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埋怨-《穿成農家老太后》
第(1/3)頁
對于安常煦的焦躁與不安, 陳鳳琪一直看在眼里,在她本身也放心不下的情況下,想勸對方的言語顯得太過蒼白與無力,她就沒有多說什么。
眼看他在接到李常欣一行已經抵達定北軍的消息后, 這種擔憂、懊惱、悔恨的情緒幾乎到了極點, 她只得好聲勸慰道。
“你不要總是將事情往壞的方面想, 我們應該多給常欣一些信任,更何況那王東安再怎么無能,他應該清楚定北軍是王家的根基, 應該不敢克扣定北軍的軍資。”
“更何況根據我們得到的數據看,定北軍庫存的糧食,應該能足夠堅持到明年開春。”
嘴里說著一個個的‘應該’,陳鳳琪心里其實也有些沒譜,那北疆畢竟離得太遠, 而她向來不敢太過高估某些人的下限,畢竟那有些人實在無法以常人度之。
可是如今這山高路遙, 除了相信李常欣, 相信自己教給對方的那些,在北方冰雪環境中的生存技巧, 應該可以發揮出一些作用外, 陳鳳琪也不知道該怎么安慰自己,對方肯定一切都好。
“王東安近日就能押送回京,我要讓大理寺好好審審他,我要收回王家的爵位, 將王家上下全都流放,竟然養出這么一個無才無德、害人害己的蠢貨。”
在陳鳳琪看來,王家從上一代老侯爺起, 就有些撐不起大局,不過老侯爺的命好,早年王家有他爹撐著,等他爹沒了,他的二兒子少年成名,將定北軍給撐了起來。
二兒子雖在而立之齡便戰死沙場,卻為邊關爭取到近八年的安寧,直到前兩年,先帝御駕親征,才曝露出定北軍這些年來,已變得今非昔比,戰斗力大降的事實。
讓先帝因此而重傷回京,心中暗恨不已,還不好直接表現出來。
畢竟外人所看到的,是王老侯爺一大把年齡為護駕而戰死沙場的功績,這也是先帝當年只能吃下啞巴虧不說,還要在面子上表彰王老侯爺,給其后輩施恩加寵的原因。
可是老侯爺執掌定北軍的時期,定北軍多少還有些戰力,王東安沒有他爹早年一直有人幫他撐著的好運氣,卻比他爹更為無能,還毫無自知之明,才會讓安國蒙受如此重大的損失。
陳鳳琪也對那王東安十分不滿,可她更知道,不能意氣用事,王東安就算是罪該萬死,也不能罰得太過。
“王家老夫人不僅還在,還一直在康平眷村盡心心力的當夫子,侯爵降級,五房貶為庶民即可。”
要不然,別人只會覺得他們刻薄寡恩,不念宣武侯府的老侯爺在兩年前,剛戰死沙場,王家滿門忠烈的舊情,從而忽略因那王東安的無能,所導致的邊境數座縣城被燒殺搶掠的慘劇。
刀子不是落在自己身上時,許多人都會站在自以為正義的立場上,慷他人之慨,或者是跟著人云變云,這是人的本性,也是誰都無法改變的世情。
安常煦心有不甘的錘了下桌子,因為他知道,他祖母說得對,外人看到的是他們借王東安犯錯之機,順利接掌定北軍,占盡了便宜。
卻不知道他們比誰都希望王東安能將定北軍管好,只要對方能保衛好北疆,不被敵人侵犯,不用讓李常欣去冒這個險,讓他給王東安封爵,讓他們王家一門雙爵都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