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七十章 正文完結(jié)-《穿成農(nóng)家老太后》


    第(2/3)頁

    “我真是白生養(yǎng)了你這個逆子一場,你個不……”

    徐景成干脆利索的直接打斷對方的哭訴。

    “我哥即將要在軍中成親,我要趕著去喝喜酒,實在沒時間在此多耽誤,母親請自便。”

    文氏哭嚎聲頓時戛然而止,不可思議的迅速上前伸出手,想要拉住已經(jīng)轉(zhuǎn)身的小兒子。

    可是徐景成在軍中多年,那身手反應(yīng)當(dāng)然是十分靈敏,他有意放縱對方的接近也就罷了,當(dāng)他不想再放任對方時,壓根就不會給對方可以接近的機會。

    沒能拉住兒子,文氏還是大聲呵斥道。

    “徐景成,你給我說清楚,什么叫做你哥將要軍中成親?他要和誰成親?是你祖母給他定的親?那可是我的兒子,他成親,怎么可以略過我這個母親?”

    快速退開,沒讓對方抓住胳膊的徐景成轉(zhuǎn)頭道。

    “你放心,將要與我哥成親的姑娘是誰,連我祖父、祖母都不知道,他們?nèi)绾螢槲腋缍ㄓH?是我哥自己求娶的,這是我這輩子最佩服他的一件事,竟然沒有經(jīng)過母親的允許,給自己定下終身大事,哈哈,說什么我也要去當(dāng)面向我哥表示道賀。”

    這是徐景成的真心話,因為打小就不得母親歡心,親眼看著她是如何將一顆心都偏到他大哥身上,忽視他與妹妹,他一直很希望自己也能爭取到母親的關(guān)心與愛護,所以努力在對方面前當(dāng)個任打任罵的好孩子。

    這份孺慕之情,一直到當(dāng)今登基前都還在,直到他在南境聽說自己的母親不知輕重,說的那些被有心人聽去,會連累他們整個家族,在后來甚至還犯下差點禍及全族的大罪后,他才深刻的意識到,他的母親已經(jīng)無可救藥。

    在對方心中,最依重的只有曾經(jīng)讓他很羨慕,后來讓他很同情的大哥,最信任的永遠只有她的娘家人,她認(rèn)為值得尊敬的只有那些所謂書香門第,絲毫不曾為婆家一族的生死前程考慮,包括他們?nèi)置谩?

    這也讓徐景成對自己的母親徹底寒心,這次來見他母親前,徐景成其實還懷著一線希望,希望他母親在經(jīng)歷過這次的變故后,在心態(tài)等方面能有所改變。

    就像他那深受母親影響的兄長,定北軍歷練這幾年后,改變極其明顯,連成親這等大事,都敢作主張。

    而且果斷到邊祖父母與父親的勸說都不聽,堅持不愿再回京,也相當(dāng)于是主動放棄柱國公府中的一切。

    可是事實證明,他的母親在這莊上住了近四年后,不僅沒有反省自身的過錯,還變得越發(fā)的偏激與急躁,連過去一直維持得很好的溫柔優(yōu)雅的表面姿態(tài)都端不住,這也讓徐景成對她真正死心。

    既然母不慈,他也就沒必要再像過去般,在自己的母親面前收起所有的鋒芒,努力做個任其訓(xùn)斥、打罵的孝敬兒子。

    可是文氏不知道,曾經(jīng)對她的母愛無比期待的小兒子,因為她的種種言行,以及現(xiàn)在這明顯不思悔改的表現(xiàn),徹底與她離心離德,不打算再與她講母子情分。

    在她的心中,這個不討喜的兒子再怎么樣,都是她的親生兒子,就應(yīng)該聽她的話,沒權(quán)忤逆她這個母親。

    “我不允許,不管你哥要和誰成親,沒有我的允許,他就不準(zhǔn)成親,你去告訴他,除非他不打算再認(rèn)我這個母親,要不然,我絕對不允許他私自和別人成親。”

    正在這時,一直小心站在一邊的女子小聲喊了聲。

    “姑姑。”

    這聲呼喚提醒了文氏,她頓時精神一振,招手示意對方上前的同時,口中還以命令的語氣說道。

    “這是你大舅家的婉兒表姐,她因為受你外祖家的事情牽連,與夫家和離了,你將她帶去交給你哥,有她照顧你哥的日常起居,我也能放心些。”

    聽到這話,徐景成被震驚到有些反應(yīng)遲鈍,所以對他母親而言,所謂的母愛,就是將他大哥給坑得前途盡毀不說,還生怕他被毀得不夠徹底,再火上澆油嗎?

