約好的事。”

    “讓安西軍將士同行出海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斷地練兵,分批出海,分批練兵,讓這支軍隊時刻保持旺盛而精銳的戰斗力,有這支軍隊在我手中,朝堂里就算有任何風波,我也能輕松平定……”

    張懷玉又道:“以后呢?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百年以后呢?大唐會變成什么樣子?”

    顧青悠然道:“百年以后,就不是我該操心的事了,我已將基礎打好,要看我們的兒孫輩爭不爭氣,若我們的后代里有一兩個英才,那么大唐的版圖將會大到不可想象,若后輩皆是庸碌無能之輩,我們在海外有了偌大的地盤,長安朝廷容不下他們,他們也可逃到海外自成一國,數代富貴是不必愁的。”

    張懷玉嘆道:“還是希望后輩多幾個爭氣的吧,不然你費了一生時光得到的一切,被后輩一朝敗光,我這個王妃都覺得對不起顧家的列祖列宗。”

    顧青不懷好意地笑道:“咱們此刻最該做的,是趕緊造幾個小人兒出來,否則才叫真的對不起列祖列宗……”

    張懷玉臉蛋一紅,慌張地看了看左右,嗔道:“還是大白天……”

    “夫人,大白天有大白天的玩法,今日為夫我便傳授給你白天的玩法……”

    “你……真是越來越荒淫無道了!”

    “說起荒淫……夫人,我突然想到一個非常荒淫的姿勢,唯有習武之人才能做得出來,夫人何妨與我一試?”

    ……

    半年后,大唐至德三年春末,長安城外東郊校場上,顧青點將誓師出兵,率安西軍共計八萬將士西征吐蕃。

    從長安出發,路經梁州,松州,大軍直插吐蕃腹地。

    時年吐蕃因顧青鋪墊多年的平策,又提前半年斷絕吐蕃的供糧交易,吐蕃舉國上下陷入缺糧的絕境,吐蕃軍隊更是戰力下降嚴重,軍中常有嘩變者。

    安西軍征戰開始,吐蕃軍一觸即敗,潰不成軍,安西軍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

    三個月的功夫,安西軍攻入吐蕃國都邏些城,斬殺吐蕃贊普和本國權貴地主無數,至此,吐蕃全境被安西軍占領,吐蕃從此納入大唐版圖。

    安西軍因此戰而愈發威震天下,徹底震懾了那些蠢蠢欲動的忠皇一派。

    班師回朝一年后,顧家長子誕生。

    長子由張懷玉所出,是真正的嫡長子,顧家嫡長子出生后,安西軍常忠,李嗣業,馬璘,孫九石等將領都松了口氣。

    基業后繼有人,對顧家,對安西軍上下,都是頭等大事。

    顧家長子出生那天,長安城張燈結彩,安西軍將士在大營內舉杯遙祝,被人謂為當年盛事。

    隨著顧家長子出生,在顧青的授意下,安西軍開始招募新軍,擴編至二十萬兵馬。

    至德四年,江南杭州,數十艘寶船建造完畢,顧青親至為賀。兩個月后,寶船下水,各大世家子弟和家中護衛登船,顧青遣安西軍將士五萬隨船,近十萬人登上寶船,按照顧青的地圖出海。

    兩年后,寶船回歸大唐海岸,帶來了無數金銀財物,以及各地豐饒的物產,第一次探索世界大獲成功,各大世家對顧青愈發信服,于是緊鑼密鼓開始準備第二次出海。

    世家們著迷于世界之大,物產財寶之豐,而與此同時,顧青也開始著手對大唐的土地現狀進行改變,按照顧青與世家達成的交易,世家漸漸退還給官府土地,官府則將土地分配給普通的百姓。

    至德五年十月,太上皇李隆基駕崩,同年十一月,天子李亨也急病駕崩。

    李亨的駕崩與顧青毫無關系,本來歷史上李亨當皇帝也只有七年時光,父子二人是同年去世的。

    長安城舉辦了隆重的喪儀,朝臣聚于金殿,在顧青的提議下,皇位由廣平王李豫繼承。

    李豫不大情愿地坐上了皇位,登基稱帝。

    說他不大情愿,是因為大唐的政局變化太大了,在顧青的權勢籠罩之下,朝堂的政事早已不經天子之手,大唐內外大小諸事,悉由進奏院而決,天子已成了一種象征性的存在,沒有任何實權了。

