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82章 正文完結(下)-《暴君馴養計劃》


    第(2/3)頁

    自從得了圣上那句‘回家閉門思過,把后院清理干凈再復職’的口諭,他不惜當眾搬出林宅,當眾誓言今生再不納妾,身邊只有發妻一個,拋去子嗣拼前程。

    后來果然如愿復職,樞密院大權在握,‘參知政事’的頭銜也加了回來。

    之后,他雄心勃勃,把目光定在了空懸的左相職位上。

    卻在某個夜晚,在東暖閣外等候通傳時,隔著木門聽到圣上和葉相閑談的只言片語。

    圣上當時留葉相用膳,喝了些酒,帶著幾分淡淡諷意對葉相道,

    “你那大弟子林思時,人是極聰明的,就是心思不純,算計太甚。既然當眾放下大話,‘愿效仿葉相,今生今世,后院只有吾妻一人。從此家宅清靜,一心為天下萬民福祉效力。’”

    “朕便等著看他。”

    “葉相是耳順之年入相的。若他到了葉相的年紀,依然能如他自己所說,‘今生今世,后院只有吾妻一人’,朕便信了他,把相位給他。”

    ——

    朝中有明眼人發現,向來態度堅決地尊崇皇嗣、幾度上奏請求立后的葉相,最近不怎么催促圣上了。

    只是偶爾督促禮部,跳過篩選畫像那一步,直接把本朝立后的章程,撿最簡單的上奏備用。

    有官員察覺出其中關竅,試探性地問起幾句,都被葉昌閣二兩撥千金地撥開,只回應一句,

    “圣上心中已有人選。”

    再追問下去,葉昌閣就會一記太極推給大宗正,“人選不好多說。但大宗正親眼見過,親自點頭。”

    大宗正并不每天上朝,偶爾大朝會后被人堵住追問,身為宗室輩分最高的老王爺,脾氣可不像葉昌閣那么隱忍含蓄。

    直接一句話當面嗆回去,“后位人選已定,本王親眼所見。圣上不愿公諸于眾,自然有不愿的道理。爾等若想問,為何不直接去問圣上。”

    朝中官員們面面相覷。

    以葉相和大宗正的身份,不至于聯手誑人。后位人選確實是定下了。

    大宗正這個宗室長輩親自出面,說不定兩邊早已秘密過完了六禮,上了玉冊。

    只是圣上不肯公布人選。

    無聲無息地立了后,這可是本朝從未有過之咄咄怪事。

    ————

    京城官員們私下里猜測紛紛的時候,梅望舒在東都清閑得很。

    東都氣候宜人,多雨少風,就連草木都比京城多了一份潤澤綠意,向來是閑居休養的寶地。

    自從賜下了東都宅邸,梅望舒便經常在京郊別院和東都兩處閑居,暢游在山水之間,養得人也多了幾分水潤光澤。

    朝中政務不甚緊急時,她的東都宅邸便會收到一封來自京中的拜帖。

    拜帖向來是不署名的。

    只是在邊角以朱筆涂幾朵梅花,上頭以簡筆勾勒一輪月亮。

    那月亮并不總是圓月,有時畫的極細彎鉤,一看便是初一初二;有時畫得卻半圓不圓,看起來不知是初五初六,還是初七初八,叫人揣測不出。

    月亮下面隨心情寫幾行小字。

    有時候是黏糊糊的‘抬頭見月不見人,思卿欲狂,不知卿可念我。’

    有時候極簡單地寫一句‘紫宸殿外桂花開,幽香盈室。’

    有時候顯然是被政務煩得快發狂,幾筆狂草寫下抱怨,‘天下之荒謬事年年不絕,月月不絕,日日不絕,哭笑不得。朕隨手寫的,雪卿不必理睬。’

