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穿到亂世搞基建(女穿男)》
第(2/3)頁
沐瑾知道,他阿娘對于放棄清郡之地,遷族一直耿耿于懷,若是有機會,她一定會再回來看看的,甚至會想遷一部分族人回來的。
這是清郡沐氏一族的祖地,世代生存之地。
沐瑾逛了大半天,才把宅子轉完。
他從隨行攜帶的金子布帛銅錢中挪出一些,交給老管家,讓他安排人修葺宅子,毀壞的家具物什都重新添置上,門口掛上“沐氏祖屋”的牌匾。
他以后扎根在京城,不會再回來,這宅子意義非凡,留給大的,大的也不會來住,留給小的,容易惹事,而宅子是要靠人養的,久不住人的宅子會成為蛇蟲鼠蟻的窩,用不了幾年就破敗了。
沐瑾讓人把沐省招來。
沐省,以前在清郡擔任郡監,后來遷去清郡參軍入伍,進了中軍大營,到現在已經是千總。以他的才學、本事、出身,升千總是十拿九穩的事,升得并不費勁。
在軍中,千總升營將是一個坎。
一萬個人里出一個營將,沐瑾麾下二十多萬大軍,也才二十多個營將。這些營將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有戰功爵位的,且全都是伯爵。
幾乎可以說,哪怕有獨當一面的能力,有帶兵的才能,那還得看沐瑾給不給機會。
打仗的地方確實多,但沐瑾手底下可用的將才太多了,派誰去,不派誰去,全看沐瑾想用誰。他用誰,誰才能有機會立戰功。
蕭灼華把屠嬌娘派出去打南邊,是信不過沐瑾沒能力給她報仇么?不是,那是想給她手里的兵將一個搏戰功得爵位的機會。她要是把屠嬌娘留在淮郡,功勛殿二十四公的位置,可就沒她的份了。
軍中的營將位置上都有人,且營將上戰場,身邊都有護衛,且戰斗力也都是極能打的,安全很有保障,且沐瑾挑的人,無論是人品,還是自律性都挺好的,瞎搞事把自己折進去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些千總級別的想等營將級別的人挪坑,望穿秋水都不見得能等到。
有不少千總,戰功、資歷都夠升營將了,但沒空缺,升不上去。
好在還有虛銜軍級和爵位籌功,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下,還有兵、士、軍士、尉、校、將等虛銜,這些都不看有沒有空缺,只看戰功多少,立了多少功勞,最直觀地體現在軍銜級別上。
沐省的軍銜升到少校級別,在千總中,只能算是一般。
當初沐氏一族在遷去清郡前,年輕一輩中,以主簿沐襄、功曹沐良、郡監沐省、兵曹沐陽、糧曹沐鑠最為出眾,但他們去到淮郡投軍后,在軍中幾乎埋得不怎么顯眼了,因為戰功不夠,清郡遷民之功分到他們頭上的也不夠封爵,因此開國時封爵也沒有他們的份。
沐瑾看他們為人做事都還不錯,且無論是遷族,還是為淮郡安穩和建設,他們都出了不少力氣,如今有機會,就給安排上唄。
沐省在軍中只是不起眼的千總,有什么事情,那都是從都尉,到營將,再到他,這樣層層傳達,陛下召見他一個千總,這讓沐省滿頭霧水。
他心頭忐忑,跑去找營將打聽。
營將哪知道,說:“既然陛下召見,趕緊去就是,想是不會是什么壞事。”有壞事,那就該是軍中的督察找過來,或者是先找他。
沐省趕緊跑去沐瑾的帳中,得到通傳后,進帳,抱拳行禮:“沐省拜見陛下。”
