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先折騰折騰-《我用三綱五常逼瘋古人》
第(1/3)頁
九月十八,霜降。
位于衡直街的匯來居懸掛上了紅色幌子,門口亦鋪上了紅色的毯子。
兩層高的小樓從里到外,從上到下都被扎上了紅綢。一水兒的大紅色燈籠高高掛起,垂在燈籠下的紅色吉祥燈穗甚至還編入了金絲線。
納妾罷了。可這一水兒的正紅卻擺明了宣平侯的決心。不光要納,還要以正紅點綴,狠狠地削了正妻的臉面。
城里那些本對左玉有些想法,覺得她是沽名釣譽之輩的人在看了這一幕后,忽然就對左玉就同情了起來。他們不由想起十三歲時的左玉為了天下百姓奔走,身陷囹圄的事來。
以她的名望家世本該尋個如意郎君的。如今下嫁給一個紈绔,這紈绔還想娶個暗娼,她極力阻止,似也不是什么過分的事?
凡事不能過,過了就會有反彈的效果。陸岺的“胡作非為”倒是幫左玉又爭回了一些輿論優勢。
但是對于梁盡忠等人來說,陸岺這樣做卻是很合他們心意,是個好消息。
左玉與陸岺鬧得越兇,真相就越容易被掩蓋。且他們也尋到機會傳話了。想著夏書玉那失望的表情,眾人心安了。
她果是不安分。竟是想瞞天過海的騙過陸岺,將羊滿倉當作陪嫁丫頭一起帶走。
如今羊滿倉已被他們帶走,這夏書玉應知她若是泄露半個字羊滿倉會是什么結果。當然,最保險的法子還是得將宣平侯納妾一事給攪了,所以他們便極力配合左玉,將全縣的鄉紳以及其家中有出息的子弟都請了來。
按照左玉的計劃,她要將這條路堵死,讓一個賓客都進不去匯來居。陸岺好面子,要是無賓客去,絕不會將宴會辦下去。只要不停地鬧,鬧到長公主派人過來催回家,這事就成了。
陸岺誰也不怕,唯一怕的人只有長公主。
梁盡忠對這話倒是信的。這再混賬的人也總有怕的人和事。這陸岺渾身毛病,但可能真就是孝子,所以怕長公主也屬正常。如是這樣,事就好辦了。只要幫著左玉拖,拖到長公主派人來催,將這瘟神送走就行。
而且這還有個好處。他們倆這樣鬧,就不會再注意其他。
雙方各有盤算,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契合了。
敲鑼打鼓的聲音響起,匯來居門前變得熱鬧了起來。眼看吉時將至,尚算寬敞的街道上也變得擁擠了起來。
各路人馬坐著車馬前來,但卻并未進匯來居,而是去了對面的茶肆。
這些達官貴人進了茶肆后,又有穿著襕衫的學子過來。三日前就傳出女圣今日要在八方茶肆講經的話來。經過打聽,確定了消息后,這些學子也紛紛趕來。就想著哪怕不能入內,但若能在門外聽得女圣一句半句的講解,那也是受益無窮。
八方茶肆門前熱鬧了起來。而對面張燈結彩的匯來居則顯門庭冷落,滿目的紅綢紅燈籠似也成了一張張嘲笑的嘴,嘲笑著宣平侯的荒唐與無能。
左玉坐在太師椅上,面前擺著一本《易經》。隨著鐋鑼被敲響后,左玉開始講經了。
受過現代辯證教育,又閱過無數名家注解的左玉現在對于四書五經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因此,隨著她慢慢的講解,本是來應付的鄉紳們慢慢倒也靜了下來,開始認真聽她講經。
“不愧是女圣啊!”
有人在暗暗想著,“這學問真是扎實,且理解多有新意卻又符合圣人之道。雖是一家之言,但也有可取之處。”
講完一章,便有人提問,左玉也一一解答。這一答一問的,氣氛顯是融洽極了。
只是這份和諧很快被陸岺打破。
第(1/3)頁