    沒人愿意當這樣的無權天子。

    但是李豫不得不即位,因為他是法定的太子,而且顧青也堅持讓他即位。

    經過數年扶持,朝堂被裁撤了一批又一批臣子,朝臣大多已出于顧青門下,尤其是當年派去北方的一百余名官員,經過數年成長,他們已在地方官府中占據了話語權,顧青的勢力不僅分布于朝堂,地方上也被顧青的勢力所占據。

    天子在后宮寵幸妃子,縱情聲色,顧青則默默地培植羽翼,此消彼長之下,顧青的權勢已然無法撼動了。

    寶應元年五月,河東道按察使段無忌忽然向進奏院上表,請顧青即皇帝位。

    這份奏疏引起朝野震驚動蕩,顧青當時勃然大怒,以尚書令的名義狠狠訓斥段無忌。

    朝臣們卻驚疑不定,他們不清楚這是顧青的故作姿態,還是真的不想當皇帝。不管顧青怎么想,朝臣們該表態還是要表態。

    于是事隔半個月,長安城大小近百余位朝臣聯名上表,請顧青即皇帝位。

    顧青派人在太極殿外將這些勸進的表疏當著君臣的面一把火全燒了。

    這次所有人終于明白,顧青是真的不想當皇帝。

    但是早已對皇位和權力心灰意冷的李豫,卻私下向顧青表示愿意禪讓,只求能讓李家皇族有個富貴的身份足矣。

    顧青仍然堅決地拒絕了李豫禪讓皇位的請求。

    天下需要皇帝,但如今沒到改朝換代的時候,火候不對,對天下的穩定并非好事。

    寶應二年,顧青任命常忠為朔方節度使,李嗣業為北庭節度使,馬璘為河北節度使,鮮于仲通上表致仕,于是顧青任命曲環為劍南道節度使。

    至此,大唐藩鎮節度使皆由安西軍出身的將領擔任。

    各位節度使赴任之前,顧青召集眾將酒宴送行,酒宴上,顧青親自敬酒,然后坦然告訴眾將,在座各位是大唐的最后一任藩鎮節度使,三年后你們各自卸職歸長安,各大藩鎮的軍隊也將歸朝廷直屬統轄。

    簡單的說,這幾位即將上任的節度使所負的職責其實是為即將撤銷的藩鎮做收尾善后工作,三年后,大唐將不再設藩鎮,所有軍政權力統一由中央朝廷收回。

    眾將本也不愿離開長安,他們皆有官爵在身,離開長安便等于離開顧青身邊,遠離了權力中心,對他們的個人前途其實是很不利的。

    于是眾將欣然答應,三年內將各自藩鎮的軍政事宜慢慢移交當地官府,然后卸任歸京。

    送節度使們上任后,顧青在進奏院頒下了一條法令,清查皇族子弟名下田畝,對皇子公主們名下所擁的土地做了異常嚴厲的限制,超出的部分限期交還官府,由官府將土地再次分配給百姓耕種。

    ……

    杭州,錢塘。

    繁星點點,月如鉤,海潮陣陣如松濤。

    錢塘是杭州的入海口,今夜細軟的沙灘附近禁衛森嚴,無數披甲將士靜靜地佇立在沙灘邊,執戟戍衛巡弋。

    沙灘正中點著一堆篝火,穿著尋常便服的顧青坐在沙灘邊,已有七分醉意。

    坐在他旁邊的李白更是酩酊醺然,搖搖晃晃。

    這次顧青來到江南,是為了送別船隊第二次出海,沒想到意外遇到了游歷天下的李白。

    早在至德元年,顧青因李白斬殺史思明有功,便請奏天子給他封了個縣子的爵位,又給他掛了個國子監祭酒的虛銜,只是虛銜,沒授實權,因為顧青實在不敢想象李白這樣的醉鬼教出來的國子監學生會是什么樣子,大唐朝廷的人才庫會被他禍禍一窩。

    至德三年,李白向顧青辭官。

    他終究與官場格格不入,更向往無憂無慮的山川江河,辭官之后,李白帶著顧青給的厚厚的盤纏,開始云游天下。

    不同的是,李白對官場再無遺憾,圈子不同,不必強行融入,如今已六十許的李白終于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世界。

    這次在杭州意外相逢,兩人都頗覺欣喜,故人相見,當謀一醉。

    浪濤陣陣,曉風新月。

    站在松軟的沙灘上,雙手捧起酒壇,李白對著天上的明月悠悠吟哦:“……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顧青面頰酡紅,半瞇著眼,發出吃吃的笑聲。

    “太白兄,千古留名者,果真只有飲者乎?”

