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當監國的第一天-《天下第一逆賊》
第(2/3)頁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徐家在肉眼可見的時間里,將會真正的成為與國同休的家族。
這一點,即便是如今大明軍中第一人的張輔,也比不過。
徐景昌很有自覺性,徐家的未來在他一身,但更在等下即將見到的那位少年人身上。
所以即便他身為長輩,在今日也要早早的趕過來,要旗幟鮮明的做出支持的態度。
若是放在今日之前,凡是輪值內閣的五軍都督府都督們,大凡都是睡到日上三竿,才會慢悠悠的縱馬到皇城下,然后邁著四方步進到內閣班房里轉悠一圈。
畢竟如今大明的陣仗,都是在外面擺開的。他們這些沒有領兵在外的都督們,實在是沒有什么事情可以去做。
被問好的內閣三輔臣,楊榮、金幼孜、楊士奇三人,默默的抬眼看向滿臉榮光的徐景昌。
楊榮如今已經身為首輔,往日里的暴脾氣也漸漸收斂,做起了養氣的事情。
楊士奇算是難得的老好人,抬抬手算是回禮。
倒是次輔金幼孜,淡淡的看了一眼:“定國公今日倒是起得早?!?
文官和武將從來就尿不到一個壺里。
徐景昌也不在意這位次輔大人的暗諷,開開心心的說:“太孫大婚,本公身為明臣,自是高興的睡不著!”
切!
狗外戚!
金幼孜沒有發出聲,這話不能說出口,尤其是在眼下這個時候,他只能是在心里默默的罵了一句。
倒是楊榮適時插話:“陛下昨日的旨意你等都知曉了?今日太孫監國,我等還是早些到值房,好等候太孫垂詢問話?!?
首輔發話,楊士奇趕忙點頭:“楊大人說的極是,我等還是快些進去吧!”
他和楊榮兩人私交甚好,如今內閣里就三人,他雖然不是首輔也不是次輔,但和楊榮的關系決定了,他不必金幼孜這個次輔地位差。
徐景昌在一旁默不作聲,看著金幼孜臉色在剛剛微微一變,然后微微一笑,率先將馬繩丟給宮門前的禁軍,四平八穩的邁著步子,由著午門最邊上的側門走了進去。
三位內閣,以首付楊榮當先,余下兩人隨后半步,也是往內閣里走。
金幼孜看了一眼走在最前面的首輔楊榮,想了想還是要提前通通氣:“昨天的旨意……陛下這是下定決心又要御駕北征了……”
這是在討論政務,楊士奇心平氣和道:“我已去函戶部、兵部,要他們整理賬目簿冊,不管陛下打與不打,朝廷是個什么樣子,什么光景,陛下都得知曉才是?!?
金幼孜一聽這話,就有些不大樂意,頓時皺眉道:“什么叫打與不打?這個時候是御駕北征的時候嘛?朝廷在南邊和東邊都有戰事,太孫也剛剛大婚,朝廷連軸轉,連個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這個時候再要北征,整個朝廷都要被拖垮!”
他是反對皇帝御駕北征的。
楊士奇哼哼了兩聲,終究還是覺得這位次輔說的沒有錯,最后也只能是哼哼著。
倒是走在最前面的首輔楊榮停下了腳步,回頭看向兩人:“五軍都督府那邊,關于東海艦隊監軍鄭忠,有沒有消息過來?”
如今地方衛所及邊軍的一切事務,都有五軍都督府主持操辦,并不幾乎是淪為了卸掉文武體系,按照征召兵士的雜物。
這讓朝廷,或者說以內閣為首的文官體系,對于大明軍方的事情總是知道的很慢。
楊士奇撇撇嘴:“兵部方賓那邊沒有問出個子丑寅卯,倒是夏元吉那邊,聽說鄭忠已經給了回信,要戶部安排官倉兵丁到江口碼頭等著。”
方賓是兵部尚書。
夏元吉掌管戶部。
楊士奇這番話,一來是在提醒兵部現在不中用了,二來則是在說戶部那邊馬上要有一批銀子入賬。
楊榮掌握了情況,默默點頭不再說話。
幾人沒多久便已經是走到了內閣班房門口。
剛一進院門,楊榮三人就看到頭先趕過來的徐景昌,正站在值房門口和一人聊著天。
等離著再近一些,三位老大人這才看清,那與徐景昌聊天的竟然是太孫身邊的親衛朱秀。
三人默默對視一眼。
最后還是楊榮走到了近前問話:“太孫人呢?”
他有些擔心,昨日剛剛大婚的太孫,正是年少容易沉迷女色的時候,只怕這個時候還在東宮里頭酣睡,忘了已經是大明監國,擔著處理朝政的事情。
朱秀年少鬼精,眼珠子一轉道:“太孫已經在值房里等著諸位老大人了。”
說完,他還故意抬頭看看天。
雖然還沒有大亮。
但這番動作,大概是在暗示三人。
你們看看,太孫昨天剛大婚,今天就起的比你們還早,過來處理政務。
若不是楊榮三人上了年紀,臉上的皮夠厚,只怕這時候已經是羞憤不已了。
而朱秀卻已經是乘機先進了值房,趕忙走到朱瞻基面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