    這天早上收到一封沒有署名的拜帖。

    上頭一輪新月如勾,勾勒得線條細不可見,畫得顯然是昨晚初一的月亮。

    梅望舒笑了笑,隨手放到書桌邊角的那摞月亮里。

    中午卻又收到了第二封拜帖,上頭繪制的新月粗了些。

    梅望舒自從閑居東都,這還是頭次在一天內接了兩封帖子,多看了幾眼那月亮,心里忽然微微一動,把早上剛收到的那封帖子從月亮堆里翻出來,兩個拜帖挨個比對日期和月亮,不由失笑,

    “這是人在路上畫的。兩日前夜里啟程,繪下當夜的月亮,從京城送來;第二封帖子是昨晚在半路上畫的,送過來的時間少了一半,今日中午便送到了。”

    想明白了,隨即吩咐下去,敞開大門,灑掃庭院,等候貴客登門。

    洛信原在這天傍晚時風塵仆仆,踏進門來。

    前天夜里從京城啟程,路上加急趕路,兩日的行程,硬生生省下半天的時間。

    走進門戶虛掩的正院,一眼便看見梅望舒披了件天青色的鶴氅,坐在大片紅彤彤的楓樹下,正在寫字。

    洛信原起先沒發現什么異狀,走近時才發現,她慣常披著的鶴氅下,穿的竟然不是男子的直綴袍子,而是一件新做的沉香色對襟薄衫,下面配了身月白色的襦裙。

    再走近仔細打量,發髻也不是男式束發的式樣,而是將滿頭烏發隨意綰起,用一根梅花玉簪松松簪在頭上。

    洛信原眼里看著,眸光幽亮灼灼,心里突突地狂亂跳動。

    腳步不知不覺地停住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怕走得太近,驚擾了她寫字;

    還是怕走得太近……自己會克制不住,在這么美的如畫景致里,直接上去把人撲倒……

    最后還是梅望舒驚覺他走近,停下了筆。

    “你來了,信原。”

    她并未察覺洛信原心里的矛盾,坦然招呼他走近,把紙上墨跡未干的兩個飄逸行楷指給他看。

    “我的本名,就寫在庚帖上,你應該已經知道了。”

    “但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沒有親口告訴你,不妥當。”

    “既然我想起此事,今日又正好你來,索性當面寫給你看。”

    洛信原確實早已知道了。

    “梅姝。”他低頭念著,簡簡單單兩個字在唇齒之間纏綿,

    “是個女子的好名。你父親喜歡叫你阿姝。起初我以為是‘望舒’之舒,后來才想到,在家里應該喚的是你本名。”

    梅望舒并不否認。

    “我曾經很厭惡這個本名。幼年化名‘望舒’之時,曾經真真切切地希望自己從未有過‘姝’這個本名,真真切切地希望自己是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人。”

    洛信原站在她身側,安靜地聽著,不曾出言打擾。

    最后才追問,“后來呢。”

    “后來……”她微微地笑起來,“帶著‘望舒’這個化名,來到京城,遇到老師,得老師舉薦入宮,見到信原。”

    “一切都變得截然不同了。”

    “等一切當真變得截然不同之后,我開始覺得……雖然境遇天差地別,我其實還是當初那個我。‘望舒’這個化名是很好。但如今我覺得,可以重用本名了。”

    她在初秋的金色夕陽下起身,在那片紅燦燦的楓葉林下,帶著細微笑意,鼓勵地注視著兩步外的洛信原。

    “我單名姝。信原,你以后私下可以喚我阿姝。”

    洛信原的呼吸凝滯了片刻。

    胸腔深處涌起難以掩飾的狂喜,他一聲不吭,幾步上前,直接把人攔腰抱了起來。

    暖玉溫香,安靜地蜷在懷中,長睫遮掩下的眸光帶著滿滿笑意。

    洛信原思索了片刻,換了單手抱,緩緩向她伸出了左手腕……

    梅望舒轉頭避開,聲音里也帶了笑,“是真的。不是你在做夢。今天別逼著我咬你,我便再告訴你一個小秘密。”

    洛信原深吸口氣,沉著下來,把人穩穩地抱在懷里,單手撩開衣擺坐下。

    “你說,我聽。”

    梅望舒整個人慵懶地蜷在他懷里,眸光低垂,緩緩說道,

    “你在西閣曾經追問過,入京十年,我為何而來。”

    “當日你問我,為江山社稷?為匡扶皇室?為我梅家?”

