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兩章合一-《清穿之嫡長子》
第(2/3)頁
皇太子還沒有,就先弄出了皇太孫了嗎?
胤禛就站在弘暉旁邊,將他此刻反應瞧在眼里,相比之下胤禛反而顯得要平淡得多,如今這樣的結果已經讓他相當滿意了。
既然皇阿瑪已經讓弘暉住進毓慶宮,那這就已經是一個態度,至于他自己,這個時候不住進毓慶宮反而是好事。胤礽的前車之鑒就擺在哪里,相比起孫子輩來,皇阿瑪怕是對他們這些兒子更忌憚些,若他真住進去了,那么皇阿瑪整日對著他,還真不保證會不會心里添堵而生了旁的事情來。
胤禛眼神暗了一下,轉向弘暉時,只叮囑道,“既然你皇法瑪讓你住進去,那你便好生盡一下孝道,旁的事就莫要再管了……”其實他還有更多的話要說,但轉念一想,弘暉是個機靈的,有些話本就不方便說得太透,還是不說為好。況且弘暉行事一向不按常理來,這樣反而對了皇阿瑪的胃口,若真拘束了他,也不見得就是好事。
既然康熙已經下了旨意到王府,四爺也有所表態,弘暉就只能先進宮去住一段日子了。
其實他心底還真不樂意,皇宮里哪有他自己家住的方便,不僅近身伺候的都不是往日熟悉的人,甚至可能多說一句話就給王府惹了禍事,至于還想要像以前那樣召見莊子上的人手,或是叮囑底下的人弄點什么的,就更不方便了。
但是弘暉還是老老實實進宮去了,他也不是小孩子了,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康熙這個老爺子是個不好伺候的,他阿瑪這些年更是不容易,他必須進宮去為他阿瑪守好位置,將來讓四爺順順當當地上位。
只是比較可惜的是瓜爾佳氏如今還在養身體,不能陪他一起入宮,而弘暉原本還想把小格格帶進宮里,結果遭到了烏拉那拉氏和瓜爾佳氏兩人的嚴詞拒絕,最后只能悻悻放棄,一個人獨自入了宮。
弘暉本想著等進了宮后定是有洪水猛獸在等著他,甚至還有可能要面對來自康熙老爺子的各種揣測猜忌,他都已經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就等著與宮里眾人過招了,沒想到等進了宮后才發現自己被閑置下來了。
康熙都沒怎么召見他,除了頭一天喊他過去時叮囑了兩句,無外乎是吃好睡好住好,然后就將他丟一邊了,壓根就沒怎么理睬他,更別提他原先想的那些陰謀過招,這樣一來弘暉就越發覺得住在宮里頭實在是空乏無聊。
因為年歲不小,他除了每日打著請安的名義往德妃的永和宮跑幾趟外,就哪里也不能去,時間久了,他感覺自己都要生了怨艾惆悵心思了,幸好這時與宮里的小太監宮女們都處得熟稔起來,他手頭還算松乏,平時給底下的人打賞不少,那些小太監小宮女們樂得過來和他說說話。
弘暉待在毓慶宮里聽不到外頭的事情,但是他們這些身份低微的人卻有渠道知道宮墻外面的熱鬧,甚至京中發生的時興事情都瞞不過他們的耳朵,如今和弘暉處熟了,也敢和他一起叨叨外頭的事情。
而直到這時,弘暉才曉得那講學團兩幫人后來發生的事。那少年團隊帶著小廝推著板車找到漢族大家府上,那些漢族老爺們雖然覺得這些兒郎們簡直就是地痞無賴,但是等見到那些板車上女子們被折成扭曲畸形的腳時,也是被嚇了一跳,險些連面上的威嚴都快要端不住了。
但是有那么多看熱鬧的人在,不管這些漢族員外老爺們心里有多驚慌,此時還是盡力給穩住了,嚴詞喝斥了這些兒郎們的胡鬧行為,再次令家丁們嚴守住家中的門檻,不許講學團的人進去。
而這一回他們雖然守住了家門,但心里卻并沒有好受多少,那日被這群富家少爺們鬧了好久,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不少人都是頭回見到漢家女子金蓮里面的小腳原來是長這副模樣,也算是開了眼。
就連漢族老爺們自身也被驚得不輕,等好不容易將這些行事荒唐的少年團給送走后,他們坐下就要沉思,大戶人家給女子裹腳已經是數百年的習俗了,他們早就習以為常了,而且還引以為榮,只有金貴的女孩子才能裹腳呢。
