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936章 那里呀,是用來存放懷念的 如今的大明是銀本位制國家,但劉鴻漸甚至銀本位根本不牢靠,是以決定實行將金銀一同作為本位貨幣的復本位制。 原因很簡單,金子產量小、生產成本也高,不足以支撐商品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產生的貨幣需求, 白銀卻正好相反,白銀的儲量高、產量高、生產成本還低。 從經(jīng)濟學基礎一書中了解到,銀本位制從十六世紀開始盛行,到十九世紀末崩潰,共堅持了三百年,而后金本位崛起,但金本位只支撐了堪堪一百年也隨即宣告崩潰。 金本位雖然只堅持了一百年,但那是因為兩次科技革命以后全球的經(jīng)濟騰飛和頻繁的戰(zhàn)爭導致的,按照如今的科技水平,運用金銀復本位制隨隨便便都能堅持個三百年。 至于三百年后,到時候再說唄,反正那時候他棺材板估計都爛了,也不關他的事。 “新貨幣的發(fā)行量不得濫發(fā),要以本國的黃金、白銀儲備為基礎,發(fā)得多會導致通貨膨脹,簡單說來就是一個雞蛋本來需要兩文錢,貨幣發(fā)行過多會導致貨幣貶值,一個雞蛋就需要四文錢或者更多。 發(fā)得少了又會導致通貨緊縮,多了少了都不行。”劉鴻漸又道。 但見朱慈烺迷迷糊糊估計根本不知道他在說啥,劉鴻漸于是也懶得再細說,工學院如今已經(jīng)開設經(jīng)濟學基礎的學科,類似這種嘗試會慢慢的普及。 “瞧瞧吧,這是咱西山商合造出來的貨幣樣本。”劉鴻漸說著從身上取出幾張紙幣和數(shù)枚鑄幣道。 紙幣呈暗紅色的長方形, 左邊一處空白, 右邊則是大明的日月龍旗, 龍旗下面是幣值,四個角則用阿拉伯數(shù)字作幣值表示。 朱慈烺拿起最大的一張一百兩的紙幣, 哧啦哧啦的晃了晃,發(fā)現(xiàn)這紙幣與大明市面上的宣紙完全不同,宣紙柔軟而韌性差,這紙幣聲音清脆手感厚實,他拉扯了一下紙幣竟然沒有斷開,隨即疑惑的看向劉鴻漸。 “這是西山商合用特殊材料做出來的新紙,不禁耐用,還防水。”說完劉鴻漸就將一杯茶水倒在了一百兩的紙幣上。 只見紙幣慢慢的被浸透,劉鴻漸隨即拿起紙幣又輕輕的拉了拉,紙幣卻完好無損。 “神了!劉兄,這紙幣是用何種材質做的,朕怎么從未見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