    “天家氣勢十足,句句咄咄逼人,把我逼到了墻角里。”她輕聲道,“你當時怎么不會多問我一句,入京十年,是否為了別的?”

    洛信原隱約感覺她要說什么,原本平穩的呼吸猛地急促起來,梅望舒想要抬頭看他神色,卻被手掌一把按住,牢牢地按在熾熱懷里。

    只能在懷里隔著單薄衣衫感覺那起伏不定的胸膛,越來越急促的心跳。

    “別說了。”洛信原懇求著,“你越說,我越感覺像是做夢。我洛信原何德何能,上天如此待我,我感覺這一切像是極荒唐的美夢,一睜眼,夢就醒了……”

    梅望舒把他的難以置信看在眼里。

    卻還是一字一句,輕聲繼續說下去。

    “當年易釵而弁,入京十年。梅姝心中為梅家,為社稷……亦是為信原而來。”

    自從得了圣上那句‘回家閉門思過,把后院清理干凈再復職’的口諭,他不惜當眾搬出林宅,當眾誓言今生再不納妾,身邊只有發妻一個,拋去子嗣拼前程。

    后來果然如愿復職,樞密院大權在握,‘參知政事’的頭銜也加了回來。

    之后,他雄心勃勃,把目光定在了空懸的左相職位上。

    卻在某個夜晚,在東暖閣外等候通傳時,隔著木門聽到圣上和葉相閑談的只言片語。

    圣上當時留葉相用膳,喝了些酒,帶著幾分淡淡諷意對葉相道,

    “你那大弟子林思時,人是極聰明的,就是心思不純,算計太甚。既然當眾放下大話,‘愿效仿葉相,今生今世,后院只有吾妻一人。從此家宅清靜,一心為天下萬民福祉效力。’”

    “朕便等著看他。”

    “葉相是耳順之年入相的。若他到了葉相的年紀,依然能如他自己所說,‘今生今世,后院只有吾妻一人’,朕便信了他,把相位給他。”

    ——

    朝中有明眼人發現,向來態度堅決地尊崇皇嗣、幾度上奏請求立后的葉相,最近不怎么催促圣上了。

    只是偶爾督促禮部,跳過篩選畫像那一步,直接把本朝立后的章程,撿最簡單的上奏備用。

    有官員察覺出其中關竅,試探性地問起幾句,都被葉昌閣二兩撥千金地撥開,只回應一句,

    “圣上心中已有人選。”

    再追問下去,葉昌閣就會一記太極推給大宗正,“人選不好多說。但大宗正親眼見過,親自點頭。”

    大宗正并不每天上朝,偶爾大朝會后被人堵住追問,身為宗室輩分最高的老王爺,脾氣可不像葉昌閣那么隱忍含蓄。

    直接一句話當面嗆回去,“后位人選已定,本王親眼所見。圣上不愿公諸于眾,自然有不愿的道理。爾等若想問,為何不直接去問圣上。”

