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二合一-《清穿之嫡長子》
第(2/3)頁
弘暉不僅僅是對他們的思想做了一番訓練,就連出海講學的內(nèi)容也做了一個方向規(guī)劃,其實以國人受到的文化傳承與西洋那邊還是有不少差距的,而對于本土的文化,弘暉覺得其中也是有不少糟粕,為了不引起那些海外人士的否定與反感,弘暉挑出來的都是值得傳唱的,譬如仁義禮智信那些,還有法家、道家、墨家以及陰陽五行家的一些學說,既然各家學說一向有爭議,而如今的清廷對于文化禁錮還是挺嚴重,那不出走出國門讓海外人士也來感受一番。
在弘暉看來,這些各家學說流傳下來的大多都是精髓部分,有著各自哲理,即便是走到海外去,那也是能爭光的!
而這些出海講學要做的就是文化輸出,弘暉讓他們準備的不僅僅是這些充滿哲理的說教,也有不少娛樂休閑的項目,如今的讀書人大多講究修身養(yǎng)性,不少人都是會一些琴棋書畫的,弘暉還讓他們準備了不少國樂,若是遇上合適的機會,也可以讓他們的傳統(tǒng)樂器揚揚名嘛,弘暉如今時常聽到一些不錯的國樂而大受震撼,一點也不覺得它們哪里輸給了西洋樂,等到了后世反而不少國樂樂器失傳了。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戲曲小說也被他整理出來,弘暉算過時間,這個時候在歐洲驚才絕艷的莎士比亞已經(jīng)過世差不多一百年了,但是他的作品仍然廣為流傳,弘暉讓講學團將湯顯祖的作品都整理起來。
其實對于弘暉的各項提議,這講學團并不是很理解,在他們看來,既然他們出海是為了講學,那只要準備好孔孟圣賢的學說便好了,到時候那些西洋蠻人在接觸到這些圣賢的著作時必然大受震撼而心向往之,對于他們這么樂觀的想法,弘暉不過是一笑而過并沒有潑冷水,但是他自己的態(tài)度卻還是很堅決。
他說是要這些人出海講學,但真實目的在于文化輸出,這正經(jīng)的說教哪里比得上娛樂放松讓人更快速接受,像是湯顯祖寫出的那些旖旎哀傷的唱詞,便是放到歐洲那邊,弘暉也有信心能吸引住一大批曲迷,不過翻譯倒是要緊問題。
令弘暉比較失落的是,如今四大名著只出來了三部,而最讓他期待的一部如今還沒影,弘暉特地關注了曹家一波,發(fā)現(xiàn)那人生坎坷的曹大家如今似乎還沒出生,只能再過些年了。
故而這段時間里,弘暉說是在家消停,但其實待在王府里的時間并不多,而是各處整理典籍,要么就是好聽的曲子,然后打包好就殷殷送到出海講學團手里,讓那些原本只是打算隨便出去走個過場的書生們都越發(fā)緊張重視起來。
見識到弘暉阿哥這認真慎重的態(tài)度,他們對自己原先的想法感到十分羞愧,尤其是在聽了弘暉阿哥一番宣講,瞧著他將這些平時他們都沒放在眼里的戲曲、小說當作珍寶一般品鑒一番時,他們更是覺得自己原先的想法實在是淺薄了。
這哪里只是一首曲子、一本話本子那么簡單,這唱的都是人世百態(tài)、寫的更是忠義俠膽,必須得帶到海外去,讓那些西洋蠻人都感受感受這里面蘊含的哲理韻味!
