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3.多個煙囪 4.灶臺區域防火 5.空間足夠寬廣,能放下大量桌椅 本著“能用就行”的拼夕夕策略,運用‘混凝土預制件’技術——以蒸發水分的烤制木桿代替金屬配筋——魔鬼施工隊簡單制作了約120塊正方形的‘預制件墻板’(在第一天澆筑,等待凝固塑形,于第五天取用)。 接著,要搞定地基,照例的土層‘挖掘、清理、回填’——但與建造民居住宅不同,這一次施工隊只‘刮’了很薄的一層土。 具體而言,第一卷中修建新式群居房子的時候,‘刮’不可用的天然土層時,平均需要大約[二十鏟]的深度; 而建造這棟縮水版集體食堂兼公共廚房的時候,拼夕夕魔鬼指示工人,平均僅需要大約[三鏟]的深度,就已足夠! 畢竟既不住人,預期使用年限又短短三至五年而已,那么地基自然是簡單處理一下即可。 李迦束選擇用‘混凝土預制件’的方式來搭積木(除了承重墻和屋頂主梁單獨造),節約了不少時間。 當然了,這種方式修建出來的‘立體盒子’,對建筑內部的應力(Stress)比較敏感——其實就是抵抗應力變形的承受量相對更低了一些——因此,后續在修建灶臺區域與煙囪的時候,李迦束特意把這些個復雜內部結構,安放在了對稱位置、并盡量遠離了外墻。 這讓負責砌灶臺、壘煙囪的石匠著實有些難以習慣。 按照固斯城本地石匠的經驗,灶臺和煙囪一般都是靠著墻壁搭建的,哪有矗立在房間中央的道理? 李迦束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向本地的石匠們講解清楚‘現代結構力學’的概念,只能表示:“呃......” “我是甲方,你們是乙方,按我的要求去干就是了!” 咳咳, 思路太超前,難以解釋,索性就不解釋了。 總之,除了灶臺、煙囪、承重墻與主梁是費了一些功夫,其它的工作流程全都從簡從便,讓魔鬼得以用僅僅5天的時間,完成了這棟‘集體食堂兼公共廚房’的建造,并立刻投入了運行。 工地上的自由民雇工、斯雷夫勞工、征召的農村青少年、城堡的廚房班子,他們是此棟建筑的第一批使用者。 在試運行數日之后,魔鬼和領主大人向固斯城外的村民們——針對領地上的所有自耕農——頒布了一個與‘吃飯’相關的新政策! 紙, 票據, 特殊的票據, 城堡發行的特殊票據, 可以在集體食堂換一頓飯的票據, 甚至可以來城堡兌換成糧食的神奇票據! 當然了,它不可能是免費的。 你總得交換一些什么,才能夠獲得它。 ...... 廣告標題:《九獄金融魔鬼培訓班》 “讓別人認為你很牛逼,你就有【信用】這種無形的資產。” “在最簡單的金融模型下,你的實物資產都源于別人的【認同】。” “譬如:你說你有一頭牛。” “在最簡單的金融模型下,因為我【認同】這頭牛屬于你,所以你擁有這頭牛。” “我完全可以把這頭牛牽回我的農場,反正你又打不贏我,我比你強大。” “理解了么?很好,下堂課我們講解【票據】和【杠桿】的概念。” ——金牌講師·綠葉侯爵(第六獄) AD大公:“我九獄,鬼才濟濟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