    朝中官員們面面相覷。

    以葉相和大宗正的身份,不至于聯手誑人。后位人選確實是定下了。

    大宗正這個宗室長輩親自出面,說不定兩邊早已秘密過完了六禮,上了玉冊。

    只是圣上不肯公布人選。

    無聲無息地立了后,這可是本朝從未有過之咄咄怪事。

    ————

    京城官員們私下里猜測紛紛的時候,梅望舒在東都清閑得很。

    東都氣候宜人,多雨少風,就連草木都比京城多了一份潤澤綠意,向來是閑居休養的寶地。

    自從賜下了東都宅邸,梅望舒便經常在京郊別院和東都兩處閑居,暢游在山水之間,養得人也多了幾分水潤光澤。

    朝中政務不甚緊急時,她的東都宅邸便會收到一封來自京中的拜帖。

    拜帖向來是不署名的。

    只是在邊角以朱筆涂幾朵梅花,上頭以簡筆勾勒一輪月亮。

    那月亮并不總是圓月,有時畫的極細彎鉤,一看便是初一初二;有時畫得卻半圓不圓,看起來不知是初五初六,還是初七初八,叫人揣測不出。

    月亮下面隨心情寫幾行小字。

    有時候是黏糊糊的‘抬頭見月不見人,思卿欲狂,不知卿可念我。’

    有時候極簡單地寫一句‘紫宸殿外桂花開,幽香盈室。’

    有時候顯然是被政務煩得快發狂,幾筆狂草寫下抱怨,‘天下之荒謬事年年不絕,月月不絕,日日不絕,哭笑不得。朕隨手寫的,雪卿不必理睬。’

    這天早上收到一封沒有署名的拜帖。

    上頭一輪新月如勾,勾勒得線條細不可見,畫得顯然是昨晚初一的月亮。

    梅望舒笑了笑,隨手放到書桌邊角的那摞月亮里。

    中午卻又收到了第二封拜帖,上頭繪制的新月粗了些。

    梅望舒自從閑居東都,這還是頭次在一天內接了兩封帖子,多看了幾眼那月亮,心里忽然微微一動,把早上剛收到的那封帖子從月亮堆里翻出來,兩個拜帖挨個比對日期和月亮,不由失笑,

    “這是人在路上畫的。兩日前夜里啟程,繪下當夜的月亮,從京城送來;第二封帖子是昨晚在半路上畫的,送過來的時間少了一半,今日中午便送到了。”

    想明白了,隨即吩咐下去,敞開大門,灑掃庭院,等候貴客登門。

    洛信原在這天傍晚時風塵仆仆,踏進門來。

    前天夜里從京城啟程,路上加急趕路,兩日的行程,硬生生省下半天的時間。

    走進門戶虛掩的正院,一眼便看見梅望舒披了件天青色的鶴氅,坐在大片紅彤彤的楓樹下,正在寫字。

    洛信原起先沒發現什么異狀,走近時才發現,她慣常披著的鶴氅下,穿的竟然不是男子的直綴袍子,而是一件新做的沉香色對襟薄衫,下面配了身月白色的襦裙。

    再走近仔細打量,發髻也不是男式束發的式樣,而是將滿頭烏發隨意綰起,用一根梅花玉簪松松簪在頭上。

    洛信原眼里看著,眸光幽亮灼灼,心里突突地狂亂跳動。

    腳步不知不覺地停住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怕走得太近,驚擾了她寫字;

    還是怕走得太近……自己會克制不住,在這么美的如畫景致里,直接上去把人撲倒……

    最后還是梅望舒驚覺他走近,停下了筆。

    “你來了,信原。”

    她并未察覺洛信原心里的矛盾,坦然招呼他走近,把紙上墨跡未干的兩個飄逸行楷指給他看。

    “我的本名,就寫在庚帖上,你應該已經知道了。”

    “但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沒有親口告訴你,不妥當。”

    “既然我想起此事,今日又正好你來,索性當面寫給你看。”

    洛信原確實早已知道了。

    “梅姝。”他低頭念著,簡簡單單兩個字在唇齒之間纏綿,

    “是個女子的好名。你父親喜歡叫你阿姝。起初我以為是‘望舒’之舒,后來才想到,在家里應該喚的是你本名。”

    梅望舒并不否認。

    “我曾經很厭惡這個本名。幼年化名‘望舒’之時,曾經真真切切地希望自己從未有過‘姝’這個本名,真真切切地希望自己是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人。”

    洛信原站在她身側,安靜地聽著,不曾出言打擾。

    最后才追問,“后來呢。”

