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諫-《枷鎖》
第(2/3)頁
最為重要的是,要拼死勸諫圣上,不得效仿昏君舉措。
“臣斗膽,有事啟奏圣上!”
最先出列的是一內閣重臣,剛一出列就跪下俯首。
話音剛落,所有文武百官皆緊隨其后出列,俯首大呼:“臣等斗膽,有事啟奏圣上!”
晉滁伸手將她搭在膝上的手握住,隨即目光冷冷的掃視他們,沉聲道:“眾卿有何事奏?望莫輕易開口,想好了再說不遲?!?
帝王飽含威嚇的話,很容易就讓眾朝臣回憶起,當年圣上血濺金鑾殿的血腥一幕。
殿內空氣有幾許停滯。
只片刻,最先出列的那內閣重臣就再次高聲道:“臣有本奏,奏本朝龍涎遺禍將起!”
御座上的圣上陰沉的盯著他。
那內閣重臣猶似未察,擲地有聲的繼續開口:“夏有妹喜,商有妲已,周有褒姒,自古以來,國之將亡,則必有妖孽。臣冒死諫言,望圣上以江山社稷為重,以史為鑒,以儆效尤,莫要重蹈覆轍赴龍涎遺禍??!”
其他朝臣附議高呼:“望圣上以江山社稷為重!”
頭頂剜來的寒光有如實質,御座上那位無疑是動怒了。
“你們這是在威逼朕?”
“臣等萬萬不敢——”
眾臣齊呼。
面對圣怒,他們并非不忐忑,可依舊還是硬著頭皮保持勸諫之勢。
半數是因為在這種氛圍之下,多少被激起了熱血,自以為勸諫圣上改邪歸正是忠臣該做的正義之事,便是死也得其所,青史留名;半數則是覺得法不責眾,縱使圣上大怒,卻也總歸不會一怒之下就殺遍群臣罷?況當今雖作風強硬,可自繼位以來,勵精圖治,勤勉為政,雖不能與堯舜禹相比,可也不是濫殺無辜的暴君,這般一想倒也能勉強壓過心頭的恐慌。
再有小部分人則只是覺得,九成的朝臣皆跪下請命他,若他們不隨著附議,只怕將來為被朝臣奚落排擠。
其中就包括那俯首跪地,大氣都不敢喘的林侯爺。
因為他極度懷疑,那被圣上帶上御座上的那位女子,是他們林家女。
念頭一起,他的身體都忍不住發晃。
朝臣本就對對立她為后頗有微詞,如今這般一來,便是更給足了他們借口趁機反對她上位。縱是圣上力排眾議堅決要立她,可經過了今日,她怕也難逃一個妖后罪名。
而出了妖后的林家,又能有什么好下場?
這時那內閣重臣又在諫言:“圣上,后妃臨朝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是禍國根由啊!臣等冒死諫言,只為萬民百姓,為天下蒼生,為這來之不易的太平天下,更是為將來青史上我晉朝不成為后世眼里的笑料啊圣上!”
眾臣又是緊隨其后的附議。
晉滁怒極反笑,敢公然挑釁他權威的人,他從不會手下留情。
“禁衛軍何在!”
一聲喝令,外頭候守的衛兵凜肅入殿,圍起殿中朝臣,刀刃雪亮森寒。
晉滁掃了眼眾臣:“本是微末小事,往前數幾代的盛世,也不是沒有這般的先例,如何就這般嚴重了?可見有人心懷叵測,非要試圖挑戰帝王權威,強逼朕低頭。朕念你們初犯,就暫不追究,起身侯立便是?!?
語罷,又著重望向武官列隊,這些人大多是昔日陪他打天下的嫡系。
“爾等性情灑脫不羈,莫要被那等迂腐之輩挾裹了心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