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兩章合一-《清穿之嫡長子》
第(1/3)頁
胤褆在被康熙廢黜后就一直圈禁在他原先的府邸上, 而胤礽卻是圈禁在咸福宮里,如今先帝駕崩,四爺成了皇城里新的主人, 那胤礽肯定是要被遷出來的。
弘暉有意要打聽他阿瑪對這兩位的態(tài)度并非是難事, 如今宮里的太監(jiān)都上趕著想要討好這位隱形的“太子”, 何況這打聽的消息也并非是那等不可告人的事,故而不消片刻功夫,弘暉就得知了胤禛對胤褆、胤礽的處理,因為這兩位都是康熙在世時親自廢黜的, 胤禛如今一上位也并沒有寬免他們, 而是將他們從京城押往皇陵那里去,讓他們?nèi)ナ刈孀谙葟R, 但是對于他們的子孫卻封賞了起來。
胤褆的嫡長子弘昱和胤礽的庶子弘晉都得了一個爵位,甚至還各自在朝中領(lǐng)了一份不輕不重的差事, 比起他們父輩當初掙得死去活來, 這兩人見了面反而都是小心翼翼相當客氣,他們在朝中也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輕易不與人起爭端, 不管是胤褆還是胤礽都有不少子女,如今胤褆和胤礽都去守祖廟, 而他們的子女卻還都留在京中, 弘昱與弘晉身上還肩負著照看弟妹的重任,故而都一副老沉模樣, 這對四爺而言卻是一件好事, 多了兩個得力能干的子侄。
因為弘暉的出現(xiàn)帶來了太多的變故, 這一次四爺?shù)纳衔浑m然也很不容易,但卻要比原先軌跡中要好太多,很多人和事情都沒有發(fā)展到不可挽回的那一步, 包括四爺與德妃、胤禎的關(guān)系,以及與其他幾位兄弟的關(guān)系,甚至因為弘暉的“能干”,胤禛上位后的局面也好很多,不僅民間朝中都沒有半點不好的風言風語,而且國庫私庫豐盈,可以說胤禛這下子是直接接過了一份非常不錯的家當。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是不吝對那些兄弟們都大方些,不僅給這一大批的兄弟們挨個晉升了爵位,還給了不少賞賜,尤其是那些排行靠后的弟弟們,有不少年歲都比弘暉小,甚至有的還只是娃娃,四爺讓他們繼續(xù)在宮里住著讀書,等到了年齡再出去開府,而到了年齡的出宮開府的都有一筆豐厚的安家費。
這待遇可是要比當初胤禛他們幾個年長的兄弟出府還要好了,畢竟那時候國庫也沒這么富裕。
四爺這么一通大手筆,讓京中原本因先皇駕崩的哀傷氣氛都淡了去,旁的不說,至少原本六神無主不知未來出路的先帝宮妃和皇子們都瞬間安心了下來,那些兒子已經(jīng)成年開府的宮妃都被陸續(xù)接出宮,去兒子的府邸上養(yǎng)老享福,在離宮前還能從新皇那里領(lǐng)一筆家當,每人都是喜滋滋的,而沒有兒子的宮妃也讓烏拉那拉氏照顧得妥妥當當?shù)模齻儼岢隽嗽茸〉膶m殿,都集中到了一處離新帝后宮較遠的宮殿中養(yǎng)老,雖然新住處荒僻了些,但是俸祿都成了原先的雙倍,吃食待遇也比以前好許多,這對那些本就恩寵不多的先帝小答應、小常在來說可是實打?qū)嵉暮锰幇。闹辛ⅠR對新帝夫婦的感觀都立馬好了起來。
原先還有不少人覺得四爺冷冰冰的沒點人情味,如今都覺得四爺只是面冷心熱罷了,康熙生的子女多,等四爺上位后,原先的皇子皇女就成了宗室一派,而弘暉先前就跑去胤禛那里提出建議,讓胤禟來當宗室日后的掌權(quán)人。
胤禛心里對福全那一系確實沒什么好感,而且這些人當初在康熙跟前非常得臉,比尋常的皇子皇女還要氣派些,他們先前看中的就不是四爺,等到四爺成功奪嫡上位后,這一派的人還沒轉(zhuǎn)過心思來,只當還是在康熙那一朝似的,見到胤禛時雖說禮法上挑不出錯來,但是不遜的姿態(tài)就擺在臉上,胤禛也不是那等愿意受悶氣的,等弘暉推了胤禟來頂這個宗室這個位置,立刻一口應下。
雖然胤禟在胤禛眼里行事頗為不靠譜,但是總歸比裕親王府的人要順眼好太多,而且四爺更多的也是為弘暉考慮。
他的兒子數(shù)量不多,但放在兄弟當中也不算少,看著如今手頭上的五個兒子,四爺心里最滿意的自然是自己的嫡長子,不管是從才智方便來看,還是從辦事能力上考察,弘暉在四爺心里都是無可挑剔的,更何況弘暉對異母弟妹的態(tài)度也無可挑剔,可以說,弘暉就是胤禛心里最完美的繼承人,他甚至想著要等先帝喪期過了后,就立弘暉為太子的。
胤禛也是親眼見識過當初康熙有多寵愛胤礽,但最后卻還是親手將其廢黜為庶人,即便如此,胤禛心里也是存了要立弘暉為太子。因為他不是皇阿瑪,而弘暉也與胤礽有很大不同。
比起康熙與胤礽生來就是天家父子,胤禛與弘暉更多的時光是在王府里度過,因為奪嫡的環(huán)境,胤禛與弘暉不僅父子感情親厚,一起并肩作戰(zhàn),就連王府里異母兄弟間的情誼也比皇城里的皇子公主們要好得多。
所以胤禛能應下胤禟來取代裕親王,就是想要提前給弘暉打造班底。
胤禛很清楚自己的身體,他如今上位時都已經(jīng)年過四十了,這個年歲可算不得青壯了,而且他的身子骨也比不上他皇阿瑪那么好,只怕是活不了那么長的時間,所以就不得不替弘暉好好謀算一二。
他很清楚自己兒子的能力,弘暉自小就比旁的孩子聰慧許多,但也正是如此,弘暉總是超出同齡人許多,在旁人結(jié)交權(quán)貴之子時,弘暉就已經(jīng)出府獨當一面,這樣一來雖然是同輩中佼佼者,但也失去了培養(yǎng)得力下屬的最好時機。
如今弘暉身邊比較得用的兩人也就是當初的兩個伴讀,但是四爺卻對這兩人不太滿意,一個是看在烏拉那拉氏面上才選的,而烏拉那拉氏母族早就旁落,德伍在京中朝臣子弟當中能力算不上出眾,另一個伴讀烏智也只是四爺當初為了向康熙表明心跡才安排給兒子的,如今回頭再看,只覺得兒子的班底太差了,還比不上自己當初開府的時候。
胤禛雖然對胤禟這人不太滿意了,但是不得不承認胤禟的身份還是挺好使的,生母是宜妃,又有一個同母哥哥是親王,哪怕是在宗室當中,尋常人也不敢招惹胤禟,關(guān)鍵是胤禟與弘暉關(guān)系一向不錯,讓其掌權(quán)管理宗室,就等于給弘暉培養(yǎng)了一個強大的助力,故而這事很快就被落實下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