    “后來……”她微微地笑起來,“帶著‘望舒’這個化名,來到京城,遇到老師,得老師舉薦入宮,見到信原。”

    “一切都變得截然不同了。”

    “等一切當真變得截然不同之后,我開始覺得……雖然境遇天差地別,我其實還是當初那個我。‘望舒’這個化名是很好。但如今我覺得,可以重用本名了。”

    她在初秋的金色夕陽下起身,在那片紅燦燦的楓葉林下,帶著細微笑意,鼓勵地注視著兩步外的洛信原。

    “我單名姝。信原,你以后私下可以喚我阿姝。”

    洛信原的呼吸凝滯了片刻。

    胸腔深處涌起難以掩飾的狂喜,他一聲不吭,幾步上前,直接把人攔腰抱了起來。

    暖玉溫香,安靜地蜷在懷中,長睫遮掩下的眸光帶著滿滿笑意。

    洛信原思索了片刻,換了單手抱,緩緩向她伸出了左手腕……

    梅望舒轉頭避開,聲音里也帶了笑,“是真的。不是你在做夢。今天別逼著我咬你,我便再告訴你一個小秘密。”

    洛信原深吸口氣,沉著下來,把人穩穩地抱在懷里,單手撩開衣擺坐下。

    “你說,我聽。”

    梅望舒整個人慵懶地蜷在他懷里,眸光低垂,緩緩說道,

    “你在西閣曾經追問過,入京十年,我為何而來。”

    “當日你問我,為江山社稷?為匡扶皇室?為我梅家?”

    “天家氣勢十足,句句咄咄逼人,把我逼到了墻角里。”她輕聲道,“你當時怎么不會多問我一句,入京十年,是否為了別的?”

    洛信原隱約感覺她要說什么,原本平穩的呼吸猛地急促起來,梅望舒想要抬頭看他神色,卻被手掌一把按住,牢牢地按在熾熱懷里。

    只能在懷里隔著單薄衣衫感覺那起伏不定的胸膛,越來越急促的心跳。

    “別說了。”洛信原懇求著,“你越說,我越感覺像是做夢。我洛信原何德何能,上天如此待我,我感覺這一切像是極荒唐的美夢,一睜眼,夢就醒了……”

    梅望舒把他的難以置信看在眼里。

    卻還是一字一句,輕聲繼續說下去。

    “當年易釵而弁,入京十年。梅姝心中為梅家,為社稷……亦是為信原而來。”

    自從得了圣上那句‘回家閉門思過,把后院清理干凈再復職’的口諭,他不惜當眾搬出林宅,當眾誓言今生再不納妾,身邊只有發妻一個,拋去子嗣拼前程。

    后來果然如愿復職,樞密院大權在握,‘參知政事’的頭銜也加了回來。

    之后,他雄心勃勃,把目光定在了空懸的左相職位上。

    卻在某個夜晚,在東暖閣外等候通傳時,隔著木門聽到圣上和葉相閑談的只言片語。

    圣上當時留葉相用膳,喝了些酒,帶著幾分淡淡諷意對葉相道,

    “你那大弟子林思時,人是極聰明的,就是心思不純,算計太甚。既然當眾放下大話,‘愿效仿葉相,今生今世,后院只有吾妻一人。從此家宅清靜,一心為天下萬民福祉效力。’”

    “朕便等著看他。”

    “葉相是耳順之年入相的。若他到了葉相的年紀,依然能如他自己所說,‘今生今世,后院只有吾妻一人’,朕便信了他,把相位給他。”

    ——

    朝中有明眼人發現,向來態度堅決地尊崇皇嗣、幾度上奏請求立后的葉相,最近不怎么催促圣上了。

    只是偶爾督促禮部,跳過篩選畫像那一步,直接把本朝立后的章程,撿最簡單的上奏備用。

    有官員察覺出其中關竅,試探性地問起幾句,都被葉昌閣二兩撥千金地撥開,只回應一句,

    “圣上心中已有人選。”