而對于弘暉每日與這些出海講學團廝混在一起,這京中百官不過是稍微留意了幾分后沒太當回事,只要這阿哥別再出來在朝中攪合,他們覺得萬事大吉,區(qū)區(qū)一個講學團還能弄出多大風聲,不過是一群不及第的書生罷了。
而沒有弘暉的搞事,這朝中卻并不是一番風順,康熙五十三年冬,康熙前往熱河巡幸,他這一次出行同樣帶了不少兒子,原本是打算將胤禩也打算,但是恰逢十一月趕上了胤禩生母良妃去世三年忌日,為此胤禩特地請旨留在了京中,為了向康熙稟明此事,他特地讓人準備了兩只鷹,打算交給康熙身旁隨侍的太監(jiān)以稟明未能前去請安之由,但壞就壞在這兩只鷹被送到康熙那里時出了事。
這事傳到弘暉耳中已經(jīng)是幾日后了,他聽聞他那位八皇叔特地讓人尋了兩只海東青獻給康熙,海東青屬于大型猛禽,一向以威猛著稱,而對于滿人來說,在未入關前他們有游獵海東青的習俗,故而胤禩選擇在康熙出巡熱河時送上海東青本是不錯的一件事,哪里能想到那海東青在運送過程中居然會發(fā)生變故,等送到康熙手上時,原本還兇猛神武的鷹反而變成了奄奄一息起來,這簡直就是犯了康熙的忌諱。
如今這京中不少朝臣都明了,他們?nèi)缃竦倪@位陛下已經(jīng)上了年齡了,再怎么英明神武的人,終究也會有老去的一年,這可惜眼前的這位帝王他卻是不服老,而隨著身子越發(fā)老弱不堪,就越是無法面對自己在逐漸老去的事實,在康熙看來,胤禩送來兩只奄奄一息的海東青,這就是在諷刺自己正在老去,為此而大發(fā)雷霆。
以弘暉來看,這八皇叔就算心里再有想法,也不可能在康熙面前表露出來,更別提還送上病弱的海東青暗諷,這不過是康熙自己的心理作祟,再加上這朝中百官如今對胤禩的推崇而給這為年老的皇帝帶來恐慌,如此他才會怒不可遏地喝斥著自己的兒子。
只不過這兩只海東青被送到康熙那里變得奄奄一息這才是導火線,弘暉也不清楚這里面究竟還有哪些人摻了一腳,畢竟以胤禩的手段與腦子,他壓根不會選兩只有問題的鷹,那就只能是旁人從中動了手腳了。
康熙對這次的海東青事件反應很激烈,不僅認為胤禩這是在詛咒自己,而且居然還發(fā)出了自己與胤禩父子之恩斷絕的話語來,這讓朝野嘩然,此言一出,差不多就是否認掉了胤禩作為皇子的身份,一時間原先還對胤禩很熱衷的朝臣們都紛紛避嫌起來,恨不得從未與胤禩打過交道,而胤禩也是走到哪里都成了冷清一片,這對一向人緣廣泛的胤禩而言,是從未有過的經(jīng)歷。
弘暉在親眼見識到這位八皇叔的遭遇后,都忍不住對胤禩生出幾分同情來,雖然這個家伙相當難纏,當初可是坑了他阿瑪不少,而且這些年來也是隱隱與他們雍王府這一系過招不斷,但正是因為如此,弘暉才知道對方的手段與能耐,能和他阿瑪斗得伯仲之間,弘暉還是愿意贊對方是個人物。
可這樣一個能耐的人,不過是在康熙的一番痛責貶斥之下,所擁有的幾乎盡數(shù)毀去,短短幾日就成云端跌落凡塵,從眾人追捧到避之不及的存在,弘暉有些齒冷,不是為了胤禩,而是在這一刻他深切感受到皇寵是什么,究根到底不過是胤禩失了圣心,沒了康熙的寵信,才會有今日這番遭遇。
等翻過年到康熙五十四年正月時,康熙甚至還下旨,將胤禩如今身上擔任的差事與職位全部撤銷,就連胤禩府邸上屬官的俸祿與俸米都盡數(shù)停了,這下全京城的人都更清楚地認識到,皇上是真的厭惡了這位八皇子,八貝勒爵位登位的可能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