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徐景昌的介紹。 內閣楊榮三人這才終于知道,在遙遠的大明北邊,究竟是發生了什么事情。 “賊子大膽,竟敢擄我大明百姓!” 身為內閣首輔,楊榮當先開口,然后他默默的看了一眼坐于對面的徐景昌:“韃靼部這是欺我大明無人乎?” 首輔大人這番話,頭先是確定朝廷的立場。 也就是所謂的,要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 后面一句話,雖然沒有點名,但明顯是對著徐景昌說的。 要知道,徐景昌之所以坐在這里,就是代表著五軍都督府,代表著大明軍方百萬大軍的。 對徐景昌說大明無人,豈不是在說以徐景昌他們為首的大明軍方無能? 爭斗無處不在。 此時便是一次大明文武之間的爭斗。 朱瞻基淡淡的看了楊榮一眼,這位是出身太子府的,多年來忠心大明,如今更是身為首輔。 首輔大人剛剛接任內閣,朱瞻基打算給對方這個面子。 他聳聳肩:“遼東都司奏報,韃靼部是乘著太平堡換防之際突襲,這就說明他們有人潛入大明,掌握了我們換防的時間,并能將消息傳遞出去。” 徐景昌當即皺眉開口:“太孫,五軍都督府已傳令遼東都司義州衛,要求他們查清潛入遼東的韃靼探子。” 楊士奇立馬開口:“定國公……” “來人,叫了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羅向陽過來。”朱瞻基開口,打斷了楊士奇將要出口質問的話。 外間的通政使司官員聽到值房里傳來的話,立馬有人回應了一聲,然后小跑著出了內閣班房,往皇城外的錦衣衛衙門趕去。 值房里。 朱瞻基看了一眼被他打斷話的楊士奇。 大概是看出,自己想要說的話已經被太孫猜到,楊士奇稍稍低下頭。 他原本想要說的是,如今太平堡被襲,換防將士都被韃靼殺害,那些潛入大明的韃靼探子,恐怕早就已經逃回草原了。 這個時候再要義州衛清查,只怕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這本是又一次排擠五軍都督府的好機會。 不過卻被太孫給打斷了…… 楊榮稍稍抬頭,看向對面坐在徐景昌旁邊的金幼孜。 打壓軍方是內閣乃至于朝廷中文官集團的共同目的。 但這是要分時間,分情況的。 金幼孜看懂了首輔的想法,他開口道:“義州衛太平堡被襲,后方百姓被擄,地方定然混亂,軍中亦是不穩,是否要朝廷就近調派糧草支援,好讓五軍都督府能及時抽調將士補上太平堡的缺口?” 次輔這是在向徐景昌或者說是軍方示好,表示朝廷會配合遼東都司那邊穩定地方民心,同時也在提醒徐景昌要盡快將太平堡這個點守住,防止草原從這個缺口再次突襲進來。 朱瞻基將目光投向徐景昌。 自從朝廷開始讓五軍都督府輪值內閣,軍方的事情幾乎全由五軍都督府掌握。 其中,就包括各地軍方內部的換防及官兵調派。 徐景昌點頭道:“已六百里加急,要求遼東都司抽調一個千戶所進駐太平堡,同時抽調前線官兵前出草原,防備韃靼部可能的集結。” 消息在遼東和應天只見來回,就算是用上六百里加急,一來一回所耗費的時間也是漫長的。 朱瞻基稍稍沉默了一下,他在想如果自己是韃靼部的頭領,在劫掠走了大明子民之后會做什么。 是乘機擴大戰果,劫掠更多的大明財富和百姓,還是就此退回草原深處? 此時剛剛入夏,正是草原上水草豐盛的時候,而在盛夏結束草原上就有可能迎來漫長的白災。 白災,即使整座草原被鵝毛大雪覆蓋住。 天地之間,除了茫茫深不見底的積雪,什么都不存在,牛羊短缺牧草,牧民缺少口糧。 如果朱瞻基是韃靼部的頭領,定然會在將大明太平堡這個點打開之后,乘機擴大戰果,尋求搶奪走更多的物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