    再追問下去,葉昌閣就會一記太極推給大宗正,“人選不好多說。但大宗正親眼見過,親自點頭。”

    大宗正并不每天上朝,偶爾大朝會后被人堵住追問,身為宗室輩分最高的老王爺,脾氣可不像葉昌閣那么隱忍含蓄。

    直接一句話當面嗆回去,“后位人選已定,本王親眼所見。圣上不愿公諸于眾,自然有不愿的道理。爾等若想問,為何不直接去問圣上。”

    朝中官員們面面相覷。

    以葉相和大宗正的身份,不至于聯手誑人。后位人選確實是定下了。

    大宗正這個宗室長輩親自出面,說不定兩邊早已秘密過完了六禮,上了玉冊。

    只是圣上不肯公布人選。

    無聲無息地立了后,這可是本朝從未有過之咄咄怪事。

    ————

    京城官員們私下里猜測紛紛的時候,梅望舒在東都清閑得很。

    東都氣候宜人,多雨少風,就連草木都比京城多了一份潤澤綠意,向來是閑居休養的寶地。

    自從賜下了東都宅邸,梅望舒便經常在京郊別院和東都兩處閑居,暢游在山水之間,養得人也多了幾分水潤光澤。

    朝中政務不甚緊急時,她的東都宅邸便會收到一封來自京中的拜帖。

    拜帖向來是不署名的。

    只是在邊角以朱筆涂幾朵梅花,上頭以簡筆勾勒一輪月亮。

    那月亮并不總是圓月,有時畫的極細彎鉤,一看便是初一初二;有時畫得卻半圓不圓,看起來不知是初五初六,還是初七初八,叫人揣測不出。

    月亮下面隨心情寫幾行小字。

    有時候是黏糊糊的‘抬頭見月不見人,思卿欲狂,不知卿可念我。’

    有時候極簡單地寫一句‘紫宸殿外桂花開,幽香盈室。’

    有時候顯然是被政務煩得快發狂,幾筆狂草寫下抱怨,‘天下之荒謬事年年不絕,月月不絕,日日不絕,哭笑不得。朕隨手寫的,雪卿不必理睬。’

    這天早上收到一封沒有署名的拜帖。

    上頭一輪新月如勾,勾勒得線條細不可見,畫得顯然是昨晚初一的月亮。

    梅望舒笑了笑,隨手放到書桌邊角的那摞月亮里。

    中午卻又收到了第二封拜帖,上頭繪制的新月粗了些。

    梅望舒自從閑居東都,這還是頭次在一天內接了兩封帖子,多看了幾眼那月亮,心里忽然微微一動,把早上剛收到的那封帖子從月亮堆里翻出來,兩個拜帖挨個比對日期和月亮,不由失笑,

    “這是人在路上畫的。兩日前夜里啟程,繪下當夜的月亮,從京城送來;第二封帖子是昨晚在半路上畫的,送過來的時間少了一半,今日中午便送到了。”

    想明白了,隨即吩咐下去,敞開大門,灑掃庭院,等候貴客登門。

    洛信原在這天傍晚時風塵仆仆,踏進門來。

    前天夜里從京城啟程,路上加急趕路,兩日的行程,硬生生省下半天的時間。

    走進門戶虛掩的正院,一眼便看見梅望舒披了件天青色的鶴氅,坐在大片紅彤彤的楓樹下,正在寫字。

    洛信原起先沒發現什么異狀,走近時才發現,她慣常披著的鶴氅下,穿的竟然不是男子的直綴袍子,而是一件新做的沉香色對襟薄衫,下面配了身月白色的襦裙。

    再走近仔細打量,發髻也不是男式束發的式樣,而是將滿頭烏發隨意綰起,用一根梅花玉簪松松簪在頭上。

    洛信原眼里看著,眸光幽亮灼灼,心里突突地狂亂跳動。

    腳步不知不覺地停住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怕走得太近,驚擾了她寫字;

