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旁人見狀,便將筆墨紙硯在他身側(cè)備好。 李白抓起筆,剛要寫,卻發(fā)現(xiàn)硯臺上沒墨。 “來!貴妃娘娘,替我磨墨!” 此言一出,唐玄宗和楊貴妃都心中一驚。 “果然如傳聞中的那般,狂!” 唐玄宗感嘆。 磨墨一般是書童來做的,李白這般,卻是把楊貴妃當作書童來使喚! “想來李白喝醉了,便說些胡話,無妨?!? 唐玄宗三言兩語便將尷尬化解。 這樣便不會拂了皇家的顏面。 “李白素有詩名,世人稱其謫仙,不是沒有道理的。” 楊貴妃也沒有扭扭捏捏,她早就想得到李白的詩作,又怎會因這點兒小事而放棄呢? 于是,在一群驚掉下巴的眾人面前,楊玉環(huán)充當李白的書童,替他磨好了墨。 做完這一切,李白終于動筆開始寫作了。 他極盡所能吹捧楊貴妃,各種比喻都用上了。 把楊貴妃和唐玄宗看得心花怒放,賞賜許多銀兩布匹,讓他回家去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 自此,李白名聲更甚往昔。 “貴妃磨墨,力士脫靴!” “好氣魄!” “當真是我輩楷模!” 每每在茶前飯后談起李白,眾人無不贊嘆。 這貴妃不是尋常的貴妃,而是當今皇帝最寵愛的妃子。 這太監(jiān)更非尋常之人,而是當今皇帝身邊的大紅人,開國公內(nèi)侍監(jiān)首領。 讓兩位大人物給自己做仆人才會做的事情,多少人連想都不敢想? 而李白,不僅想了,而且還做了! 長安城里,雖然是一片贊揚之聲。 李白卻仍然愁眉苦臉。 皇帝只是賞賜了他一些財帛,并未給予他官兒做。 這讓他又陷入了苦悶之中。 俗話說得好。 有人歡喜有人愁。 李白這邊愁了,十萬大山中的林楓卻樂了。 【詩文證道:在游戲中成為一名詩人(已完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