雖說,名義上來講,陛下是家主,但他只在老家主跟前熟,在陛下這里,頂多就是拜見老家主時遇到過一次,再就是安置族人時,跟著沐堅去見過陛下,連話都沒說上。
他剛到淮郡時,對沐耀還有些不服氣,到現在,跟沐耀的差距,已然是天壤之別,也沒有了不服氣。
人家憑本事立的戰功,橫斷江一役跟著陛下打得全軍覆沒都沒退,以極為懸殊的兵力硬是把對方打了個全殲,打得西邊諸郡再不敢從水路來犯。
沐瑾讓人給沐省上茶,道:“剛才我回老宅轉了圈。”
回老宅轉了圈?沐省立即反應過來,這次召見估計不是軍中的事,而是族里的事。
沐瑾說:“清郡是沐氏一族的祖地,是我們的根,先人的骸骨還都埋在這片土地上,總不能真就拋棄掉,任其荒廢。”
提到祖地,沐省的心里直發酸,想到當初被迫遷族,再想到這一路看到的景象,眼圈都紅了,喉頭有些哽咽。
沐瑾說:“我已經讓老管家安排人收拾宅子,重立門匾。只是老宅再安排給人做家宅居住,或者是空置供起來都不合適,我打算將其建為學府。”
建為學府?沐省震驚地抬起頭看向沐瑾,把老宅建為學府?何意?有這操作?
沐瑾說:“以前府里是有學堂的,你們、沐耀都是從里面出來的,為沐氏、為清郡、為淮國培養了許多人才。在這里建學府,比淮郡的昭武堂更有意義,也不會讓這座宅子就此沒落。”
沐省反應過來,起身,抱拳,俯身,行了一記大禮道:“沐省請纓參與建造學府一事。”
軍中人才濟濟,他想從中斬露頭角,太難了。在軍事學府任教,同樣是有品級,能有建樹,且在沐氏老宅建學府的意義非凡,于沐氏一族、于清郡都是能蒙蔭后世的福澤。
沐瑾說:“不是讓你參與,是讓你主持,你擔任學政一職,執掌學府大小事務,包括人才招募、教學科目、教規制定等,干好了,封侯,干不好,輕則卷鋪蓋走路,重則人頭落地。”
沐省用力抱拳,大聲道:“若干不好,沐省提頭來見。”
沐瑾指了指手邊的一箱金子,道:“這些你先拿去用,算是我個人支助,后續開銷,找朝廷。府學可以參照昭武堂,但我希望,它能比昭武堂更好,成為大淮國最頂尖的殿堂級學府。”
沐省心潮澎湃,大聲應道:“是。沐省誓不辱命。”
沐瑾把寫好的調令給沐省,道:“忙去吧。”
沐省接過調令,重重地行了一記大禮,這才退出去。
方易是真沒想到沐瑾去了趟沐氏老宅,回來就安排建這么大一座學府。把自家祖宅蓋成學府,他真是頭一遭聽聞。
沐瑾敢安排,沐省敢接。
方易想象下,太上皇哪天要是回來,突然發現,家宅變成莘莘學子進進出出的學府,不知道陛下會不會挨親娘一頓錘。
即便要建學府,城里這么多宅子、地皮,哪里不能蓋?
他轉念一想,學府乃培育人才之地,按照陛下重視教學、人才培養的做法來看,將沐氏祖宅蓋成學府,這座宅子定然是人丁昌隆,代代人才源源不斷地培育出來。從這座府學出身的學子們,對于沐氏皇族會有極大的歸屬感,其榮譽感也與尋常府學出身的大不一樣。
陛下沒忘根,清郡沐氏一族生長在這里,自然也忘不了根,哪怕他們已經在他鄉扎根立足,也會派人回來進行投資經營建設,待學府建成之后,甚至會安排家中子弟回來讀書。
就在這里的人能得到休養生息,離開的人帶著錢財物資回來進行投資發展,方易相信,用不了多少年,清郡又能成富庶繁華之地。
文興之地,必是繁華昌隆之地,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方易思量過后,對沐瑾的安排,打心底佩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