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江南問題-《亂明者皇太子》
第(1/3)頁
董其昌和劉品如相視一眼,兩人俱都露出驚異之色。
按理說像這種賜地新名的事情,雖不能說是司空見慣,但也屬于平常。
畢竟,在古代社會權力的任性是難以想象的。
就比如給某地命名這種事情,不管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還是附庸風雅的文人,幾乎都有這樣的權利。
當然,他們能夠如此任性的原因也很簡單。
一是因為他們的社會地位高,具有一定的文化號召力。
二則是因為古代文明并不像后世文明那么發達。
因為后世文明的發達,使得很多固定的地名有了很多附加的因素,如果想要改正一下地名,那么代價可能就會非常的大。
而改名的代價之所以會如此之大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因為原來的地名不管是國內的體系之中,還是置身于國際之中,原來的地名都深度的綁定在了各種系統之中,如通訊,物流等等系統。
這些系統的穩定性過于重要,而且很多時候,很多地方和機構之間還不能兼容同步。
所以,想要改一個地方的地名,代價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這些問題對于尚處于工業和信息萌芽狀態的古代社會而言,一切都顯得稀松平常。
但是,朱常洛的接下來的話,就不能那么理解的。
他將此地命名為上海,本來這件事情只需一句話的旨意就可以了,根本也用不上召集內閣和軍機處來商議的。
但是,朱常洛將此地命名為上海之后,顯然是還有打算的。
而朱常洛的這個打算也著實讓董其昌和劉品如倒吸了一口涼氣!
皇太子殿下居然要分松江府半府之地設置上海府!而且還要和順天府同級,為直隸府!
這可不是一件一句兩句就可以交代的事情。
畢竟,這些年因為順天府品秩的問題,南直隸的應天府已經不止一次上疏發牢騷了。
在應天府看來,南直隸和北直隸都是同級的直隸之地,而且,應天府和順天府也是兩京的駐地衙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