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跟著去的子魚回來才會是那個表情。 謝臨安聞言看向她,頷首輕聲道: “一如今日?!? “淮安府的災民都去哪兒了,他難道把災民都藏了起來?” 她不太能懂,淮安知府這么做的原因何在, “他為什么要把災民藏起來?” 謝臨安的眼神陡然變得銳利,他慢慢說到: “是想盡快將我們送走?!? 宋引玉聞言眼睛一亮茅塞頓開,所有的不對勁都解開了。 沒錯,只要淮安府的災情沒那么嚴重,他們便沒有理由久留。 可還是不對勁,如果想早些送走他們,那意味著打從一開始,淮安府就并不想讓朝廷的人來, “既然如此,那他們又為什么要折子喊著讓朝廷賑災平亂?” “淮安府地處南地,歷年來皆是風調雨順,其境內有一條巫河百年未曾干涸過。 旱情縱使嚴重,仍不至于百姓因餓死,而生了民亂。 然,百姓送至皇上御案的請命書道,淮安境內已是路有餓殍,十室九空。 淮安府的折子則道,境內災民食不果腹,官府打開糧倉放糧,所有糧倉已全部空了。 種種跡象表明,淮安的確災情嚴重。 可折子是遲了一個月,淮安已落雨過后才上呈的。” 說著謝臨安頓了頓,接著道, “他們應是打從一開始就沒想過向朝廷上呈災情一事的。 后來約摸是壓不住了。” 短短幾句話聽得宋引玉覺得驚悚: “身為父母官,死了那么多人,他們難道還能把這么大的事給藏起來?” 這膽子未免太大了。 “或是以為此事可控。” 謝臨安的目光變得黑沉沉,神情有些冰冷,宋引玉極少在他臉上看見這樣的神情。 顯然他已是查到了什么。 宋引玉卻沒因此放下心里的大石頭,反而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中。 這事怎么處處都透著股矛盾和詭異,讓人不禁毛骨悚然。 宋引玉忍不住再次掀了車簾子看向外面,細細打量著每一個人的表情。 許久,她還是看出了些許端倪。 假的就是假的,那臉上的笑再燦爛,也會顯出僵硬感。 還有那寬大的衣服下所掩藏的消瘦身材,凹陷的臉頰及眼神里的晦暗。 她甚至在其中看見了一個,瘦得跟小猴子一樣的孩子站在賣饅頭攤販前流口水。 沒多久他的母親出現(xiàn),抱起他匆匆走了。 可他們兩人明明都穿著還算體面的衣服,身上兩個補丁都沒有,哪能還買不起一個饅頭。 入眼所看到的一切,都足以說明問題。 宋引玉不忍再看下去,她放下簾子,閉了眼睛。 一路不緊不慢地走著,繞過熱鬧的街市很快便道了地方。 淮安知府在知府衙門里騰出了幾個院子,供他們一行人入住。 那知府衙門又大又寬敞,一點不亞于京中勛貴的府邸。 在衙門口,謝臨安掀開車簾下了車,宋引玉緊跟其后。 而他甫一露面,周遭靜了一下,似是沒料到傳聞中的謝首輔真的這般年親,還長了這么一副好相貌。 而后最先回過神來的知府,上前拱手道: “下官淮安知府齊兆興見過謝大人?!? 謝臨安頷首,淡聲道: “齊大人近日辛苦了。” “讓謝大人費心了,都是下官該做的,幸得上天庇佑解了干旱,讓下官平了民亂。幸得皇上恩典,派來了大人來賑災。 淮安有救了。” 話音一落,他眼眶又濕了。 低眉順眼跟著謝臨安的宋引玉悄悄抬頭看了一眼,她抿唇又垂眼了。 此人口口聲聲說淮安有救了,說起這事來,更是真情流露。 若不是今日換一人站在這,說不準就會被他這幅偽善的模樣給騙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