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日常一章-《清穿之嫡長子》
第(2/3)頁
胤禎是壓根沒想到最后自己居然還能得到一個爵位,雖然只是一個伯爵,但是卻是有封地的那種,西歐幾個王室商討一番,最后劃出了一塊公眾區(qū)域當(dāng)作封地準(zhǔn)備給胤禎。
他派出去跟著彼得皇帝的親信還沒回來,西洋那邊王室派來的人就已經(jīng)帶著文書過來了,對方還貼心地帶了一個精通滿漢語言的翻譯,可見是誠意十足。
而胤禎其實對對方口中的伯爵、封地什么的都不太感興趣,畢竟這又不是他皇阿瑪給的封賞,而且封地還遠在西洋,他自己都不一定有機會去,但是對方這么主動地上門送東西行為還是討好到了胤禎,讓他不介意對上門的西洋使者和顏悅色起來。
而等將那幾個使者送走后,他就憋不住拿起筆寫了好幾封信送到京城,雖然他并沒有多在乎西洋人給他的那塊封賞,但是對著自己兄弟侄子吹噓起來,還是讓他很有成就感。
胤禎不僅是給弘暉寄了信,還給胤禟也寄了一份信,而后者才是他真正地吹噓對象。
畢竟康熙的兒子當(dāng)中,只有他與胤禟境遇是最相似的,明明生母是四妃之一,但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同母兄長,所以就只能看著兄長封了親王,自己卻只能憋屈地當(dāng)個貝子、貝勒,如今胤禎寫信回京城,未嘗沒有借機向康熙抱怨的意思。
胤禎是一時興起起了寫信發(fā)牢騷的心思,心里根本沒將這當(dāng)回事,但弘暉與胤禟卻不一樣,他們二人算是如今大清對西洋了解最多的人了,自然清楚這次西洋拿來給胤禎的東西分量可不輕。
別看只是一個伯爵,但是卻是帶有封地的,那就不是虛封了,將來胤禎的孩子都能繼承他在海外的那塊土地和土地上的子民。
而且西歐那邊的君臣觀念遠不如大清這般森嚴(yán),伯爵在自己的領(lǐng)地內(nèi)是享有相當(dāng)大的自主權(quán),領(lǐng)地上的一切幾乎都是由自己說的算,弘暉仔細想想,都覺得這西洋的伯爵可要比大清的王爺還要舒暢,只要經(jīng)營得好,那小日子過得就可滋潤了,不由對他這個十四叔都羨慕起來。
而胤禟心里就更羨慕了,他如今管著大清遠洋貿(mào)易事宜,早就將西洋話學(xué)得差不多,都能和那些洋人傳教士用西洋話利索聊天了,心里更是起了想要出海去一趟西洋的想法,不過這想法他如今還不敢跟康熙說,只能打算等到他皇阿瑪,咳,百年之后再做打算。
胤禟心里感嘆著胤禎的好運道,那西洋諸國的軍事并非是真的不堪一擊,不過是之前弘暉折騰出的□□殺傷力太大,上次他們商船上安置了一支□□隊,直接將海上幾個猖獗聞名的海盜打得七零八落,一時揚了他們大清的威名,這才讓西洋諸國起了避讓的心思,若不然西洋那幫人怎么可能舍得將土地封賞給異邦人。
弘暉如今住在毓慶宮,等閑出不了宮,尋常人也不會去宮里來尋他,但胤禟就沒那么多的顧忌了,一有事情就直奔毓慶宮而來,如今收到了胤禎的書信后,更是沒忍住找上弘暉叨叨起來。
胤禟一臉憤憤不平,真是越想越氣啊,“你說說怎么就同人不同命呢……”他和西洋打了多少次交道啊,怎么就沒看到有人這么上道呢,偏偏老十四不過是頭一回派親信去西洋就有這樣的好事,關(guān)鍵是那家伙居然還不在意,一點都不上心,這更是讓胤禟又酸又妒的,只能跑到弘暉這里抱怨。
弘暉卻只是輕笑,提醒道,“十四叔雖然平白得了這么大一塊封地,恐怕卻沒有人手可以調(diào)到西洋去……”胤禎又不像弘暉和胤禟,還特意培養(yǎng)過翻譯人才,手底下的親信估計都不會說西洋話,又怎么派去打理西洋那塊封地呢。
胤禟眼睛一亮,經(jīng)過弘暉這么一點撥,他頓時覺得自己有機會了,就算十四現(xiàn)在就安排親信去學(xué)西洋話,那也要好幾年才能上手,眼下肯定是找不到人的,那還不如讓他先接手一段時間,胤禟手上有不少適合派往海外的人手,隨時都能抽調(diào)出一批人來,胤禟來了興致,立刻摩拳擦掌起來,打算就在弘暉這兒現(xiàn)場給胤禎寫一封信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