他們先前不是不清楚裹了腳的女孩子比不上大腳丫頭走路利索,可那又怎樣呢,反正他們都是大戶人家,家中的小姐夫人都是有丫鬟伺候的,平時也不需要做活,小腳走得慢就更顯得斯文貴氣了。甚至在江南那一帶還有不少富人家都給家中小姐建起了閣樓,尋常時候都不讓小姐們出閣。
可如今在見到女孩子的小腳究竟長什么樣后,他們還真做不到摸著良心說裹小腳是好事。
講學團的幾個少年本是一番胡鬧,眾人一開始都沒當回事,但是在看到那些女孩子的小腳后,不少人都深思起來,也并非是所有人都那么無智,只是他們以前從未將目光放在女孩子身上過,他們潛意識里便覺得女孩子裹腳是件好事,從未想過有什么不對。
但是經過這么一鬧,不少大儒、文人都有所耳聞,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家境優渥,家里的夫人和女兒也都是裹著腳的,當下心里便生了好奇。雖然外頭傳得風言風語,但是他們卻沒有親眼所見,甚至遠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就更不得見到這樣鬧劇,但是他們自己家中夫人卻是可以見到的。
但是面對自家夫君這樣的要求,基本上所有的夫人都是羞惱拒絕,她們很清楚自己的腳是什么模樣,穿上精美修鞋固然好看,可是平時睡覺休憩時,都是在腳上套著繡襪,繡襪下面還裹著長長的裹腳布,等閑都不會拆開。夫人們拒絕這樣的要求,是擔心她們夫君見到后心里嫌惡,影響到日后兩人的感情,故而才藏著掖著。
而大儒文人們心里生了好奇,終究還是不少人都“有幸”親眼目睹一次,最后都不由沉默。
若非是有特殊嗜好之人,都很難對這樣的腳生出喜愛之情來,而好好的女孩子卻要遭受那樣苦楚,卻弄成這樣德行,究竟是為了什么呢。
大儒文人們對裹腳之事心生微詞,卻仍有諸多顧慮,但是那些尋常走卒販夫可就沒這樣的煩惱,這裹腳之事同樣在民間鬧開,他們這樣平常百姓,以前只覺得裹腳是富貴人家的體面,如今曉得那些姑娘家的腳趾居然都被掰斷了,他們就更不理解了,這些富貴人家都不疼女兒的嗎,這得多疼啊。
民間對這事議論紛紛,那些高門大戶想要當作沒聽見都難,心里也添了怨氣,也不知是沖著誰去的,該怪裹腳這事呢,還是該怨講學團那幾個生事的家伙,好端端鬧出這樣一出,讓他們竟成了街頭的笑柄了。但是在他們惱怒的時候,也有人反思起來,覺得應該廢去這裹腳之事。
尤其是那些疼愛女兒的父親,本就看著自家閨女被纏腳哭鬧不止,他們以前覺得即便是腳大生得丑些也沒什么,如今在看到小腳到底是長什么模樣后,就更加覺得不該給女兒裹腳了。
既然圣人都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應當好生愛惜,那為何還要這樣對待女孩子呢?
但也有不少人嚴詞反對,為此甚至還開了文壇辯論,弘暉聽著小太監和小宮女生靈活現地給他模仿著那些讀書人是如何辯論的,原先臉上還掛著笑的,在聽到有個讀書人說起“女子當三從四德,裹腳是因為女子當貞靜柔順……”時,沒忍住冷呵一聲。
小太監見雍王世子臉色不好,頓時不敢吱聲了,弘暉見著原本還嬉皮笑臉的幾人瞬間怯生生望著自己,這才收斂幾分,“你繼續說,我又不是對你生氣。”
對著小太監確實沒什么好生氣的,他惱怒的是說出這樣話的讀書人,他最討厭的便是開口就是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人,尤其是那種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睥睨著女性,哪怕同為男性,他對這樣的男人也是打心眼瞧不起,這種人仿佛只有將女人踩在腳底才能顯出自己了不起,實際上是無能目光短淺還心胸狹隘,既看不到歷史上有那么多出眾的女性,絲毫不比男子差,同樣能干出一番風風火火的大事,也見不得女子在外面大放異彩而將他們給比對下去,所以就想著將女子拘束在閣樓里,成為自己的附屬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