    想到這些,徐景成再次對自己兄長的遭遇感到由衷的同情,同時也很慶幸他祖母與他父親總算在最后時刻拉了他兄長一把,讓他徹底離開他們母親的控制范圍,才能有如如今的改變。

    “婉兒表姐在此陪伴母親就好,兄長將要娶妻,有未來的嫂嫂與我可相互照顧即可,實在不宜多個外人,母親好自保重吧。”

    面對小兒子毫不猶豫的拒絕,文氏再次勃然大怒,但是想到她對侄女的承諾,以及讓侄女陪著她在莊上清苦度日的心疼不忍,她強壓下心中的火氣道。

    “不準(zhǔn)胡說,沒有我的同意,你哪來的嫂嫂,我早說過,你要趕緊去告訴你哥,他要是還想認(rèn)我這個母親,就要聽我的,我不準(zhǔn)他在外面娶個身份來歷不明的女子。”

    “就算你現(xiàn)在不方便帶你婉兒表姐去你哥身邊,也可以先將你表姐帶回我們府里,好好照顧一下你表姐。”

    聽到這荒唐可笑的安排,徐景成連招呼都不打一聲,直接滿臉怒氣的離開,去找莊上的管事,訓(xùn)斥他不該隨便放外人進莊,要求他以后要對莊上進行嚴(yán)加看管,給他那個在這里白吃白喝還不算,還想去他們府上禍害他們兄弟的表姐多找些事干。

    說完之后,本打算轉(zhuǎn)身離開,徐景成又轉(zhuǎn)頭交待道。

    “在莊上起座佛堂,不拘什么佛經(jīng)、道經(jīng),給夫人都備上一些,食物也清淡一些,讓她在莊上好好休生養(yǎng)性。”

    也好讓他母親少惦記紅塵俗事,以免她總要承受求而不得的痛苦,在他母親做出那種事后,府上早已沒了她的位置,可她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還心心念念的惦記著要回去,要給他們?nèi)置卯?dāng)家作主。

    徐景成雖然不像他兄長那樣愛讀書,君子六藝樣樣精通,可他并不笨,相反,因為他從小不受母親喜愛,對旁人的喜怒愛恨更為敏感。

    又因從小去軍中,不僅受到祖父的悉心愛護與培養(yǎng),還得到堂叔和堂嬸的關(guān)心與照顧,與徐景楠這個年齡相差不大的堂哥同進同出,早早的就習(xí)得人情世故。

    早前因為文氏是他的母親,是他最在意的親人,他才一直放不下,如今徹底認(rèn)清母親的本質(zhì)后,他足智多謀,做事果斷的一面就占了上風(fēng),毫不心軟的給他母親做出這個安排。

    只是莊上的管事雖然得了徐景成的吩咐,還是不敢直接照做,而是將這番吩咐報到柱國公府上,得到老柱國公夫妻與徐忠廷的一致允許后,才正式實施。

    得知徐景成親自為他母親做出的安排,他的幾位長輩都有些意外,他們是知道徐景成對自己母親的心結(jié)的,他們沒有從重處置文氏,也是照顧到她這三個子女的的心情。

    沒想到徐景成遠比他們所以為的更能拿得起放得下,將他的母親也看得更透徹,才會親自做出這種安排。

    “不管文氏如何,總之她給我們徐家生的三個孫子孫女,都是好的,就憑這一點,我們徐家無論如何,都要好生供養(yǎng)她到終老。”

    聽到自家父親的感慨,徐忠廷趕緊應(yīng)下。

    “是,父親請放心,兒子會讓人不時去莊上看看,確保文氏的衣食用度不會補克扣。”

    “我沒什么不放心的,別看景成親自安排他母親吃齋念佛,也不會真能狠下心任人克扣他母親的生活,頂多也就是讓他母親,再也影響不到他與我們這些家人的生活而已。”

    說這話時,老柱國公有些欣慰,也有些心疼,大孫子堅持不再回京,還在不讓家人出面的情況下,做出自己在外娶妻,將來定居北疆的決定,態(tài)度十分明顯,就是要徹底放棄身為府中長孫,繼承國公府一切的權(quán)利。

    好在小孫子從小是由他親自培養(yǎng)出來,頭腦清醒,做事有分寸,讓他們徐家后繼有人。

    景楠雖然也不錯,但在長房有人的情況下,讓二房承爵,先不說上面同不同意,肯定會給他們徐家的未來留下隱患。

    眼看安常煦馬上就要過二十周歲的生日,陳鳳琪正心情很好的說道。

    “好在徐家是個明事理的,并沒有為這次的調(diào)遣生嫌隙。”

    新任柱國公在卸掉京郊大營的大統(tǒng)領(lǐng)之位后,并沒有按慣例被派往鎮(zhèn)南軍,接掌鎮(zhèn)南軍,而是被派去接掌征西軍的消息傳開,讓所有人都深感意外,在朝野內(nèi)外引起過不小的議論。

    就連朝堂上的眾大臣也為此事議論過,只是征西軍原本的執(zhí)掌者,在此前已經(jīng)主動請辭,請辭的原因沒有對外透露,該知道的人,心里都清楚。

    在這種情況下,讓新任柱國公去接掌征西軍的事,少了許多阻力,作為安撫,原本執(zhí)掌征西軍的大將軍族中一位能力出眾的后輩,已經(jīng)被送往衛(wèi)山軍。

    如此一來,在各方私下里已經(jīng)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就算外人有意見,也注定起不到什么作用。

    與此同時,皇上與太尊打算改舊例,拋棄各軍大權(quán)由某家代代相傳的規(guī)則,讓各軍主帥定期換人的計劃,也正式開始實施。

    能做到像這樣,在各方主動配合,風(fēng)平浪靜的情況下,順利完成這項改制,讓人不得不深感佩服,同時也深刻意識到,皇上雖然年輕,卻已經(jīng)徹底坐穩(wěn)皇位。

