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冰河時代 (求訂閱)-《大明海賊王》
第(1/3)頁
大明天啟十七年,西元1637年。
這一年,也是北港宣慰司改南海宣慰司移駐南天門的第七年。
這一年,施奕文已經三十六歲。
也正是從這一年起,持續多年的小冰河時期,終于向世人充滿展現了它的威力,盡管還要持續降溫多年。
但是這幾年對于大明的帶來的災難卻是史無前例的,這一年在歷史上,叫做“崇禎大旱”,這是一場持續數年的大旱,從北方直到江南,持續數年的大旱幾乎摧毀了整個大明的經濟。
而首先扛不住,并不是大明,而是遼東長城北部的女真,逃出開原城,返回建州后,盡管女真人、蒙古人在天花的打擊下,人口損失慘重,但這些年的嚴寒,卻導致當地的糧食減產,餓殍遍地,無力再向向南擴張。
面對寒冬,即便是這些生活在白山黑水里的人也怕冷啊。
不過廣袤的森林,卻讓他們可以獲得更多可以御寒的皮毛。
在小冰河時期,皮毛無疑是極為重要的商品,為此殘余的女真人不得不向北擴張,以獲皮毛,他們在北方與俄羅斯人發生了多次沖突,當然了,在自己穿暖和的同時,還大量向大明出口皮毛。
當然了,代價就是女真又一次當起了大明的奴才,而這一切是什么代價呢?
愛新覺羅家的腦袋被獻了出來。
豪格、黃臺極等人不是被殺,就是被逐,為了活命他們只能如此,只有交好大明才能獲得一線生機。就是蒙古人同樣也是如此。
當然了,現在他們已經沒了南下的雄心,不僅僅是因為人口銳減。更重要的是堅固的長城阻擋了他們南下的可能。
邊境的穩定,并不能阻擋惡劣的天氣。
天啟十七年,北方各省的旱情越來越嚴重了,旱情主要出現在北直隸、陜西、甘肅、河南、山西等西北地區,十八年又向南擴大到南直隸屬等省。二十年又出現數省特旱,山西汾水斷流,臨汾夏季甚至“風霾不息”,即持續性沙塵暴。海河流域各河斷流,晉、冀、魯、豫大多州縣伴隨旱災出現蝗災、疫災,甘肅省死人達80%以上。
面對這樣的災荒,盡管朝廷加大了賑災力度,但是,農民起義仍然是如火如荼,大有一副愈演愈烈的模樣。
四十多歲的天啟皇帝,雖然談不上是個明君,可卻牢牢的掌握著朝政,當年被他拿在手里當刀使的魏忠賢,早已經失去了作用,在大臣們的一次彈劾中,被趕到了中都守陵,然后半路上又被賜死。作皇帝的刀子,本身就是這樣的結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