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等追上了大部隊,眾人問他情況,遲余解釋一番,又說出關羽臨走時說的那一段話。 起初,他們都是不相信。 畢竟一個外國人,怎么可能說出“關某雖一介武夫,亦頗知忠義二字”的話來? 他們都一致認為是遲余自己給人家的話潤了色。 就跟《怦然心動》里的那那句話一樣。 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some in satin,some in gloss。but epare。 一般一點的翻譯是: 有的人淺薄,有的人金玉其表敗絮其中。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爛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后,會覺得其他人都只是浮云而已。 而詩一樣的翻譯則是: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銹。世人萬千種,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他們覺得,遲余只是為了秀一下自己的文學水平。 “還真有可能?!? 但見遲余一臉認真,葛大爺首先就相信了:“我跟你們說,剛剛那哥們一口京城話,比大部分在京城生活了十來年的外地人還標準。我都懷疑他是打小生活在京城的?!? 遲余想了想,搖頭說道:“應該不是。我記得他自己說過,在京城生活過幾年。幾年倒是忘記了,但肯定沒有十年以上?!? 陳無極沉思道:“倒也是個奇人。立誓要做個旅行家嗎?別說,這個事還真挺有意思的?!? 葛大爺笑著問道:“怎么?陳導是有什么想法了嗎?” 陳無極搖了搖頭:“也沒有什么想法不想法的。遲余不說是他叫做什么鮑勃嗎?我倒想起一個電影。叫什么來著?” 遲余提醒道:“是不是《流浪貓鮑勃》?” 陳無極點頭:“對,就是這個電影。那個電影,說實話拍的挺不錯,三故事不復雜,但是很有人文氣息。” 然后就blablabla說了一通。 得。 這位在以《霸王別姬》這部電影,被世界電影圈稱為華國人文主義電影大師后,到處在賣弄他對于人文主義電影的理論認知。 基本上一開始,就能說個十來分鐘的。 不過。 聽多了之后,就會發現,他反復就是那么幾個觀點。 陳無極終于說痛快了,然后看了看時間,再看看一臉認真,還想再聽的眾人,說道:“不說這個了。走吧,先去吃飯。今天晚上,算劇組聚餐?!? “陳導大氣!” 眾人于是歡呼。 …… 關羽的出現又離開,對于遲余來說,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 遲余和《霸王別姬》劇組,在本屆戛納電影節上,無疑是最靚的那個仔,走到哪里,都能被圍得水泄不通。 估計到紅毯那一天,肯定會獲得舉辦方清毯的待遇。 這就是兩們戛納影帝加持的牌面。 但,正所謂大熱必死。 雖然不得不高調,但是眾人在接受采訪時,還是保持著低調謙遜。 然而,媒體們可不管這些。 在他們報回國的新聞里,簡直是怎么夸張,怎么來。 #《霸王別姬》劇組高調現身戛納電影節,陳無極遲余等人意氣風發# #陳無極:我來這里,只有三件事,領獎,領獎,還是領獎!# #遲余:在他們來戛納之前,我就已經來過一次了# #葛攸:在遲余拿到戛納影帝之前,我就已經是戛納影帝了# #富大隆:戛納電影節還不錯# #萬倩:戛納電影節看起來挺有國際范的# #震驚:兩位戛納影帝竟然在戛納電影節上做出這樣的事情!# 媒體們,把格林公式玩的溜極了。 事實上。 這些標題,網友們點進去就發現,完全是標題黨。 甚至是,只有一個標題。 內容就是,幾張遲余等人在電影節活動上的圖片,以及幾句話的介紹。 “近日,《霸王別姬》劇組抵達戛納電影節,陳無極、遲余、葛攸、富大隆等人接受了本報的專訪……” 然后。 就沒有然后了。 既然如此,這些新聞,也是點擊量和瀏覽量都不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