    了了心頭一樁大事,安常煦的心情也很好。

    “還是祖母規(guī)劃得好,秉持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提前布局,讓他們看到我們的信任與誠意,才會如此心無芥蒂答應(yīng)這些安排。”

    對于這類恭維,安常煦早就達到張口就來的地步,陳鳳琪也已聽得心如止水,到了絲毫不受影響的地步,任其說得再好聽,還是直接說出自己的打算。

    “再過幾天,就是你年滿二十周歲的日子,我這個監(jiān)國太尊也是時侯該退位,可以回去好好頤養(yǎng)天年了。”

    雖然陳鳳琪在臨朝聽政時,很少會發(fā)聲,可是誰都知道,朝廷的種種重大事件與舉措背后,都有她這個監(jiān)國太尊參與的影子。

    即便陳鳳琪其實很少會態(tài)度強勢的直接拿主意,大多數(shù)時侯,她都只是給安常煦提供一些考慮問題的角度,或是一些新思路。

    能在登基四年多的情況下,就走到今天這種政通人和的地上,安常煦更多的是憑借自身之力,可是聽說祖母要退位,他還是大驚失色的連忙拒絕。

    “奶,您可不能就這么拋下我不管啊!要沒有您在一旁幫我把關(guān),我這心里沒底,肯定會手足無措,一點都不踏實。”

    陳鳳琪不吃他這一套,態(tài)度堅定的回道。

    “你少來這套,再怎么不適應(yīng)你后來的新身份與位置,這四五年下來,你也已經(jīng)對自己的身份職責(zé),有了一個清晰的認(rèn)知,對未來也有了自己的規(guī)劃,別總巴著我一個農(nóng)家出身的老太不放。”

    算起來,她也是剛好來到這個世界滿二十周年,再怎么不愿承認(rèn),用她自己的實際年齡算,現(xiàn)在也確實到了近半百的歲數(shù),在這個世界上,是當(dāng)之無愧的老太太。

    對陳鳳琪而言,這些年來,不管是在養(yǎng)孫子孫女的時候,還是當(dāng)這個監(jiān)國太尊的時候,內(nèi)心深處其實一直都承擔(dān)著莫大的壓力。

    因為身為一個研究歷史的學(xué)者,她深知有些人與事,會對后世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她并不確定自己說的話,做的事,到底對不對,會不會給這個陌生的時空造成負(fù)面影響。

    雖然她并沒有給這里的人們描繪通過人們的努力,后世的人類在科學(xué)技術(shù)方面將會達到的境界,也不曾安排人重點向那些方面鉆研。

    只是毫不掩飾自身立場的鼓勵人們創(chuàng)新,大力扶持各個愿意接受改制創(chuàng)新的書院,重視醫(yī)學(xué)的研究發(fā)展,想要盡力改善老百姓看病難,受了重傷,得了重病只能等死的殘酷現(xiàn)狀。

    可是這些思想,以及身為皇帝的安常煦全力配合,往這些方面努力的舉動,都讓陳鳳琪在為此感到欣慰之余,心中還充滿著不確定,不知道自己到底做得對不對。

    何況她本身只是一個初出校門,雖然找到工作,卻還沒來得及正式上任的人,不僅沒有親自養(yǎng)孩子的經(jīng)驗,更沒有宦場經(jīng)驗,卻被趕鴨子上架的當(dāng)了這個監(jiān)國太尊,有一說一,她幾乎是無時無刻的期待著能解脫的這一天。

    看著徐景成那平靜淡漠的神情,讓文氏深感丟臉之余,再次施展出自己的壓箱底的本事,嚎啕大哭起來。

    “我真是白生養(yǎng)了你這個逆子一場,你個不……”

    徐景成干脆利索的直接打斷對方的哭訴。

    “我哥即將要在軍中成親,我要趕著去喝喜酒,實在沒時間在此多耽誤,母親請自便。”

    文氏哭嚎聲頓時戛然而止,不可思議的迅速上前伸出手,想要拉住已經(jīng)轉(zhuǎn)身的小兒子。

    可是徐景成在軍中多年,那身手反應(yīng)當(dāng)然是十分靈敏,他有意放縱對方的接近也就罷了,當(dāng)他不想再放任對方時,壓根就不會給對方可以接近的機會。

    沒能拉住兒子,文氏還是大聲呵斥道。

    “徐景成,你給我說清楚,什么叫做你哥將要軍中成親?他要和誰成親?是你祖母給他定的親?那可是我的兒子,他成親,怎么可以略過我這個母親?”

    快速退開,沒讓對方抓住胳膊的徐景成轉(zhuǎn)頭道。

    “你放心,將要與我哥成親的姑娘是誰,連我祖父、祖母都不知道,他們?nèi)绾螢槲腋缍ㄓH?是我哥自己求娶的,這是我這輩子最佩服他的一件事,竟然沒有經(jīng)過母親的允許,給自己定下終身大事,哈哈,說什么我也要去當(dāng)面向我哥表示道賀。”

    這是徐景成的真心話,因為打小就不得母親歡心,親眼看著她是如何將一顆心都偏到他大哥身上,忽視他與妹妹,他一直很希望自己也能爭取到母親的關(guān)心與愛護,所以努力在對方面前當(dāng)個任打任罵的好孩子。

    這份孺慕之情,一直到當(dāng)今登基前都還在,直到他在南境聽說自己的母親不知輕重,說的那些被有心人聽去,會連累他們整個家族,在后來甚至還犯下差點禍及全族的大罪后,他才深刻的意識到,他的母親已經(jīng)無可救藥。

    在對方心中,最依重的只有曾經(jīng)讓他很羨慕,后來讓他很同情的大哥,最信任的永遠只有她的娘家人,她認(rèn)為值得尊敬的只有那些所謂書香門第,絲毫不曾為婆家一族的生死前程考慮,包括他們?nèi)置谩?

