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海綿里的血-《魔面赤心打灰人》
第(2/3)頁
魔鬼攤手.jpg
李迦束循循善誘(呃,該說‘引誘’?)少年領主親自到民間走訪調查,就是希望初陽能明白,隨便拍拍屁股做出的決策,往往會造成嚴重的【生產力損耗浪費】。
就算要剝削,那也得高效率剝削!
盡量不影響民間的生產活動效率,精準地、可持續地、合理地擠出海綿里的血!
通過初陽撰寫的那份‘走訪調查筆記’,魔鬼了解到如下情況:
[固斯城內外的主要勞動力]年齡范圍:8歲-35歲。(參照上文所述,平均壽命36歲,大多數的平民在30歲之后,就逐漸開始體能衰弱,慢慢喪失體力勞動的能力)
根據主要勞動力的日常工作負荷,可進一步[分層]為:8歲-15歲;15歲-30歲;30歲-35歲。
顯而易見,無論城內或城外,15歲-30歲的壯勞力在固斯城的日常生產活動中,是‘餅圖數據’上最大的產能主體。
另兩個年齡層,則需要分[城內]、[城外]的情況討論。
在城外農村,30歲-35歲之間的人群因為體能的逐步衰弱,不再承擔耕種、收田、牧場清理、剪羊毛、加工棉麻、等等的重體力勞動——由更年輕的壯勞力承擔,‘年老體衰者’偶爾會搭把手,指導一下農活——他們轉變為了農村的【生產終端】,承擔起農產品的“流通”與“管理”。
太過抽象?具體點?
集市銷售、倉庫打理、家庭財產支配。
這些活,基本都是‘年紀大’的老農來負責!
城里人套路多,你總不可能讓十多歲的‘愣頭青’去集市上銷售村里的農產品吧?骨頭都給你騙完哩!
趕集的大多是老農。但有時也會捎帶上年輕人,讓‘愣頭青’跟著老農在集市中漲漲經驗,避免日后吃虧。
順便一提,若是涉及到島外海商的大訂單,比如說“十幾頭牛、幾十只羊、百箱雞蛋”,這種金額巨大的‘對外貿易’,則是由老村長加上固斯城的稅務官,倆人負責與海商接洽——大生意,只有城里城外的話事人可以拿捏,一般人沒啥背景,城堡不給背書!
總之,體能衰弱并不等于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這一點上,[城外]和[城內]的情況是相近似的。
在固斯城內,30歲-35歲之間的老手工藝人盡管體能衰弱、生產效率下降,
但他們同時承擔起了新手工藝人的‘指導培訓’,以及工匠行會的‘業務管理’,這兩種對于固斯城的手工業‘至關重要’的維系職能。
很顯然,無論[城內]或[城外],30歲-35歲之間的這批人,都是不適合“抽壯丁”的!一旦動了他們,固斯城原本就脆弱的小農經濟、手工業經濟,皆會受到影響!
至于15歲-30歲之間的壯勞力,這群體之中原本存在的少數‘閑散人員’,早已被某包(魔)工(鬼)頭招聘來,在施工現場干著雜活工與力工。其余的那些15歲-30歲人員,可全都是勤勤懇懇的良民——是這塊土地上,日常生產活動中的【產能主體】。
既然領主老爺想要保經濟,那么,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
8歲-15歲的這一批人。
嗯,很殘酷、很正常,在平均壽命36歲的古代社會,始終有一條質樸的規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