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商業互吹-《亂明者皇太子》
第(2/3)頁
萬歷皇帝將手中的茶盞放下,“若是張先生還活著,他肯定會心悅誠服的跪拜在朕的腳下,真心實意的稱呼朕為圣主明君!”
朱常洛說道:“父皇的張先生兒臣不好評價,但兒臣敢肯定的是以后的千秋萬代,任誰說起了萬歷盛世都會不由自主的露出崇敬向往之情,就像是現在的儒生們推崇的三代之治一樣!”
“三代之治究竟如何?兒臣說一句不敬圣人的話,這所謂的三代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都是兩說。而且,按照正常的規律發展去看,去推演三千年前的三代,那時的三代定不如今的。說不定傳說中的堯舜禹所能治理的直接疆域也不及如今大明的十一!”
聽著朱常洛如此驚世駭俗的話,萬歷皇帝并沒有震驚。
作為一位接受過正常帝王教育的皇帝,萬歷皇帝對于有些問題的看法其實都是帶著懷疑的目光去看待的。在張先生的教導之中,萬歷皇帝最喜歡還是那種有根有據的說辭,像三代之治這種只出現在儒家個別經典之中的三五句話,萬歷皇帝也是有理由不信的。
畢竟,縱觀華夏史書,除了文景之治這個有信史記載的盛世,在此之前的就是長約近兩千年的季世和亂世,再往前推就是所謂的三代之治。
但是,這三代之治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治世,就連儒家經典也是在似是而非的描述,并未有實際可信的內容。
所以,當朱常洛說上古的三代之治也不如萬歷盛世時,萬歷皇帝首先感覺到的,并不是和古圣人相比的惶恐,而是一股從心底油然而生的自豪!
萬歷皇帝樂的牙呲著,謙虛回道:“朕怎么可以跟古圣人相比呢?”
朱常洛說道:“父皇,兒臣沒有奉承父皇的意思,兒臣這是在合理推斷。三代之治若真實存在,為何從夏后氏再到后來的商周秦漢等,為什么沒有一代圣主之君追隨上古三代圣君,實行上古之治呢?”
萬歷皇帝像極了一個專業的捧哏:“王莽追過。”
朱常洛聽到王莽這個名字后,笑了一下,“王莽那也是自欺欺人。他以為自己讀的圣人經典多了,就以為自己有了治世的大才。不僅逼迫漢皇孤兒寡母禪位于他,還自作聰明的從故紙堆里找解決漢朝二百年積弊的問題。”
“這樣不僅問題沒解決好,還導致了赤眉之亂和綠林之禍。最后不僅身死國滅,就連頭顱也被人做成酒器,傳笑了上千年。可見,有此等腐儒之見,不僅會害人害己,還會遺臭萬年,成為千古笑柄。”
“所以,兒臣以為治國之道當師今法,知變通,而不是一味的食古不化,崇尚那些不切實際的古人之言。今之世道,古不曾見,又何以解今人之憂?”
朱常洛一語道破了他的治國理念,這讓萬歷皇帝耳目一新,這句話雖不似漢宣之言那般威武霸氣,但另有一番風味。
萬歷皇帝感嘆道:“大明能有你,不僅是朕的福報,還是天下萬民的福報!以后的帝王若是能把你的這句話記在心里,即便做不到世代盛世,也能成為一時治時之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