    這也讓徐景成對自己的母親徹底寒心,這次來見他母親前,徐景成其實還懷著一線希望,希望他母親在經(jīng)歷過這次的變故后,在心態(tài)等方面能有所改變。

    就像他那深受母親影響的兄長,定北軍歷練這幾年后,改變極其明顯,連成親這等大事,都敢作主張。

    而且果斷到邊祖父母與父親的勸說都不聽,堅持不愿再回京,也相當(dāng)于是主動放棄柱國公府中的一切。

    可是事實證明,他的母親在這莊上住了近四年后,不僅沒有反省自身的過錯,還變得越發(fā)的偏激與急躁,連過去一直維持得很好的溫柔優(yōu)雅的表面姿態(tài)都端不住,這也讓徐景成對她真正死心。

    既然母不慈,他也就沒必要再像過去般,在自己的母親面前收起所有的鋒芒,努力做個任其訓(xùn)斥、打罵的孝敬兒子。

    可是文氏不知道,曾經(jīng)對她的母愛無比期待的小兒子,因為她的種種言行,以及現(xiàn)在這明顯不思悔改的表現(xiàn),徹底與她離心離德,不打算再與她講母子情分。

    在她的心中,這個不討喜的兒子再怎么樣,都是她的親生兒子,就應(yīng)該聽她的話,沒權(quán)忤逆她這個母親。

    “我不允許,不管你哥要和誰成親,沒有我的允許,他就不準(zhǔn)成親,你去告訴他,除非他不打算再認(rèn)我這個母親,要不然,我絕對不允許他私自和別人成親。”

    正在這時,一直小心站在一邊的女子小聲喊了聲。

    “姑姑。”

    這聲呼喚提醒了文氏,她頓時精神一振,招手示意對方上前的同時,口中還以命令的語氣說道。

    “這是你大舅家的婉兒表姐,她因為受你外祖家的事情牽連,與夫家和離了,你將她帶去交給你哥,有她照顧你哥的日常起居,我也能放心些。”

    聽到這話,徐景成被震驚到有些反應(yīng)遲鈍,所以對他母親而言,所謂的母愛,就是將他大哥給坑得前途盡毀不說,還生怕他被毀得不夠徹底,再火上澆油嗎?

    想到這些,徐景成再次對自己兄長的遭遇感到由衷的同情,同時也很慶幸他祖母與他父親總算在最后時刻拉了他兄長一把,讓他徹底離開他們母親的控制范圍,才能有如如今的改變。

    “婉兒表姐在此陪伴母親就好,兄長將要娶妻,有未來的嫂嫂與我可相互照顧即可,實在不宜多個外人,母親好自保重吧。”

    面對小兒子毫不猶豫的拒絕,文氏再次勃然大怒,但是想到她對侄女的承諾,以及讓侄女陪著她在莊上清苦度日的心疼不忍,她強壓下心中的火氣道。

    “不準(zhǔn)胡說,沒有我的同意,你哪來的嫂嫂,我早說過,你要趕緊去告訴你哥,他要是還想認(rèn)我這個母親,就要聽我的,我不準(zhǔn)他在外面娶個身份來歷不明的女子。”

    “就算你現(xiàn)在不方便帶你婉兒表姐去你哥身邊,也可以先將你表姐帶回我們府里,好好照顧一下你表姐。”

    聽到這荒唐可笑的安排,徐景成連招呼都不打一聲,直接滿臉怒氣的離開,去找莊上的管事,訓(xùn)斥他不該隨便放外人進莊,要求他以后要對莊上進行嚴(yán)加看管,給他那個在這里白吃白喝還不算,還想去他們府上禍害他們兄弟的表姐多找些事干。

    說完之后,本打算轉(zhuǎn)身離開,徐景成又轉(zhuǎn)頭交待道。

    “在莊上起座佛堂,不拘什么佛經(jīng)、道經(jīng),給夫人都備上一些,食物也清淡一些,讓她在莊上好好休生養(yǎng)性。”

    也好讓他母親少惦記紅塵俗事,以免她總要承受求而不得的痛苦,在他母親做出那種事后,府上早已沒了她的位置,可她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還心心念念的惦記著要回去,要給他們?nèi)置卯?dāng)家作主。

    徐景成雖然不像他兄長那樣愛讀書,君子六藝樣樣精通,可他并不笨,相反,因為他從小不受母親喜愛,對旁人的喜怒愛恨更為敏感。

    又因從小去軍中,不僅受到祖父的悉心愛護與培養(yǎng),還得到堂叔和堂嬸的關(guān)心與照顧,與徐景楠這個年齡相差不大的堂哥同進同出,早早的就習(xí)得人情世故。