    李白使勁晃了晃發昏的腦袋,嘆道:“當年醉后戲作而已,其實,飲者所留之名,雖冠以‘風雅’,實則百年以后皆是腐臭造作,真正留其名者,是顧賢弟這樣的國器,大才。”

    說著李白幽幽一嘆,道:“改變這個天下者,才有資格留名,我空負一腔志向,卻無顧賢弟之才能,時至今日我才看清自己,羞也愧也。”

    狠狠灌了一口酒,李白身軀一晃,直挺挺地往地上一倒。

    顧青哈哈大笑:“太白兄,你醉了!”

    李白躺在柔軟的沙子上,也大笑幾聲,接著夢囈般喃喃道:“顧賢弟,盛世……又至矣。”

    顧青笑容漸斂,認真地道:“太白兄何出此言?”

    “我在山川間聽到了樵夫的歌聲,我在市井間看到了豐衣足食的百姓,我在各個村莊里聽到了孩童們無憂的笑聲,大人們扛著農具下田,他們一邊勞作一邊高歌,他們唱的歌,比我寫的詩更美,遙遠的歌聲仿佛從貞觀永徽年間傳來……”

    “我還看到官吏們謙遜有禮,像熟稔的鄰居般與農戶們攀談,看到年邁的老人捧著秋天收獲的麥子老淚縱橫,說多少年不見這等豐收光景了,我還聽到許多農家百姓夫妻在偷偷商量,說今年收成不錯,去城里換點銀錢,讓自家的孩子明年也去塾堂念書……”

    “顧賢弟,這些……都叫‘盛世’。我沒想到今生除了大唐開元之外,還能有幸見到第二個盛世,這些都是你的功勞。”李白的聲音越來越小,仿佛快睡著了。

    可他的眼眶卻越來越紅,兩行淚水隨著鬢邊滑落。

    接續了國運,再次開創出盛世,何其有幸,生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顧青失神地望向遠處不見盡頭的海岸,嘆道:“其實,我也只是這個時代的一粒沙子,只不過海水的潮流將我帶向了遠方……”

    靜靜地聽著江水拍打沙灘,前浪退盡,后浪接踵而至,潮汐起落,宛如歲月沖刷,英雄終歸化作一捧黃土,未來的風起云涌,留給后人去翻覆。

    這輩子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抹痕跡,已是不負今生。

    忽然灑脫地一笑,顧青搖了搖李白,道:“又逢盛世,你我之幸也,太白兄可要多作一些千古名詩流傳后世,讓千年后的小學生痛哭流涕背誦全文,豈不美哉?哈哈。”

    李白沒理他,顧青嘴里常說一些亂七八糟讓人聽不懂的話,李白早已習慣了。

    酒是美酒,人是故人。

    夜已深,李白的醉意也愈深了。

    盯著波光粼粼的江面許久,李白睜大了眼睛,忽然驚道:“咦?水里為何有一輪新月?”

    顧青也醉了,呆怔著道:“天上有新月,水里自然也有新月……”

    “不對!水中月非天上月,這輪新月是個新物事,你看它一閃一閃,是個活物。賢弟安坐,且看為兄將它生擒之!”

    不等顧青反應,李白忽然跳了起來,沖到江邊義無反顧一頭朝江水里狠狠扎去。

    撲通一聲,李白落水。

    顧青呆坐在沙灘上,不停眨著眼,過了一會兒終于反應過來,于是也跳了起來,指著江面氣急敗壞地命令身后不遠的親衛。

    “快!快把那醉鬼撈上來!他不能死!”

    (全書完)

    顧青笑道:“不急,慢慢來,過不了多久,我要率軍征伐吐蕃,待平了吐蕃班師回朝,爾等再告訴我決定也不遲。”

    眾人又一驚,顧郡王居然要出征吐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