    還是怕走得太近……自己會克制不住,在這么美的如畫景致里,直接上去把人撲倒……

    最后還是梅望舒驚覺他走近,停下了筆。

    “你來了,信原。”

    她并未察覺洛信原心里的矛盾,坦然招呼他走近,把紙上墨跡未干的兩個飄逸行楷指給他看。

    “我的本名,就寫在庚帖上,你應該已經知道了。”

    “但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沒有親口告訴你,不妥當。”

    “既然我想起此事,今日又正好你來,索性當面寫給你看。”

    洛信原確實早已知道了。

    “梅姝。”他低頭念著,簡簡單單兩個字在唇齒之間纏綿,

    “是個女子的好名。你父親喜歡叫你阿姝。起初我以為是‘望舒’之舒,后來才想到,在家里應該喚的是你本名。”

    梅望舒并不否認。

    “我曾經很厭惡這個本名。幼年化名‘望舒’之時,曾經真真切切地希望自己從未有過‘姝’這個本名,真真切切地希望自己是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人。”

    洛信原站在她身側,安靜地聽著,不曾出言打擾。

    最后才追問,“后來呢。”

    “后來……”她微微地笑起來,“帶著‘望舒’這個化名,來到京城,遇到老師,得老師舉薦入宮,見到信原。”

    “一切都變得截然不同了。”

    “等一切當真變得截然不同之后,我開始覺得……雖然境遇天差地別,我其實還是當初那個我。‘望舒’這個化名是很好。但如今我覺得,可以重用本名了。”

    她在初秋的金色夕陽下起身,在那片紅燦燦的楓葉林下,帶著細微笑意,鼓勵地注視著兩步外的洛信原。

    “我單名姝。信原,你以后私下可以喚我阿姝。”

    洛信原的呼吸凝滯了片刻。

    胸腔深處涌起難以掩飾的狂喜,他一聲不吭,幾步上前,直接把人攔腰抱了起來。

    暖玉溫香,安靜地蜷在懷中,長睫遮掩下的眸光帶著滿滿笑意。

    洛信原思索了片刻,換了單手抱,緩緩向她伸出了左手腕……

    梅望舒轉頭避開,聲音里也帶了笑,“是真的。不是你在做夢。今天別逼著我咬你,我便再告訴你一個小秘密。”

    洛信原深吸口氣,沉著下來,把人穩穩地抱在懷里,單手撩開衣擺坐下。

    “你說,我聽。”

    梅望舒整個人慵懶地蜷在他懷里,眸光低垂,緩緩說道,

    “你在西閣曾經追問過,入京十年,我為何而來。”

    “當日你問我,為江山社稷?為匡扶皇室?為我梅家?”

    “天家氣勢十足,句句咄咄逼人,把我逼到了墻角里。”她輕聲道,“你當時怎么不會多問我一句,入京十年,是否為了別的?”

    洛信原隱約感覺她要說什么,原本平穩的呼吸猛地急促起來,梅望舒想要抬頭看他神色,卻被手掌一把按住,牢牢地按在熾熱懷里。

    只能在懷里隔著單薄衣衫感覺那起伏不定的胸膛,越來越急促的心跳。

    “別說了。”洛信原懇求著,“你越說,我越感覺像是做夢。我洛信原何德何能,上天如此待我,我感覺這一切像是極荒唐的美夢,一睜眼,夢就醒了……”

    梅望舒把他的難以置信看在眼里。

    卻還是一字一句,輕聲繼續說下去。

    “當年易釵而弁,入京十年。梅姝心中為梅家,為社稷……亦是為信原而來。”

    自從得了圣上那句‘回家閉門思過,把后院清理干凈再復職’的口諭,他不惜當眾搬出林宅,當眾誓言今生再不納妾,身邊只有發妻一個,拋去子嗣拼前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