    早前因為文氏是他的母親,是他最在意的親人,他才一直放不下,如今徹底認(rèn)清母親的本質(zhì)后,他足智多謀,做事果斷的一面就占了上風(fēng),毫不心軟的給他母親做出這個安排。

    只是莊上的管事雖然得了徐景成的吩咐,還是不敢直接照做,而是將這番吩咐報到柱國公府上,得到老柱國公夫妻與徐忠廷的一致允許后,才正式實施。

    得知徐景成親自為他母親做出的安排,他的幾位長輩都有些意外,他們是知道徐景成對自己母親的心結(jié)的,他們沒有從重處置文氏,也是照顧到她這三個子女的的心情。

    沒想到徐景成遠比他們所以為的更能拿得起放得下,將他的母親也看得更透徹,才會親自做出這種安排。

    “不管文氏如何,總之她給我們徐家生的三個孫子孫女,都是好的,就憑這一點,我們徐家無論如何,都要好生供養(yǎng)她到終老。”

    聽到自家父親的感慨,徐忠廷趕緊應(yīng)下。

    “是,父親請放心,兒子會讓人不時去莊上看看,確保文氏的衣食用度不會補克扣。”

    “我沒什么不放心的,別看景成親自安排他母親吃齋念佛,也不會真能狠下心任人克扣他母親的生活,頂多也就是讓他母親,再也影響不到他與我們這些家人的生活而已。”

    說這話時,老柱國公有些欣慰,也有些心疼,大孫子堅持不再回京,還在不讓家人出面的情況下,做出自己在外娶妻,將來定居北疆的決定,態(tài)度十分明顯,就是要徹底放棄身為府中長孫,繼承國公府一切的權(quán)利。

    好在小孫子從小是由他親自培養(yǎng)出來,頭腦清醒,做事有分寸,讓他們徐家后繼有人。

    景楠雖然也不錯,但在長房有人的情況下,讓二房承爵,先不說上面同不同意,肯定會給他們徐家的未來留下隱患。

    眼看安常煦馬上就要過二十周歲的生日,陳鳳琪正心情很好的說道。

    “好在徐家是個明事理的,并沒有為這次的調(diào)遣生嫌隙。”

    新任柱國公在卸掉京郊大營的大統(tǒng)領(lǐng)之位后,并沒有按慣例被派往鎮(zhèn)南軍,接掌鎮(zhèn)南軍,而是被派去接掌征西軍的消息傳開,讓所有人都深感意外,在朝野內(nèi)外引起過不小的議論。

    就連朝堂上的眾大臣也為此事議論過,只是征西軍原本的執(zhí)掌者,在此前已經(jīng)主動請辭,請辭的原因沒有對外透露,該知道的人,心里都清楚。

    在這種情況下,讓新任柱國公去接掌征西軍的事,少了許多阻力,作為安撫,原本執(zhí)掌征西軍的大將軍族中一位能力出眾的后輩,已經(jīng)被送往衛(wèi)山軍。

    如此一來,在各方私下里已經(jīng)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就算外人有意見,也注定起不到什么作用。

    與此同時,皇上與太尊打算改舊例,拋棄各軍大權(quán)由某家代代相傳的規(guī)則,讓各軍主帥定期換人的計劃,也正式開始實施。

    能做到像這樣,在各方主動配合,風(fēng)平浪靜的情況下,順利完成這項改制,讓人不得不深感佩服,同時也深刻意識到,皇上雖然年輕,卻已經(jīng)徹底坐穩(wěn)皇位。

    了了心頭一樁大事,安常煦的心情也很好。

    “還是祖母規(guī)劃得好,秉持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提前布局,讓他們看到我們的信任與誠意,才會如此心無芥蒂答應(yīng)這些安排。”

    對于這類恭維,安常煦早就達到張口就來的地步,陳鳳琪也已聽得心如止水,到了絲毫不受影響的地步,任其說得再好聽,還是直接說出自己的打算。

    “再過幾天,就是你年滿二十周歲的日子,我這個監(jiān)國太尊也是時侯該退位,可以回去好好頤養(yǎng)天年了。”

    雖然陳鳳琪在臨朝聽政時,很少會發(fā)聲,可是誰都知道,朝廷的種種重大事件與舉措背后,都有她這個監(jiān)國太尊參與的影子。

    即便陳鳳琪其實很少會態(tài)度強勢的直接拿主意,大多數(shù)時侯,她都只是給安常煦提供一些考慮問題的角度,或是一些新思路。

    能在登基四年多的情況下,就走到今天這種政通人和的地上,安常煦更多的是憑借自身之力,可是聽說祖母要退位,他還是大驚失色的連忙拒絕。

    “奶,您可不能就這么拋下我不管啊!要沒有您在一旁幫我把關(guān),我這心里沒底,肯定會手足無措,一點都不踏實。”

    陳鳳琪不吃他這一套,態(tài)度堅定的回道。

    “你少來這套,再怎么不適應(yīng)你后來的新身份與位置,這四五年下來,你也已經(jīng)對自己的身份職責(zé),有了一個清晰的認(rèn)知,對未來也有了自己的規(guī)劃,別總巴著我一個農(nóng)家出身的老太不放。”

    算起來,她也是剛好來到這個世界滿二十周年,再怎么不愿承認(rèn),用她自己的實際年齡算,現(xiàn)在也確實到了近半百的歲數(shù),在這個世界上,是當(dāng)之無愧的老太太。

    對陳鳳琪而言,這些年來,不管是在養(yǎng)孫子孫女的時候,還是當(dāng)這個監(jiān)國太尊的時候,內(nèi)心深處其實一直都承擔(dān)著莫大的壓力。

    因為身為一個研究歷史的學(xué)者,她深知有些人與事,會對后世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她并不確定自己說的話,做的事,到底對不對,會不會給這個陌生的時空造成負(fù)面影響。

    雖然她并沒有給這里的人們描繪通過人們的努力,后世的人類在科學(xué)技術(shù)方面將會達到的境界,也不曾安排人重點向那些方面鉆研。

    只是毫不掩飾自身立場的鼓勵人們創(chuàng)新,大力扶持各個愿意接受改制創(chuàng)新的書院,重視醫(yī)學(xué)的研究發(fā)展,想要盡力改善老百姓看病難,受了重傷,得了重病只能等死的殘酷現(xiàn)狀。

    可是這些思想,以及身為皇帝的安常煦全力配合,往這些方面努力的舉動,都讓陳鳳琪在為此感到欣慰之余,心中還充滿著不確定,不知道自己到底做得對不對。

    何況她本身只是一個初出校門,雖然找到工作,卻還沒來得及正式上任的人,不僅沒有親自養(yǎng)孩子的經(jīng)驗,更沒有宦場經(jīng)驗,卻被趕鴨子上架的當(dāng)了這個監(jiān)國太尊,有一說一,她幾乎是無時無刻的期待著能解脫的這一天。

    看著徐景成那平靜淡漠的神情,讓文氏深感丟臉之余,再次施展出自己的壓箱底的本事,嚎啕大哭起來。

    “我真是白生養(yǎng)了你這個逆子一場,你個不……”

    徐景成干脆利索的直接打斷對方的哭訴。

    “我哥即將要在軍中成親,我要趕著去喝喜酒,實在沒時間在此多耽誤,母親請自便。”

    文氏哭嚎聲頓時戛然而止,不可思議的迅速上前伸出手,想要拉住已經(jīng)轉(zhuǎn)身的小兒子。

    可是徐景成在軍中多年,那身手反應(yīng)當(dāng)然是十分靈敏,他有意放縱對方的接近也就罷了,當(dāng)他不想再放任對方時,壓根就不會給對方可以接近的機會。

    沒能拉住兒子,文氏還是大聲呵斥道。

    “徐景成,你給我說清楚,什么叫做你哥將要軍中成親?他要和誰成親?是你祖母給他定的親?那可是我的兒子,他成親,怎么可以略過我這個母親?”

    快速退開,沒讓對方抓住胳膊的徐景成轉(zhuǎn)頭道。

    “你放心,將要與我哥成親的姑娘是誰,連我祖父、祖母都不知道,他們?nèi)绾螢槲腋缍ㄓH?是我哥自己求娶的,這是我這輩子最佩服他的一件事,竟然沒有經(jīng)過母親的允許,給自己定下終身大事,哈哈,說什么我也要去當(dāng)面向我哥表示道賀。”

    這是徐景成的真心話,因為打小就不得母親歡心,親眼看著她是如何將一顆心都偏到他大哥身上,忽視他與妹妹,他一直很希望自己也能爭取到母親的關(guān)心與愛護,所以努力在對方面前當(dāng)個任打任罵的好孩子。

    這份孺慕之情,一直到當(dāng)今登基前都還在,直到他在南境聽說自己的母親不知輕重,說的那些被有心人聽去,會連累他們整個家族,在后來甚至還犯下差點禍及全族的大罪后,他才深刻的意識到,他的母親已經(jīng)無可救藥。

    在對方心中,最依重的只有曾經(jīng)讓他很羨慕,后來讓他很同情的大哥,最信任的永遠只有她的娘家人,她認(rèn)為值得尊敬的只有那些所謂書香門第,絲毫不曾為婆家一族的生死前程考慮,包括他們?nèi)置谩?

    這也讓徐景成對自己的母親徹底寒心,這次來見他母親前,徐景成其實還懷著一線希望,希望他母親在經(jīng)歷過這次的變故后,在心態(tài)等方面能有所改變。

    就像他那深受母親影響的兄長,定北軍歷練這幾年后,改變極其明顯,連成親這等大事,都敢作主張。

    而且果斷到邊祖父母與父親的勸說都不聽,堅持不愿再回京,也相當(dāng)于是主動放棄柱國公府中的一切。

    可是事實證明,他的母親在這莊上住了近四年后,不僅沒有反省自身的過錯,還變得越發(fā)的偏激與急躁,連過去一直維持得很好的溫柔優(yōu)雅的表面姿態(tài)都端不住,這也讓徐景成對她真正死心。

    既然母不慈,他也就沒必要再像過去般,在自己的母親面前收起所有的鋒芒,努力做個任其訓(xùn)斥、打罵的孝敬兒子。

    可是文氏不知道,曾經(jīng)對她的母愛無比期待的小兒子,因為她的種種言行,以及現(xiàn)在這明顯不思悔改的表現(xiàn),徹底與她離心離德,不打算再與她講母子情分。

    在她的心中,這個不討喜的兒子再怎么樣,都是她的親生兒子,就應(yīng)該聽她的話,沒權(quán)忤逆她這個母親。

    “我不允許,不管你哥要和誰成親,沒有我的允許,他就不準(zhǔn)成親,你去告訴他,除非他不打算再認(rèn)我這個母親,要不然,我絕對不允許他私自和別人成親。”

    正在這時,一直小心站在一邊的女子小聲喊了聲。

    “姑姑。”

    這聲呼喚提醒了文氏,她頓時精神一振,招手示意對方上前的同時,口中還以命令的語氣說道。

    “這是你大舅家的婉兒表姐,她因為受你外祖家的事情牽連,與夫家和離了,你將她帶去交給你哥,有她照顧你哥的日常起居,我也能放心些。”

    聽到這話,徐景成被震驚到有些反應(yīng)遲鈍,所以對他母親而言,所謂的母愛,就是將他大哥給坑得前途盡毀不說,還生怕他被毀得不夠徹底,再火上澆油嗎?

    想到這些,徐景成再次對自己兄長的遭遇感到由衷的同情,同時也很慶幸他祖母與他父親總算在最后時刻拉了他兄長一把,讓他徹底離開他們母親的控制范圍,才能有如如今的改變。

    “婉兒表姐在此陪伴母親就好,兄長將要娶妻,有未來的嫂嫂與我可相互照顧即可,實在不宜多個外人,母親好自保重吧。”

    面對小兒子毫不猶豫的拒絕,文氏再次勃然大怒,但是想到她對侄女的承諾,以及讓侄女陪著她在莊上清苦度日的心疼不忍,她強壓下心中的火氣道。

    “不準(zhǔn)胡說,沒有我的同意,你哪來的嫂嫂,我早說過,你要趕緊去告訴你哥,他要是還想認(rèn)我這個母親,就要聽我的,我不準(zhǔn)他在外面娶個身份來歷不明的女子。”

    “就算你現(xiàn)在不方便帶你婉兒表姐去你哥身邊,也可以先將你表姐帶回我們府里,好好照顧一下你表姐。”

    聽到這荒唐可笑的安排,徐景成連招呼都不打一聲,直接滿臉怒氣的離開,去找莊上的管事,訓(xùn)斥他不該隨便放外人進莊,要求他以后要對莊上進行嚴(yán)加看管,給他那個在這里白吃白喝還不算,還想去他們府上禍害他們兄弟的表姐多找些事干。

    說完之后,本打算轉(zhuǎn)身離開,徐景成又轉(zhuǎn)頭交待道。

    “在莊上起座佛堂,不拘什么佛經(jīng)、道經(jīng),給夫人都備上一些,食物也清淡一些,讓她在莊上好好休生養(yǎng)性。”

    也好讓他母親少惦記紅塵俗事,以免她總要承受求而不得的痛苦,在他母親做出那種事后,府上早已沒了她的位置,可她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還心心念念的惦記著要回去,要給他們?nèi)置卯?dāng)家作主。

    徐景成雖然不像他兄長那樣愛讀書,君子六藝樣樣精通,可他并不笨,相反,因為他從小不受母親喜愛,對旁人的喜怒愛恨更為敏感。

    又因從小去軍中,不僅受到祖父的悉心愛護與培養(yǎng),還得到堂叔和堂嬸的關(guān)心與照顧,與徐景楠這個年齡相差不大的堂哥同進同出,早早的就習(xí)得人情世故。

    早前因為文氏是他的母親,是他最在意的親人,他才一直放不下,如今徹底認(rèn)清母親的本質(zhì)后,他足智多謀,做事果斷的一面就占了上風(fēng),毫不心軟的給他母親做出這個安排。

    只是莊上的管事雖然得了徐景成的吩咐,還是不敢直接照做,而是將這番吩咐報到柱國公府上,得到老柱國公夫妻與徐忠廷的一致允許后,才正式實施。

    得知徐景成親自為他母親做出的安排,他的幾位長輩都有些意外,他們是知道徐景成對自己母親的心結(jié)的,他們沒有從重處置文氏,也是照顧到她這三個子女的的心情。

    沒想到徐景成遠比他們所以為的更能拿得起放得下,將他的母親也看得更透徹,才會親自做出這種安排。

    “不管文氏如何,總之她給我們徐家生的三個孫子孫女,都是好的,就憑這一點,我們徐家無論如何,都要好生供養(yǎng)她到終老。”

    聽到自家父親的感慨,徐忠廷趕緊應(yīng)下。

    “是,父親請放心,兒子會讓人不時去莊上看看,確保文氏的衣食用度不會補克扣。”

    “我沒什么不放心的,別看景成親自安排他母親吃齋念佛,也不會真能狠下心任人克扣他母親的生活,頂多也就是讓他母親,再也影響不到他與我們這些家人的生活而已。”

    說這話時,老柱國公有些欣慰,也有些心疼,大孫子堅持不再回京,還在不讓家人出面的情況下,做出自己在外娶妻,將來定居北疆的決定,態(tài)度十分明顯,就是要徹底放棄身為府中長孫,繼承國公府一切的權(quán)利。

    好在小孫子從小是由他親自培養(yǎng)出來,頭腦清醒,做事有分寸,讓他們徐家后繼有人。

    景楠雖然也不錯,但在長房有人的情況下,讓二房承爵,先不說上面同不同意,肯定會給他們徐家的未來留下隱患。

    眼看安常煦馬上就要過二十周歲的生日,陳鳳琪正心情很好的說道。

    “好在徐家是個明事理的,并沒有為這次的調(diào)遣生嫌隙。”

    新任柱國公在卸掉京郊大營的大統(tǒng)領(lǐng)之位后,并沒有按慣例被派往鎮(zhèn)南軍,接掌鎮(zhèn)南軍,而是被派去接掌征西軍的消息傳開,讓所有人都深感意外,在朝野內(nèi)外引起過不小的議論。

    就連朝堂上的眾大臣也為此事議論過,只是征西軍原本的執(zhí)掌者,在此前已經(jīng)主動請辭,請辭的原因沒有對外透露,該知道的人,心里都清楚。

    在這種情況下,讓新任柱國公去接掌征西軍的事,少了許多阻力,作為安撫,原本執(zhí)掌征西軍的大將軍族中一位能力出眾的后輩,已經(jīng)被送往衛(wèi)山軍。

    如此一來,在各方私下里已經(jīng)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就算外人有意見,也注定起不到什么作用。

    與此同時,皇上與太尊打算改舊例,拋棄各軍大權(quán)由某家代代相傳的規(guī)則,讓各軍主帥定期換人的計劃,也正式開始實施。

    能做到像這樣,在各方主動配合,風(fēng)平浪靜的情況下,順利完成這項改制,讓人不得不深感佩服,同時也深刻意識到,皇上雖然年輕,卻已經(jīng)徹底坐穩(wěn)皇位。

    了了心頭一樁大事,安常煦的心情也很好。

    “還是祖母規(guī)劃得好,秉持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提前布局,讓他們看到我們的信任與誠意,才會如此心無芥蒂答應(yīng)這些安排。”

    對于這類恭維,安常煦早就達到張口就來的地步,陳鳳琪也已聽得心如止水,到了絲毫不受影響的地步,任其說得再好聽,還是直接說出自己的打算。

    “再過幾天,就是你年滿二十周歲的日子,我這個監(jiān)國太尊也是時侯該退位,可以回去好好頤養(yǎng)天年了。”

    雖然陳鳳琪在臨朝聽政時,很少會發(fā)聲,可是誰都知道,朝廷的種種重大事件與舉措背后,都有她這個監(jiān)國太尊參與的影子。

    即便陳鳳琪其實很少會態(tài)度強勢的直接拿主意,大多數(shù)時侯,她都只是給安常煦提供一些考慮問題的角度,或是一些新思路。

    能在登基四年多的情況下,就走到今天這種政通人和的地上,安常煦更多的是憑借自身之力,可是聽說祖母要退位,他還是大驚失色的連忙拒絕。

    “奶,您可不能就這么拋下我不管啊!要沒有您在一旁幫我把關(guān),我這心里沒底,肯定會手足無措,一點都不踏實。”

    陳鳳琪不吃他這一套,態(tài)度堅定的回道。

    “你少來這套,再怎么不適應(yīng)你后來的新身份與位置,這四五年下來,你也已經(jīng)對自己的身份職責(zé),有了一個清晰的認(rèn)知,對未來也有了自己的規(guī)劃,別總巴著我一個農(nóng)家出身的老太不放。”

    算起來,她也是剛好來到這個世界滿二十周年,再怎么不愿承認(rèn),用她自己的實際年齡算,現(xiàn)在也確實到了近半百的歲數(shù),在這個世界上,是當(dāng)之無愧的老太太。

    對陳鳳琪而言,這些年來,不管是在養(yǎng)孫子孫女的時候,還是當(dāng)這個監(jiān)國太尊的時候,內(nèi)心深處其實一直都承擔(dān)著莫大的壓力。

    因為身為一個研究歷史的學(xué)者,她深知有些人與事,會對后世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她并不確定自己說的話,做的事,到底對不對,會不會給這個陌生的時空造成負(fù)面影響。

    雖然她并沒有給這里的人們描繪通過人們的努力,后世的人類在科學(xué)技術(shù)方面將會達到的境界,也不曾安排人重點向那些方面鉆研。

    只是毫不掩飾自身立場的鼓勵人們創(chuàng)新,大力扶持各個愿意接受改制創(chuàng)新的書院,重視醫(yī)學(xué)的研究發(fā)展,想要盡力改善老百姓看病難,受了重傷,得了重病只能等死的殘酷現(xiàn)狀。

    可是這些思想,以及身為皇帝的安常煦全力配合,往這些方面努力的舉動,都讓陳鳳琪在為此感到欣慰之余,心中還充滿著不確定,不知道自己到底做得對不對。

    何況她本身只是一個初出校門,雖然找到工作,卻還沒來得及正式上任的人,不僅沒有親自養(yǎng)孩子的經(jīng)驗,更沒有宦場經(jīng)驗,卻被趕鴨子上架的當(dāng)了這個監(jiān)國太尊,有一說一,她幾乎是無時無刻的期待著能解脫的這一天。

    看著徐景成那平靜淡漠的神情,讓文氏深感丟臉之余,再次施展出自己的壓箱底的本事,嚎啕大哭起來。

    “我真是白生養(yǎng)了你這個逆子一場,你個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